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5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盖板、置于盒体内侧底部的轴向二极管,盒体呈横向长条状,盖板可拆式固定在盒体的顶部,轴向二极管包括封装部和位于封装部两端的引脚,引脚远离封装部的一端冲压成端子片,封装部的轴向沿盒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两个端子片齐平,封装部位于两个端子片之间,引脚部靠近封装部的一端是柱体,柱体延伸至超过端子片的边缘,端子片上开设有汇流条槽口。封装部与端子片之间的间距小于1mm;端子片的边缘与柱体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延边,柱体远离封装部的一端从两侧连接在端子片上且端部呈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宽度窄,不会遮挡电池片。不会遮挡电池片。不会遮挡电池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属于光伏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接线盒是介于太阳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为用户提供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组合连接方案。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由正反面的两层玻璃层以及位于玻璃层中间的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玻璃的绝缘性优于背板,双玻组件可以满足更高的系统电压,耐磨性优势明显,适用于较多酸雨或者盐雾大的地区的光伏电站。由于其结构与背板太阳能电池组件不同,一般采用分体式的接线盒。光伏接线盒一般采用轴向二极管、旁路二极管都是与端子焊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度窄,不会遮挡电池片,稳定性好,散热性能优异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盖板、置于盒体内侧底部的轴向二极管,所述盒体呈横向长条状,所述盖板可拆式固定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轴向二极管包括封装部和位于封装部两端的引脚,所述引脚远离封装部的一端冲压成端子片,封装部的轴向沿盒体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两个端子片齐平,所述封装部位于两个端子片之间,所述引脚靠近封装部的一端是柱体,所述柱体延伸至超过端子片的边缘,所述端子片上开设有汇流条槽口。
[0005]所述封装部与端子片之间的间距小于1mm;所述端子片的边缘与柱体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延边,所述柱体远离封装部的一端从两侧连接在端子片上且端部呈斜面。
[0006]所述端子片为矩形铜片,所述端子片的长度大于宽度,汇流条槽口位于靠近封装部的一侧,所述端子片上均设有汇流条连接部,所述柱体远离封装部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汇流条槽口的位置处。
[0007]所述盒体的内侧底部设有凸台,所述端子片贴合且固定在凸台上,所述凸台上开设有与汇流条槽口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汇流条通槽。
[0008]所述凸台上设有承托柱体的弧形槽,所述凸台与封装部对应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至盒体底部的凹槽。
[0009]所述凸台上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端子片上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柱穿过相应的限位通孔且通过冲压变形将所述端子片固定在所述凸台上。
[0010]所述盒体上设有卡扣,所述盖板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口,所述盖板卡接固定在盒体上。
[0011]本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还包括电缆、连接器和线卡,所述电缆向外伸出所述盒体,所述电缆位于盒体内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子焊接固定,所述电缆位于盒体外的另一端与连接器相连;所述盒体的电缆伸出处开设有与线卡相匹配的线卡槽,所述线
卡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线卡槽内从而限位所述电缆,所述盒体的电缆与端子片连接处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两侧还设有加强板。
[0012]所述盒体外的一侧设有握把。
[0013]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4](1)本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采用轴向二极管,并且轴向二极管的铜引脚先冲压成端子片再进行封装,可以避免冲压时芯片受力造成隐裂。采用端子和轴向二极管一体化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高散热性能,同时减少配件和安装步骤,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盒体呈横向长条状,轴向二极管的结构尽可能的减少了盒体的宽度,安装在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上不会遮挡电池片,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线缆的用量,线缆也不会遮挡电池片。
[0015](2)本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的轴向二极管,先冲压成端子片再进行封装,封装部与端子片之间的间距小于1mm,既保证光伏接线盒稳定性,又缩小了端子片与封装部整体的长度,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1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1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盒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2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整体示意图。
[0022]上述附图标记如下:
[0023]盒体1,凸台100,汇流条通槽101,弧形槽103,凹槽104,限位柱105,卡扣106,胶槽107,线卡槽110,缺口109,盖板2,卡口21,封装部31,引脚32,端子片321,柱体322,弧形延边323,汇流条连接部33,限位通孔34,轴向式二极管4,汇流条槽口43,电缆5,连接器6,线卡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见图1至4,本实施例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1、盖板2、置于盒体1内侧底部的轴向二极管4,盒体1呈横向长条状,盖板2可拆式固定在盒体1的顶部,轴向二极管4包括封装部31和位于封装部31两端的引脚32,引脚3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冲压成端子片321,封装部31的轴向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两个端子片321齐平,封装部31位于两个端子片321之间,引脚32靠近封装部31的一端是柱体322,柱体322延伸至超过端子片321的边缘,端子片321上开设有汇流条槽口43。
[0026]保证光伏接线盒稳定性的同时封装部31与端子片321之间的间距小于1mm。端子片321的边缘与柱体322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延边323,柱体32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从两侧连接在端子片321上且端部呈斜面。
[0027]端子片321为矩形铜片,端子片321的长度大于宽度,汇流条槽口43位于靠近封装部31的一侧,端子片321上均设有汇流条连接部33,柱体32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延伸至靠
近汇流条槽口43的位置处。
[0028]盒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凸台100,端子片321贴合且固定在凸台100上,凸台100上开设有与汇流条槽口43位置和形状相匹配的汇流条通槽101。
[0029]凸台100上设有承托柱体322的弧形槽103,凸台100与封装部31对应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至盒体底部的凹槽104。
[0030]凸台100上设有多个限位柱105,端子片321上设有与限位柱105相匹配的限位通孔34,限位柱105穿过相应的限位通孔34且通过冲压变形将端子片321固定在凸台100上。
[0031]本实施例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的盖板2可以从侧面开启,盒体1上设有卡扣106,盖板2的侧边设有与卡扣106卡接配合的卡口21,盖板2卡接固定在盒体1上。
[0032]本实施例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还包括电缆5、连接器6和线卡7,电缆5向外伸出盒体1,电缆5位于盒体1内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端子片321焊接固定,电缆5位于盒体1外的另一端与连接器6相连;盒体1的电缆5伸出处开设有与线卡7相匹配的线卡槽110,线卡7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在线卡槽110内从而限位电缆5,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1)、盖板(2)、置于盒体(1)内侧底部的轴向二极管(4),所述盒体(1)呈横向长条状,所述盖板(2)可拆式固定在所述盒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二极管(4)包括封装部(31)和位于封装部(31)两端的引脚(32),所述引脚(3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冲压成端子片(321),封装部(31)的轴向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与两个端子片(321)齐平,所述封装部(31)位于两个端子片(321)之间,所述引脚(32)靠近封装部(31)的一端是柱体(322),所述柱体(322)延伸至超过端子片(321)的边缘,所述端子片(321)上开设有汇流条槽口(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31)与端子片(321)之间的间距小于1mm;所述端子片(321)的边缘与柱体(322)的连接处设有弧形延边(323),所述柱体(32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从两侧连接在端子片(321)上且端部呈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片(321)为矩形铜片,所述端子片(321)的长度大于宽度,汇流条槽口(43)位于靠近封装部(31)的一侧,所述端子片(321)上均设有汇流条连接部(33),所述柱体(322)远离封装部(31)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汇流条槽口(43)的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二极管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内侧底部设有凸台(100),所述端子片(321)贴合且固定在凸台(100)上,所述凸台(100)上开设有与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而立刘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晖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