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80~100mm厚风电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80~100mm厚风电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风电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风电塔筒的高度越来越高,用以制作风电塔筒的钢板越来越厚。现在制造风电塔筒的钢板主要以屈服强度355MPa的钢板为主,钢板厚度主要集中在8mm~100mm之间,风力发电设备主要在野外使用,环境温度变化剧烈,因此要求制造风电塔筒的钢板不仅要强度满足要求,还要求具有良好的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随着钢板厚度增加,轧制时压缩比减小,轧后冷速小,钢板心部与表面温差大,钢板的机械性能控制难度较大。因此风电用厚钢板,尤其是80mm厚以上的钢板一般都采用正火处理来保证钢板性能,而正火处理增加了制造成本,延长交货周期,由于正火后钢板强度下降,还需添加较多的合金,增加了钢板的合金成本。
[0003]公开号CN 102312156 A的专利“一种60mm以下保性能低合金Q345E+B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提供了一种Q345E含B钢板的生产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80~100mm厚风电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铁水冶炼前必须安排脱硫,脱硫后必须扒渣;冶炼时不得加入渣钢、海绵铁;2).转炉采用单渣工艺冶炼;渣层厚度49~51mm;出钢时间5~7分钟;出钢温度1580~1640℃;采用低碳锰铁和硅铝铁合金脱氧合金化;3).钢水进行RH炉处理,RH真空处理时间不少于20分钟,纯脱气时间不少于17分钟;4).连铸坯的厚度为300mm,宽2200mm,钢水浇铸时过热度控制在16~31℃,连铸时采用轻压下,轻压下位置为6、7、8三段,总压下量为5.6mm;使用低碳钢保护渣,拉速为0.85m/min;使用电磁搅拌,电磁搅拌位置为4段,电磁搅拌的频率为5HZ,电磁搅拌的电流为360A;5).加热工艺:板坯加热时采用步进式加热炉,连铸坯出炉温度1220
‑
1240℃,加热时间280~360分钟;板坯在均热段的加热时间不少于40分钟;6).钢板控轧控冷工艺:板坯加热好之后进行两阶段控制轧制,第一阶段开轧厚度为板坯厚度,第一阶段开轧温度1210~1230℃,第一阶段终轧温度≥1080℃,第一阶段高温延伸轧制时至少有两道次单道次压下率≥13%,第一阶段轧制速度为1.5m/s,咬入速度为0.8m/s;第二阶段钢板的开轧厚度为140~150mm,第二阶段钢板开轧温度为880~895℃,第二阶段终轧温度为800~820℃,第二阶段末道次压下率≥5%;钢板轧完后进行层流冷却,冷却速度为5~7℃/s,终冷温度为640~655℃;7).钢板生产完毕后,需下线堆垛缓冷不少于48小时;8).生产的钢板厚度为80mm~100mm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00mm厚风电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6~0.08%;Si:0.3~0.4%;Mn:1.4~1.5%;Nb:0.02~0.03%;V:0.015~0.025%;P≤0.015%;S≤0.005%;Ca:0.0012~0.0027%;Als:0.019~0.03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80~100mm厚风电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300mm厚、2200mm宽的连铸坯;铁水冶炼前进行脱硫,脱硫后扒渣;冶炼时不加入渣钢、海绵铁;转炉采用单渣工艺冶炼;渣层厚度51mm;出钢时间5分钟;出钢温度1640℃;采用低碳锰铁和硅铝铁合金脱氧合金化;钢水进行RH炉处理,RH真空处理时间为20分钟,纯脱气时间为17分钟;钢水浇铸时过热度为31℃,连铸时采用轻压下,轻压下位置为6、7、8三段,总压下量为5.6mm;使用低碳钢保护渣,拉速为0.85m/min;使用电磁搅拌,电磁搅拌位置为4段,电磁搅拌的频率为5HZ,电磁搅拌的电流为360A;板坯加热时采用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利军,薛越,李浩,王国海,杨文海,赵超,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