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59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该技术方案对滤道的内部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滤道作为主体结构,在滤道内部构建了两级滤膜组件,采用垂直流过滤模式,并通过筛板起到间隔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间隔设置的第二滤膜作为补充,可起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滤道侧端增设了可翻转开启的门体,门体与滤道之间可利用锁扣和卡槽予以锁固。基于以上构造,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快捷。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中空纤维膜分离的整体效率,同时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突出的技术优势。效果和突出的技术优势。效果和突出的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膜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空纤维膜是指外形像纤维状,具有自支撑作用的膜。中空纤维膜是以聚砜、二甲基乙酰胺为原料加工成中空内腔的纤维丝,再除以高渗透性聚合物,具有选择性渗透特性。由于水蒸气、氢、氨和二氧化碳渗透较快,而甲烷、氮、氩、氧和一氧化碳等渗透较慢,这样就使渗透快的与渗透慢的分离。中空纤维丝的外径通常是500~600pum、内径为200~300pum,做成3~6米的纤维束装入耐高压金属壳体内,纤维束一端被密封,另一端用特殊配方的环氧树脂粘结在一起。
[0003]中空纤维膜是非对称膜的一种,其致密层可位于纤维的外表面/如反渗透膜,也可位于纤维的内表面。对气体分离膜来说,致密层位于内表面或外表面均可。
[0004]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酿造、餐饮、化工、市政污水回用、医院、小区污水回用、造纸等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膜壁微孔密布,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壁为滤出液,而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膜分离过程为动态过滤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中空纤维膜是分离膜的一种重要形式,膜产品包括中空纤维微滤膜(MF)、中空纤维超滤膜(UF)、中空纤维反渗透膜(RO)、中空纤维帘式膜(FPM)等以及MBR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于矿泉水净化、生产生活用水净化、医药提纯、果汁浓缩、造纸电镀化工等污染行业水处理与回收、城市污水回用等医药、化工、建筑、纺织、造纸、石化等行业。现有技术中,常规中空纤维膜分离装置的安装结构较为繁琐,设备的安装的维护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以解决常规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不便于组装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包括滤道,进液管,出液管,第一滤膜,第二滤膜,筛板,间隙,门体,把手,锁扣,卡槽,其中,在滤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在滤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在滤道内部、位于进液管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膜,在滤道内部、位于第一滤膜与出液管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滤膜,在相邻的第二滤膜之间设置有筛板,筛板垂直于第二滤膜,在筛板与第二滤膜之间留有间隙,在滤道的侧端设置有门体,在门体上固定连接有把手,在门体上设置有锁扣,在滤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卡槽的规格与锁扣的规格相互配合。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滤道顶端。
[0009]作为优选,第一滤膜与若干第二滤膜均相互平行,进液管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滤膜
所在平面。
[0010]作为优选,在进液管的管口处连接有增压泵。
[0011]作为优选,门体的位置低于第二滤膜,出液管的位置高于进液管。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该技术方案对滤道的内部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进。具体来看,本技术以滤道作为主体结构,在滤道内部构建了两级滤膜组件,采用垂直流过滤模式,并通过筛板起到间隔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技术采用间隔设置的第二滤膜作为补充,可起到更好的分离效果。此外,本技术在滤道侧端增设了可翻转开启的门体,门体与滤道之间可利用锁扣和卡槽予以锁固。基于以上构造,使本技术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更加简便快捷。应用本技术,有助于提高中空纤维膜分离的整体效率,同时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突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中:
[0017]1、滤道
ꢀꢀꢀꢀꢀꢀꢀꢀꢀꢀ
2、进液管
ꢀꢀꢀꢀꢀꢀꢀꢀ
3、出液管
ꢀꢀꢀꢀꢀꢀꢀꢀ
4、第一滤膜
[0018]5、第二滤膜
ꢀꢀꢀꢀꢀꢀ
6、筛板
ꢀꢀꢀꢀꢀꢀꢀꢀꢀꢀ
7、间隙
ꢀꢀꢀꢀꢀꢀꢀꢀꢀꢀ
8、门体
[0019]9、把手
ꢀꢀꢀꢀꢀꢀꢀꢀꢀꢀ
10、锁扣
ꢀꢀꢀꢀꢀꢀꢀꢀꢀ
11、卡槽
ꢀꢀꢀꢀꢀꢀꢀꢀꢀ
12、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滤道1,进液管2,出液管3,第一滤膜4,第二滤膜5,筛板6,间隙7,门体8,把手9,锁扣10,卡槽11,其中,在滤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2,在滤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3,在滤道1内部、位于进液管2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膜4,在滤道1内部、位于第一滤膜4与出液管3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滤膜5,在相邻的第二滤膜5之间设置有筛板6,筛板6垂直于第二滤膜5,在筛板6与第二滤膜5之间留有间隙7,在滤道1的侧端设置有门体8,在门体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9,在门体8上设置有锁扣10,在滤道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的规格与锁扣10的规格相互配合。
[0023]实施例2
[0024]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滤道1,进液管2,出液管3,第一滤膜4,第二滤膜5,筛板6,间隙7,门体8,把手9,锁扣10,卡槽11,其中,在滤道1的一端固定连
接有进液管2,在滤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3,在滤道1内部、位于进液管2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膜4,在滤道1内部、位于第一滤膜4与出液管3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滤膜5,在相邻的第二滤膜5之间设置有筛板6,筛板6垂直于第二滤膜5,在筛板6与第二滤膜5之间留有间隙7,在滤道1的侧端设置有门体8,在门体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9,在门体8上设置有锁扣10,在滤道1的外壁上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的规格与锁扣10的规格相互配合。同时,还包括传感器12,所述传感器12固定连接在滤道1顶端。第一滤膜4与若干第二滤膜5均相互平行,进液管2的轴线垂直于第一滤膜4所在平面。在进液管2的管口处连接有增压泵。门体8的位置低于第二滤膜5,出液管3的位置高于进液管2。
[0025]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滤道(1),进液管(2),出液管(3),第一滤膜(4),第二滤膜(5),筛板(6),间隙(7),门体(8),把手(9),锁扣(10),卡槽(11),其中,在滤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2),在滤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3),在滤道(1)内部、位于进液管(2)内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滤膜(4),在滤道(1)内部、位于第一滤膜(4)与出液管(3)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滤膜(5),在相邻的第二滤膜(5)之间设置有筛板(6),筛板(6)垂直于第二滤膜(5),在筛板(6)与第二滤膜(5)之间留有间隙(7),在滤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录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汇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