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35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与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充电桩本体的侧部设有安置槽与对接件;对接件的首端转动连接在安置槽内,对接件的尾端为弧面结构且位于安置槽外,对接件的尾端具有内凹的对接槽;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位于对接槽内;对接件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设有复位结构。通过对接块挤压使对接件发生转动,从而使对接块与对接件贴合,从而减小缝隙,进而降低充电电极裸露,以此降低因为误触碰导致的触电事故,充电完成后通过复位结构将对接件恢复原状,以便于下一次充电操作,既能避免机器人与充电桩的碰撞,也能解决误碰触电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是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是指为用电设备内部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或装置。目前现有技术中,机器人自动充电通常会采用红外或者激光对准技术,以此实现机器人与充电桩的自主对接,对接过程中机器人与充电桩的相对位置会存在一定的水平尺寸和角度偏差,因此通常机器人和充电桩端的充电极片通常都突出于本体结构,内部设置弹性缓冲结构,对接时极片优先接触,避免本体相撞造成损坏,但是充电时,机器人与充电桩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尤其在对接有角度偏差的时候,其单侧间隙较大,充电极片会直接暴露,进而会造成误碰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既能避免机器人与充电桩的碰撞,也能解决误碰触电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与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部设有安置槽与对接件;
[0005]所述对接件的首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对接件的尾端为弧面结构且位于所述安置槽外,所述对接件的尾端具有内凹的对接槽;
[0006]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首端、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首端均与所述对接件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均穿过所述对接件后位于所述对接槽内;
[0007]所述对接件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设有复位结构,以在所述对接件转动后将其恢复原状。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件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转孔,所述对接件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转孔,且所述第一转孔与所述第二转孔同轴;
[0009]所述安置槽的顶壁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顶壁相连,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转孔;
[0010]所述安置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底壁相连,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转孔。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件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对接件的左侧与所述安置槽的左侧壁通过其中一个所述复位弹簧弹性相连,所述对接件的右侧与所述安置槽的右侧壁通过另一个所述复位弹簧弹性相连。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件的左、右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安置槽的左、右槽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板;
[0013]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槽口相连,另一端向所述安置槽内延伸且位于
对应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对接件的尾端转入所述安置槽。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件上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
[0015]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位于所述对接槽内,且所述第一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横截面积;
[0016]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后位于所述对接槽内,且所述第二开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横截面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首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延伸板,且所述第一延伸板上具有第一导孔,
[0018]所述对接件的首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孔对应的第一导杆,且所述第一导杆的端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0019]所述第一导杆上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挡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延伸板,且所述第一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与所述对接件的首端之间。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首端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延伸板,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上具有第二导孔,
[0021]所述对接件的首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孔对应的第二导杆,且所述第二导杆的端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杆上;
[0022]所述第二导杆上设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挡板,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延伸板,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与所述对接件的首端之间。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对接件的尾端设有缓冲垫。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设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的第一机器人端电极片与第二机器人端电极片,还包括上充电桩;
[0025]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有对接块,所述第一机器人端电极片、所述第二机器人端电极片均设在所述对接块的尾端;
[0026]所述充电桩中对接件的尾端为内凹的弧面结构,所述对接块的尾端为外凸的弧面结构且与所述对接件的尾端贴合互补。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桩及机器人对接充电机构,通过在充电桩上设置可转动的对接件以及在机器人上设置对接块,在充电使用时,通过对接块挤压对接件,以此使对接件发生转动,从而使对接块与对接件贴合,从而减小缝隙,进而降低充电电极裸露,以此降低因为误触碰导致的触电事故,最后在充电完成后通过复位结构将对接件恢复原状,以便于下一次的充电操作,既能避免机器人与充电桩的碰撞,也能解决误碰触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件的第一轴测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件的第二轴测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件与对接块正向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件与对接块偏移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接件与对接块倾角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号:充电桩本体1、安置槽101、连接板102、限位板103、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2、第一延伸板201、第一缓冲弹簧202、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3、第二延伸板301、第二缓冲弹簧 302、对接件4、对接槽401、第一转轴402、第二转轴403、复位弹簧404、限位槽405、第一导杆406、第一挡板407、第二导杆408、第二挡板409、缓冲垫4010、第一机器人端电极片5 与第二机器人端电极片6、对接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与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侧部设有安置槽与对接件;所述对接件的首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对接件的尾端为弧面结构且位于所述安置槽外,所述对接件的尾端具有内凹的对接槽;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首端、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首端均与所述对接件的首端相连,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所述第二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均穿过所述对接件后位于所述对接槽内;所述对接件与充电桩本体之间设有复位结构,以在所述对接件转动后将其恢复原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顶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转孔,所述对接件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转孔,且所述第一转孔与所述第二转孔同轴;所述安置槽的顶壁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顶壁相连,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一转孔;所述安置槽的底壁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底壁相连,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转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复位弹簧,所述对接件的左侧与所述安置槽的左侧壁通过其中一个所述复位弹簧弹性相连,所述对接件的右侧与所述安置槽的右侧壁通过另一个所述复位弹簧弹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的左、右两侧具有限位槽,所述安置槽的左、右槽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安置槽的槽口相连,另一端向所述安置槽内延伸且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对接件的尾端转入所述安置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件上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充电桩端电极片的尾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后位于所述对接槽内,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波周剑冷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万为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