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营和维护都十分经济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为自身搭载的动力电池组提供的电能,电动汽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不如燃油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电动汽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给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满足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需要建造更多的换电站来满足需求。
[0003]现有换电站的中部设置有换电区,换电区的两侧设置有充电室。每一充电室内均设置有并列放置的两列电池架,两列电池架之间设置有码垛机,同时,每个充电室内还分别设置有预先已装配好的独立配电柜、充电柜、控制柜等。由于柜体较多,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换电站的内部布局不合理且换电站的体积庞大,从而使得换电站的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成本控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一个换电室和分别位于所述换电室两侧的两个充电室,每个所述充电室内分别具有并排设置的一个电池架和一个码垛机,所述换电站还包括且仅一个配电柜,所述配电柜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充电室内,用于为所述换电站提供电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监控室,所述监控室设置于所述换电室与一所述充电室之间,所述配电柜设置于另一所述充电室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通过电缆连接至其所在的所述充电室的控制柜,并通过电缆穿过所述换电室连接至对侧的所述充电室的控制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设置于靠近所述换电室的一侧,所述码垛机设置为与所述电池架相邻且位于所述充电室内远离所述换电室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室内靠近所述充电室的第一侧壁的位置分隔出配电区域,所述配电区域用于安装配电设备形成所述配电柜,并且所述第一侧壁上且对应所述配电区域的位置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安装有可启闭的第一门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为所述充电室朝向所述换电室的侧壁,且所述配电柜位于所述换电站的车辆驶出侧或车辆驶入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室内靠近所述充电室的第二侧壁的位置分隔出相应的控制单元安装区域,用于安装控制设备以形成所述控制柜,并且所述第二侧壁上且对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区域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安装有可启闭的第二门体。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换电站的车辆驶出侧或车辆驶入侧。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所述配电柜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转角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与其所在的充电室内的控制柜毗邻设置,且与相对侧所述充电室内的控制柜同处于所述换电站的车辆驶出侧或车辆驶入侧。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柜毗邻所述电池架设置,所述第二门体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架朝向所述第二侧壁一侧的宽度。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充电机柜,所述充电室内靠近所述充电室的第三侧壁的位置分隔出相应的充电设备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充电设备以形成所述充电机柜,并且所述第三侧壁上且对应所述充电设备安装区域的位置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安装有可启闭的第三门体。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侧壁设置于所述换电站的车辆驶入侧或车辆驶出侧。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单配电结构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柜毗邻所
述电池架设置,所述第三门体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电池架朝向所述第三侧壁一侧的宽度。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万里斌,朱明厚,庄智敏,刘青,于新瑞,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