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学伟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6137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安装有血泵;灌流器,所述灌流器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连通管;透析器,所述透析器包括内管和外壳;控制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控制台的顶面上固定有隔板和固定座;左连接盒,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前侧,所述左连接盒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连接盒和所述右连接盒。该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利用电机带动调节件转动,使血液流入灌流器或导管,实现自动改变血液流向的功能,且转动阻断不会损坏管路,保证阻断前后血液流动一致,利用转动轴和传动带驱动灌流器和透析器滚动,使内部的血液晃动,避免产生凝血问题。避免产生凝血问题。避免产生凝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相关
,具体为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现有公开号为CN10340582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专用管路,该方案利用管夹改变血液流向,实现在不拆卸管路的情况下完成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合治疗。
[000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
[0004]1、采用管夹阻断需要人工操作,且长时间阻断后的管路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血液流动受阻;
[0005]2、管夹阻断后的管路中仍残留有血液,处于静置状态下的血液容易产生凝血问题,导致管路彻底失效;
[0006]3、现有技术中的管路缺少防护结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采用管夹阻断需要人工操作,且长时间阻断后的管路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导致血液流动受阻;管夹阻断后的管路中仍残留有血液,处于静置状态下的血液容易产生凝血问题,导致管路彻底失效;现有技术中的管路缺少防护结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包括:
[0010]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安装有血泵,所述壳体的顶板上安装有捕气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
[0011]捕气器,所述捕气器的底端连接有进液口,所述捕气器的上端连接经过所述血泵的输液管;
[0012]灌流器,所述灌流器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贯穿长插管,所述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转动轴,
[0013]透析器,所述透析器包括内管和外壳,所述内管和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血液口和透析液口;
[0014]控制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所述控制台的顶面上固定有隔板和固定座;
[0015]左连接盒,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前侧,所述左连接盒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左连接盒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和第一调节件;
[0016]右连接盒,所述右连接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件,所述右连接盒的右侧板上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右连接盒的左侧板上固定有长插管和短插管;
[0017]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连接盒和所述右连接盒,所述转动轴的中部套装有齿轮和凸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血泵用于将人体血液泵入所述捕气器,所述捕气器用于阻挡空气进入输送管道,所述捕气器的下部穿过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所述左连接盒。
[001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后侧的所述壳体内安装有加热器和风机,所述加热器上等间距安装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前端贯穿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背面上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一部分伸出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齿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灌流器、所述透析器和所述转动轴相互平行,所述灌流器和所述透析器关于所述转动轴呈下上对称分布,所述灌流器位于通气管的下方,所述灌流器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所述左连接盒和所述右连接盒。
[0021]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两端连接有血液口,所述血液口穿出所述外壳的两端板,所述血液口连接第二连通管,所述外壳的侧面上固定有透析液口,所述透析液口通过支撑管连接所述固定座。
[0022]进一步的,所述左连接盒和所述右连接盒关于所述齿轮呈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连接盒的右侧板上固定有长插管和短插管,所述左连接盒的左侧板中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左连接盒的前侧面上安装有电机和导管,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右连接盒。
[002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的下端与直板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导管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导管的下方,所述长插管和所述短插管内分别插接有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
[002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通过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连通管和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齿轮与驱动轮相啮合,所述凸轮用于撞击所述导管。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管路串联系统,结构设置合理,利用电机带动调节件转动,使血液流入灌流器或导管,实现自动改变血液流向的功能,且转动阻断不会损坏管路,保证阻断前后血液流动一致,利用转动轴和传动带驱动灌流器和透析器滚动,转动轴带动凸轮撞动导管,使内部的血液晃动,避免产生凝血问题;
[0026]1、在系统内安装相互平行的灌流器、透析器和转动轴,利用转动带使转动轴带动灌流器和透析器转动,流过灌流器和透析器的血液在剪力作用下发生振动,减少凝血问题,避免使用肝素等试剂;
[0027]2、利用弧形板交界处的限位凸起,限制调节件的最大转动角度,避免过度转动导致磨损;
[0028]3、本系统中的加热器、风机和通气管用于位置管路所处温度稳定,减少外界环境对管路系统的影响;
[0029]4、在左连接盒中安装固定板,分隔盒内空间,保证血液出口的唯一性,防止出现倒灌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透析器剖面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左连接盒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6]图中:1、壳体;2、血泵;3、捕气器;4、灌流器;5、透析器;6、控制台;7、左连接盒;8、右连接盒;9、转动轴;11、隔板;12、加热器;13、通气管;14、风机;41、第一连通管;51、血液口;52、透析液口;53、内管;54、外壳;55、第二连通管;61、固定座;62、支撑管;71、进液口;72、长插管;73、短插管;74、出液口;75、固定板;76、弧形板;77、第一调节件;78、电机;79、导管;81、第二调节件;82、限位凸起;91、第一传动带;92、第二传动带;93、齿轮;94、凸轮;95、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具体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包括:
[0039]壳体1,壳体1的侧面上安装有血泵2,壳体1的顶板上安装有捕气器3,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面上安装有血泵(2),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安装有捕气器(3),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1);捕气器(3),所述捕气器(3)的底端连接有进液口(71),所述捕气器(3)的上端连接经过所述血泵(2)的输液管;灌流器(4),所述灌流器(4)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连通管(41),所述第一连通管(41)的另一端贯穿长插管(72),所述第一连通管(41)通过第二传动带(92)连接转动轴(9);透析器(5),所述透析器(5)包括内管(53)和外壳(54),所述内管(53)和所述外壳(54)上分别设置有血液口(51)和透析液口(52);控制台(6),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中部,所述控制台(6)的顶面上固定有隔板(11)和固定座(61);左连接盒(7),安装于所述隔板(11)的前侧,所述左连接盒(7)的上下两面上分别开设有进液口(71)和出液口(74),所述左连接盒(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75)和第一调节件(77);右连接盒(8),所述右连接盒(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调节件(81),所述右连接盒(8)的右侧板上连接有弧形板(76),所述右连接盒(8)的左侧板上固定有长插管(72)和短插管(73);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连接盒(7)和所述右连接盒(8),所述转动轴(9)的中部套装有齿轮(93)和凸轮(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2)用于将人体血液泵入所述捕气器(3),所述捕气器(3)用于阻挡空气进入输送管道,所述捕气器(3)的下部穿过所述壳体(1)的顶板连接所述左连接盒(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管路串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后侧的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加热器(12)和风机(14),所述加热器(12)上等间距安装有通气管(13),所述通气管(13)的前端贯穿所述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背面上安装有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学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