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52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3
本申请涉及面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面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寒冷环境中,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己经不仅仅局限于遮体避羞,防寒保暖,也需要良好的轻薄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在北方的冬季,寒冷天气下,为了保暖,人们穿着会过于厚重臃肿,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但美观性大大降低。
[0003]目前,市场上的保暖面料通常为纯棉面料,纯棉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与肌肤接触无刺激,穿着舒适等优点,但当人体运动产生大量的汗水时,纯棉面料不能将汗水及时吸收并排除,致使人体会感到闷热,从而产生湿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面料的保暖和吸湿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暖面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面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80

90份改性棉纤维、20

30份羊毛纤维、10

15份涤纶纤维、8

10份聚乳酸纤维、10

15份莫代尔纤维,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S1、将3

5份的棉纤维浸没在异丙醇溶液中,在30

35℃下,恒温搅拌30

40min;S2、在S1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4

6份2

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升高温度至40

50℃,并搅拌30

40min,然后静置1

1.5h,上述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S3、将2

6份的丙二酰氯溶解在异丙醇中,并将其加入S2制得的混合物中,保持在60

70℃,反应8

10h后,捞出棉纤维后,烘干,制得改性棉纤维。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棉纤维和羊毛纤维作为保暖面料的主要成分,使得保暖面料具有较佳的保暖性能,同时莫代尔纤维的吸湿性能较好,提高了保暖面料的吸湿、吸汗能力,有效改善易出汗人群的穿着体验。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抗皱回弹、抗菌性以及抗紫外性能,聚乳酸纤维能够提高保暖面料的抗皱性能,使得保暖面料挺括性较好。而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高、良好的保型性以及耐热性等优点。棉纤维经过丙二酰氯改性处理后,丙二酰氯会和棉纤维中的末端羟基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在棉纤维中引入吸水性的羧基基团,羧基基团会与皮肤表面的水蒸气通过氢键相结合,水蒸气被改性棉纤维分子吸附后,水分子由具有较高动能的状态转化静止状态,从而释放热量,使得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能力。此外,同一个丙二酰氯分子的两端分别与棉纤维不同位置处的末端羟基发生交联反应,提高棉纤维的交联度,从而提高棉纤维的拉伸回弹性能。
[0007]可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还包括S4:在S3制得的混合物中再加入1

2份的20

30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棉纤维处理过程中加入聚丙烯酰胺,由于聚丙烯酰
胺分子的吸水能力很强,使得引入聚丙烯酰胺分子的改性棉纤维具有更强的吸水性能。聚丙烯酰胺分子中的胺基会与丙二酰氯分子中的羰基发生化学键合,同时聚丙烯酰胺分子能够与改性棉纤维发生化学键合,使得丙二酰氯分子在改性棉纤维上的键合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丙二酰氯的耐洗能力。此外聚丙烯酰胺分子能够与不同的丙二酰氯分子键合,从而提高了改性棉纤维的交联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改性棉纤维的抗拉强度。
[0009]可选的,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S4中还包括3

5份铜纳米粒子和 0.5

1份分散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铜纳米粒子的加入能够催化聚丙烯酰胺分子与丙二酰氯的化学键合作用,提高聚丙烯酰胺分子与丙二酰氯的结合能力,从而提高改性棉纤维的吸湿性能和交联度,另一方面,铜纳米粒子附着在改性棉纤维的表面,铜纳米粒子能够吸收太阳或人体发射的热辐射能量并将这一部分能量反射给人体,从而提高人体温度,从而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
[0011]可选的,所述铜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00

500n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铜纳米粒子的粒径为400

500nm时,改性棉纤维的保暖效果最好。
[0013]可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一种良好的分散剂,有助于铜纳米粒子较好的分散在改性棉纤维中。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暖面料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暖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纺纱:将50

60%的改性棉纤维、50

60%羊毛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成第一赛格纺纱线;将40

50%的改性棉纤维、涤纶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混纺成第二赛格纺纱线,再将40

50%的羊毛纤维纺成第三纱线;S2织造:将第一赛格纺纱线、第二赛格纺纱线和第三纱线编织成胚布;S3染整:包括以下工序:染色、皂洗和定型;C1染色:将编织好的胚布浸染于染液中染色;C2皂洗:将染色后的胚布使用皂洗剂进行清洗,清洗后并晾干;C3定型:将皂洗后的织物进行定型处理,制得保暖面料。
[0016]可选的,还包括整理过程,上述整理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清洗:将制得的保暖面料浸入50

70℃的水中,浸泡0.5

1h,取出后烘干:S2整理:将保暖面料浸入整理液中,整理剂温度为60

80℃,二浸二轧,浸渍时间8

10min,轧余率80

85%,取出后烘干;S3清洗:将S2整理后的保暖面料进行皂洗、水洗后,最后烘干。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整理后的面料具有良好的耐性性能。
[0018]可选的,所述整理液包括8

10wt%的柠檬酸水溶液。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柠檬酸分子会和棉纤维的末端羟基产生化学键合,从而提高改性棉纤维的交联度,从而提高面料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柠檬酸分子会和铜纳米粒子产生络合作用,使得铜纳米粒子在保暖面料上的附着能力更强,从而提高铜纳米粒子的耐洗性能。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棉纤维经过丙二酰氯处理后,使得棉纤维中被引入吸水性的羧基基团,使得改性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发热能力,同时丙二酰氯能够与棉纤维的末端羟基性能交联反应,提高棉纤维的交联度,从而提高棉纤维的拉伸回弹性能;2、聚丙烯酰胺能够提高丙二酰氯与棉纤维的化学键合能力,并提高棉纤维的吸湿能力和抗拉强度;3、铜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80

90份改性棉纤维、20

30份羊毛纤维、10

15份涤纶纤维、8

10份聚乳酸纤维、10

15份莫代尔纤维,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按重量份计:S1、将3

5份的棉纤维浸没在异丙醇溶液中,在30

35℃下,恒温搅拌30

40min;S2、在S1制得的混合物中加入4

6份2

5wt%的氢氧化钠溶液,升高温度至40

50℃,并搅拌30

40min,然后静置1

1.5h,上述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S3、将2

6份的丙二酰氯溶解在异丙醇中,并将其加入S2制得的混合物中,保持在60

70℃,反应8

10h后,捞出棉纤维后,烘干,制得改性棉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还包括S4:在S3制得的混合物中再加入1

2份的20

30wt%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棉纤维的制备过程S4中还包括3

5份铜纳米粒子和0.5

1份分散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东张迎春虞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飘蕾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