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正畸功能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88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腔正畸功能件,包括本体部、内管和牵引部。所述本体部的底面固定于壳状矫治器表面或牙齿表面。所述内管为本体部内的空心管腔,供正畸弓丝、口外弓、颌间推拉杆(簧)等加力装置插入,提供矫治力或矫形力。所述牵引部位于本体部一端或两端,供牵引件悬挂,提供牵引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口腔正畸功能件通过与口外弓、颌间推拉杆(簧)、弓丝、牵引橡皮筋等结合,对正畸牙齿排齐、颌骨位置关系的调整和支抗的控制等起到辅助作用。的调整和支抗的控制等起到辅助作用。的调整和支抗的控制等起到辅助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正畸功能件


[0001]本技术涉及牙齿矫治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口腔正畸治疗的功能件。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临床正畸治疗中,尤其是利用壳状隐形矫治器进行牙齿矫治的正畸治疗中,很多情况下单纯依靠壳状矫治器并不能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需要借助颌内或颌间的拉力或推力或借助口周唇肌力或口外力等进行辅助治疗。目前临床上有牵引扣可配合橡皮筋进行颌内或颌间的牵引,有管状功能件可配合口外弓、简易弹簧、颌间推拉杆、颌间推拉簧、弓丝等产生口外力、颌间推力、弓丝矫治力等来辅助正畸治疗。但上述两者功能相对独立,医生数字化设计方案后由工厂生产,临床上医生不能随意更换,不能满足临床灵活应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具牵引功能和插管功能的正畸功能件,以适应临床复杂多变的应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临床正畸治疗中有些情况下需要用到额外的牵引力或推力或口外力或片段弓等辅助治疗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兼具牵引功能、插管功能和弓丝排齐功能的正畸功能件,以满足临床灵活施加矫治力的需求,更好地达到矫治效果。
[0004]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口腔正畸功能件,包括本体部、内管和牵引部。所述本体部为六面体,包括底面、口腔面和4个侧面,通过其底面固定于矫治器表面或牙齿表面,所述内管位于本体部内且贯穿本体部,呈空心管腔状,供正畸弓丝、口外弓、颌间推拉杆(簧) 等加力装置插入,提供矫治力或矫形力,所述牵引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端或两端,供牵引件悬挂,提供牵引力。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的长度为2~7mm、宽度为2~5mm,高度为2~5mm。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的底面为平面或弧面。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为圆管时,直径为1.2mm以下,为方管时,边长为1.2mm以下。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端或两端,为本体部于底面和口腔面之间开槽沟后的口腔侧部分,槽沟深度为2mm以下。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功能件斜视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功能件底视图。
[0011]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功能件侧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功能件俯视图。
[0013]图中的标记1为功能件本体部;标记2为功能件内管;标记3为功能件牵引部;标记4 为功能件本体部底面;标记5为功能件口腔面;标记6为牵引部垂直于底面方向的倒凹;标记
7为牵引部平行于底面方向的倒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兼具牵引件功能和管状件功能,可以更灵活地满足正畸临床需求。以下对本技术提供的口腔正畸功能件以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以便更好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所说明的实施方法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
[0015]图1示意性地展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口腔正畸功能件。
[0016]功能件包含本体部(1)、内管(2)和牵引部(3)三部分。
[0017]本体部(1)的轮廓为六面体,包括底面(4)、口腔面(5)和4个侧面。长度为2~7mm,宽度为2~5mm,高度为2~5mm。功能件通过底面固定于壳状矫治器表面或牙齿表面,可以利用胶,将底面胶合于安装表面进行安装固定。
[0018]内管(2)位于本体部(1)内且贯穿本体部,为空心管腔,呈空心管腔状,截面形状不限,可以为圆形或方形,为圆管时,直径为1.2mm以下,为方管时,边长为1.2mm以下,供正畸弓丝、口外弓、Forsus、颌间推拉杆(簧)、牵引钩等加力装置插入,提供矫治力或矫形力。
[0019]牵引部(3)位于本体部一端,也可位于两端,为本体部于底面(4)和口腔面(5)之间开槽沟后的口腔侧部分,槽沟深度为2mm以下,提供第一方向的牵引,牵引部(3)可悬挂牵引件 (比如橡皮筋、拉簧),提供牵引力,牵引部底部内侧垂直于底面方向可做少量倒凹(6),倒凹深度为1.5mm以下,以利于牵引件纳入不滑脱,牵引部厚度为0.5~2mm,以抵抗一定力度的牵引力。
[0020]图2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口腔正畸功能件本体部的底面。
[0021]底面(4)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可以是平面或弧面(比如顺应牙齿外形的弧面可以增加底面安装于牙齿或壳状矫治器表面时的贴合度),可以是光滑的或粗糙的(比如在底面进行网格化或筛孔化,以增加底面与胶的粘接面积)。
[0022]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口腔正畸功能件的侧视图。
[0023]内管(2)位于本体部(1)内,距离底面(4)距离2.0mm以下,距离口腔面(5)距离0.5~2.0mm,以保证本体部(1)的两侧具有一定的厚度来抵抗矫治力,防止功能件断裂。
[0024]图4示意性地展示了图1所示口腔正畸功能件的俯视图。
[0025]牵引部(3)的一侧或两侧的底部于平行于底面(4)方向可做倒凹(7),倒凹深度为 1.5mm以下,提供第二方向的牵引。
[0026]功能件的各边角可进行光滑处理,本体部(1)的口腔面(5)为圆弧面,防止临床应用中划伤口腔粘膜。
[0027]功能件可3D打印成型,也可注塑成型。
[0028]附图只是作为范例,本技术不限制于附图所示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技术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正畸功能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内管和牵引部,所述本体部为六面体,包括底面、口腔面和4个侧面,通过其底面而固定于矫治器表面或牙齿表面,所述内管位于本体部内且贯穿本体部,呈空心管腔状,供加力装置插入,提供矫治力或矫形力,所述牵引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端或两端,供牵引件悬挂,提供牵引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正畸功能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长度为2~7mm、宽度为2~5mm且高度为2~5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腔正畸功能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方俊朱余静
申请(专利权)人:可丽尔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