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597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包括磁力模板本体,所述磁力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永磁模块,所述永磁模块包括设置在磁力模板本体内的腔体,所述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钢和磁轭,所述第一磁钢位于磁轭下方,所述第一磁钢和磁轭的半径均小于腔体的半径,所述磁轭底部周向设置有可与腔体内径配合的挡圈,使得第一磁钢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磁轭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空腔内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二磁钢,本结构通过挡圈的设置使得第二磁钢和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分层,即使有物体压到磁力模板,由于挡板的阻隔作用,使得第二磁钢也不会被压入电磁线圈中,造成电磁线圈断裂。磁线圈断裂。磁线圈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快速换模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磁力模板是一种在快速换模系统中对模板实现吸附固定的机构,原有的磁力模板结构中,磁力模板的表面磁力模板极性都是一致的,存在吸力小,有效利用率不足,磁力线发散、磁化被吸附物体等缺点,且磁钢和线圈之间没有阻挡板,当被吸附物体突出时,存在将磁钢压入线圈,从而导致线圈断路或短路及漏电的情况。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零部件的老化和变形会使得液体进入电磁线圈中,从而导致漏电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压防水的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包括磁力模板本体,所述磁力模板本体内设置有多个永磁模块,所述永磁模块包括设置在磁力模板本体内的腔体,所述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钢和磁轭,所述第一磁钢位于磁轭下方,所述第一磁钢和磁轭的半径均小于腔体的半径,所述磁轭底部周向设置有可与腔体内径配合的挡圈,使得第一磁钢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磁轭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二空腔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二磁钢,所述多个第二磁钢朝向磁轭的极性相同。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永磁模块呈阵列排布,所述相邻永磁模块的极性相反。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空腔的空隙内填充有填充物。
[0007]进一步的是: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磁力模板本体底部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通孔将第一磁钢和磁轭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磁轭与挡圈为一体式结构。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结构通过挡圈的设置使得第二磁钢和电磁线圈之间形成分层,即使有物体压到磁力模板,由于挡板的阻隔作用,使得第二磁钢也不会被压入电磁线圈中,造成电磁线圈断裂。
[0011]2、本结构通过挡圈的设置可对油和水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油和水对电磁线圈造成损坏,从而提高磁力模板的使用寿命。
[0012]3、本结构由于相邻永磁模块的极性相反的设置,从而可使得本模块使用时磁力更大,磁场利用率更高。
[0013]4、本结构通过紧固件自下而上的连接方式,可使得磁力模板本体表面的密封性更好,污渍灰尘等不会从紧固连接处进入腔体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的磁轭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为:1、磁力模板本体;2、永磁模块;21、第一磁钢;22、磁轭;23、挡圈; 24、电磁线圈;25、第二磁钢;26、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其结构包括磁力模板本体1,所述磁力模板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永磁模块2。所述永磁模块2包括设置在磁力模板本体1内的腔体,所述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钢21和磁轭22。所述第一磁钢 21位于磁轭22下方,所述第一磁钢21和磁轭22的半径均小于腔体的半径。所述磁轭22底部周向设置有可与腔体内径配合的挡圈23,使得第一磁钢21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磁轭22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24。所述第二空腔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二磁钢25,所述多个第二磁钢25朝向磁轭22的极性相同。
[0022]具体的,上述磁轭22与挡圈23为一体式结构。
[0023]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吸附物体时,给电磁线圈24中通一个正向电流使得第一磁钢21上表面磁化为朝向磁轭22方向一样的极性,就会使得磁力模板对外显示磁力,吸附物体,当无需吸附物体时,给电磁线圈24通一个反向电流,使得第一磁钢21上表面磁化为朝向磁轭22 方向相反的极性,此时两种磁钢磁力线相互吸引,磁力线在钢板内部形成回路,处于对外不显示磁力状态。
[0024]本结构通过挡圈23的设置使得第二磁钢25和电磁线圈24之间形成分层,即使有物体压到磁力模板,由于挡板的阻隔作用,使得第二磁钢25也不会被压入电磁线圈24中,造成电磁线圈24断裂,同时挡圈23的设置可对油和水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油和水对电磁线圈24造成损坏,从而提高磁力模板的使用寿命。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永磁模块2呈阵列排布,所述相邻永磁模块2的极性相反。
[0026]具体工作时,当需要吸附物体时,给电磁线圈24中通一个正向电流使得第一磁钢21上表面磁化为朝向磁轭22方向一样的极性,就会使得磁力模板对外显示磁力,磁力通过
被吸附物体,回到相邻的磁力模板中形成吸力回路,当无需吸附物体时,给电磁线圈24通一个反向电流,使得第一磁钢21上表面磁化为朝向磁轭22方向相反的极性,此时两种磁钢磁力线相互吸引,磁力线在钢板内部形成回路,处于对外不显示磁力状态。
[0027]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相邻两个永磁模块2协同工作,从而可使得本模块使用时磁力更大,磁场利用率更高。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腔的空隙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可为树脂。
[0029]上述填充物的设置可保障第一磁钢21牢固稳定的设置在磁轭22周围,保证磁力模板使用时的稳定性。
[003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26,所述磁力模板本体1底部设置有与腔体连通的通孔,所述紧固件26穿过通孔将第一磁钢21和磁轭22固定连接,上述紧固件26可为螺栓
[0031]本结构通过紧固件26自下而上的连接方式,可使得磁力模板本体1表面的密封性更好,污渍灰尘等不会从紧固连接处进入腔体内。
[00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快速换模系统的磁力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模板本体(1),所述磁力模板本体(1)内设置有多个永磁模块(2),所述永磁模块(2)包括设置在磁力模板本体(1)内的腔体,所述每个腔体内均设置有第一磁钢(21)和磁轭(22),所述第一磁钢(21)位于磁轭(22)下方,所述第一磁钢(21)和磁轭(22)的半径均小于腔体的半径,所述磁轭(22)底部周向设置有可与腔体内径配合的挡圈(23),使得第一磁钢(21)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磁轭(22)与腔体内侧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24),所述第二空腔内环形设置有多个第二磁钢(25),所述多个第二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磁换模系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