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敏传感器、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5478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敏传感器、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光敏传感器包括:基底及设于基底的用作感光元件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用作控制开关的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有源层和第一栅极层,及与第一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一极和第二极,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层,及与第二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三极和第四极;第一极和第二极中的一者与第三极和第四极中的一者电连接,以使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光敏介电层,光敏介电层能够接收光辐射信号,以调节第一薄膜晶体管输出电流的大小。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了光敏介电层,使得光敏传感器的光敏效果更好,识别效率及速度更高。识别效率及速度更高。识别效率及速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敏传感器、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敏传感器、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光敏传感器具有轻便化、广泛应用的发展趋势。目前,光敏传感器一般将薄膜晶体管与光敏元件结合,由于光敏元件的光敏效果不好,且识别效率及速度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因此亟需一种光敏效果更好,识别效率及速度更高的光敏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效果更好,识别效率及速度更高的光敏传感器、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敏传感器,包括:
[0005]基底;
[0006]设于所述基底的用作感光元件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用作控制开关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有源层和第一栅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二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三极和第四极;<br/>[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设于所述基底的用作感光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用作控制开关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有源层和第一栅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一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有源层和第二栅极层,以及与所述第二有源层电连接的第三极和第四极;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极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三极和所述第四极中的一者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还包括光敏介电层,所述光敏介电层能够接收光辐射信号,以调节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输出电流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光敏介电层、所述第一有源层依次层叠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有源层和所述第一栅极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光敏介电层和所述第一有源层依次层叠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光敏介电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一有源层依次层叠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子绝缘层,所述第一栅极层、所述第一子绝缘层、所述光敏介电层、所述第二子绝缘层、第一有源层依次层叠布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敏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云科王雷贾鹏佟月王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