一种闸道门的摆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17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闸道门的摆臂,包括:一体转筒以及装配固定在所述一体转筒上的大闸板,所述一体转筒的外表面延伸出外夹片,外夹片末端有第三凸起,外夹片和一体转筒外表面平滑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处向内延伸有内夹片,在内夹片中间有第二凸起,在内夹片末端有第一凸起,所述内夹片末端与一体转筒的外圆面之间有较小间隙,大闸板直接插入到凸起之间的夹板空间内。大闸板的表面无需加工任何固定孔,省却了加工复杂制作成本很高的闸板座和闸板夹片,减少了设备部件,降低了成本,一体转筒的外夹片上没有钻孔,外观更加完美,提升了用户实用体验。户实用体验。户实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道门的摆臂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防范人行通
,特别涉及一种闸道门的摆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提供的闸道门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档小区、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车站码头、景区场馆等场所,对进出这些特定场所的人员进行有效管控。在现有技术中,闸道门及所用摆臂都是通过繁杂的技术工艺工序加工而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闸板1上必须要加工闸板固定孔101,小转筒3的侧面要加工用于固定闸板座4的固定螺纹孔301。进一步地,闸板座4要加工小通孔402和大牙孔401,且闸板座4的外面要加工凹弧面404,所述凹弧面404轮廓与小转筒3的外表面完全吻合。进一步地,要单独加工闸板夹片2,且所述闸板夹片2上必须要加工夹片固定孔201。具体组装应用时,需要先用小固定螺丝43穿过闸板座4上的小通孔402,然后旋紧固定于小转筒3侧面的固定螺纹孔301上。然后,将闸板1背面紧贴闸板座4的闸板固定面403,再将闸板夹片2紧贴闸板1的表面,用大固定螺丝24依次穿过夹片固定孔201和闸板固定孔101,锁紧在大牙孔401上。
[0003]在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要经过电脑锣刨铣平面、加工凹弧面、钻孔攻牙等诸多工序,这就造成了加工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且由于加工工序多,产品品质难以控制。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闸板座及闸板都需要用螺丝固定装配,螺丝外露在设备表面,造成设备整体外观上有孔洞凹陷出现,严重影响设备的美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不仅对闸道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希望闸道门的外观能更完美更高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闸道门的摆臂,采用全新的一体化设计方案,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使设备整体外观更加完美高端,满足用户更高需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闸道门的摆臂,包括:一体转筒5以及装配固定在所述一体转筒5上的大闸板6,所述一体转筒5直接夹持大闸板6。
[0007]优选地,所述一体转筒5的外表面延伸出外夹片501,外夹片501末端有第三凸起53。所述外夹片501与一体转筒5的外表面是平滑相连,无明显凹凸过度。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起53处向内延伸有内夹片502,在内夹片502中间有第二凸起52,在内夹片502末端有第一凸起51,所述内夹片502末端与一体转筒5的外圆面500之间有较小间隙。
[0009]优选地,所述大闸板6表面无需加工任何固定孔,仅需加工出美观舒适的轮廓造型。
[0010]优选地,所述外夹片501、内夹片502以及第一凸起51、第二凸起52和第三凸起53是对称结构,所述对称设计的第一凸起51、第二凸起52和第三凸起53之间有夹板空间55,所述夹板空间55宽度尺寸小于大闸板6的厚度。
[0011]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闸道门的摆臂,采用了一体成型设计方案,创新的内夹片、外夹片及凸起设计,使加工安装都更加便捷高效,且装配过程中无需使用螺丝进行紧固,减少避免了对设备外观的破坏,使设备外观更加完美漂亮,满足人们对产品的更高要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闸道门及摆臂应用示意图;
[0013]图2为现有技术方案闸道门及摆臂分解图;
[0014]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闸道门及摆臂应用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闸道门的摆臂分解图;
[0017]图6为图5的B处放大图;
[0018]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体转筒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闸道门的摆臂,如图4、图5所示,其包括:一体转筒5以及卡夹固定在所述一体转筒5上的大闸板6,所述一体转筒5的外表面延伸出外夹片501,外夹片501末端有第三凸起53。所述外夹片501与一体转筒5的外表面是平滑相连,无明显凹凸过度,确保外夹片501和一体转筒5顺滑连贯,自然美观。
[0021]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三凸起53处向内延伸有内夹片502,在内夹片502中间部分有第二凸起52,在内夹片502末端有第一凸起51,所述内夹片502末端与一体转筒5的外圆面500之间有较小间隙。
[0022]进一步地,所述外夹片501、内夹片502以及第一凸起51、第二凸起52和第三凸起53是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第一凸起51、第二凸起52和第三凸起53之间有夹板空间55,所述夹板空间55宽度尺寸小于大闸板6的厚度。
[0023]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大闸板6表面无需加工任何固定孔,直接由大闸板6的内边缘601依次挤压插入第三凸起53、第二凸起52和第一凸起51,在大闸板6挤压插入所述凸起之间的夹板空间55过程中,所述内夹片502能够向两侧张开并夹紧大闸板6。
[0024]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闸道门摆臂,省却了闸板固定座、闸板夹片等部件,避免了繁杂的费工的加工工序,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闸道门摆臂,无需使用螺丝进行固定,从而使产品外部更加美观平整,无孔洞凹陷。
[0025]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闸道门的摆臂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道门的摆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转筒(5)以及固定在所述一体转筒(5)上的大闸板(6),所述大闸板(6)无需加工任何固定孔,所述一体转筒(5)的外表面延伸出外夹片(501),外夹片(501)末端有第三凸起(53),外夹片(501)和一体转筒(5)外表面平滑相连接,所述第三凸起(53)处向内延伸有内夹片(502),在内夹片(502)中间有第二凸起(52),在内夹片(502)末端有第一凸起(51),所述内夹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郭晓献杨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伺服速通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