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910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它包括车体,车体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搬运机构、对正机构、抓取机构、钻孔机构和膨胀螺丝推送机构。搬运机构包括搬运盘,搬运盘上设置多个竖直的侧壁开口的搬运筒。对正机构包括透明材质的对正盘,对正盘位于搬运筒的下方。抓取机构包括抓取筒,抓取筒内铰接连接多个夹持头,机械臂连接一个机械臂驱动电机。钻孔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另一端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支撑块,支撑杆上设置有可驱动支撑块竖直移动的支撑块驱动气缸;其中一个支撑块上设置两个电钻,另一个支撑块上设置一个电钻。膨胀螺丝推送机构包括放置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效率高、自动钻孔、自动摆放警示柱和自送推送膨胀螺丝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对行驶的机动车辆和行人起到警示作用,夜间发光强度大,警示车辆安全行驶,需要在公路上安装警示柱,警示柱柔韧性好,耐碰撞,可以反弹恢复原状避免伤害,现有的警示柱在安装时需要人工钻孔,钻孔后将警示柱放好,然后将膨胀螺丝敲打推送到钻孔内,最后固定。人工在安装时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在安装时,需要弯腰钻孔,浪费劳动力,效率低。2、人工钻的孔间距会出现误差,导致与警示柱上的固定孔不对应,影响膨胀螺丝的推送。3、膨胀螺丝需要手动推送,效率低。4、警示柱需要人工手动放置在相应位置,十分不便。因此设计一款效率高、自动钻孔、自动摆放警示柱和自送推送膨胀螺丝的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效率高、自动钻孔、自动摆放警示柱和自送推送膨胀螺丝的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它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搬运机构、对正机构、抓取机构、钻孔机构和膨胀螺丝推送机构;
[0006]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左侧;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搬运盘,所述搬运盘上设置多个竖直的侧壁开口的搬运筒,所述搬运盘的底端连接一个搬运盘驱动电机;
[0007]所述对正机构包括透明材质的对正盘,所述对正盘位于所述搬运筒的下方,位于所述对正盘的下方设置一个托板,所述托板的底端设置有对正盘驱动电机;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警示柱是否对正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搬运机构和对正机构之间设置一个弧形的隔挡板;
[0008]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筒,所述抓取筒内铰接连接多个夹持头,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使所述夹持头的顶端向所述抓取筒轴线位置倾斜的第一扭簧,所述抓取筒的顶端连接一个抓取筒驱动气缸,所述抓取筒的一侧设置有可驱动所述抓取筒转动的机械臂;
[0009]所述钻孔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与车体铰接连接,每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支撑块驱动气缸;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上设置两个电钻,另一个所述支撑块上设置一个所述电钻;当两根所述支撑杆闭合时,每个所述电钻与警示柱底端的固定孔一一对应;每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车体之间铰接连接一个支撑杆驱动气缸;
[0010]所述膨胀螺丝推送机构包括放置盘,所述放置盘上呈圆周等间距设置多个放置筒;所述放置盘上与所述放置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抓取筒的底端设置一个环形
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与警示柱底端的固定孔对应的出料口;所述抓取筒上设置有放置盘驱动机构;所述抓取筒上设置多个与所述出料口对应的推送气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搬运盘上还设置有多组夹持机构,每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持杆,每根所述夹持杆分别与所述搬运筒铰接连接;每根所述夹持杆的内侧端分别铰接连接一个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接在一个小齿轮上,所述小齿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搬运筒的一侧,所述车体上固定连接一个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分别与多个所述小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的可转动连接位置设置有初始状态下使所述夹持杆张开的第二扭簧。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链条呈S形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筒的顶端设置有喇叭形开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车体的后端设置有推把。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盘驱动机构包括齿条、主齿轮和主齿轮驱动电机,所述齿条呈环形固定在所述放置盘的外圈,所述主齿轮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抓取筒上,所述主齿轮与所述主齿轮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所述主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隔挡板的截面设置成Z字形。
[0017]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搬运盘一侧的所述车体上设置一个可检测警示柱是否贴合所述搬运筒内壁的第二传感器。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通过钻孔机构在地面上钻孔,钻孔后传送机构、对正机构和搬运机构将警示柱摆放到相应的安装位置,之后膨胀螺丝推送机构将膨胀螺丝推送到相应的钻孔内,实现警示柱的安装,整个过程省去人工手动钻孔、手动摆放警示柱、手动推送膨胀螺丝,具有效率高和节省劳动力的特点。通过设置放置盘和放置筒,在使用时,可先将放置筒装满膨胀螺丝,这样可以满足安装多个警示柱的要求。通过在搬运盘上设置多组夹持机构,使用时可避免警示柱在搬运时脱离搬运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搬运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抓取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附图1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隔挡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车体1、滚轮11、推把12、控制器13、控制按钮131、传送机构2、连接片21、搬运机构3、搬运盘31、转轴311、搬运筒32、搬运盘驱动电机33、第二传感器34、对正机构4、对正盘41、托板42、对正盘驱动电机43、第一传感器44、隔挡板45、抓取机构5、抓取筒51、夹持头511、开口槽512、抓取筒驱动气缸52、机械臂53、机械臂驱动电机54、支架55、立柱551、顶板552、钻孔机构6、支撑杆61、支撑块62、支撑块驱动气缸63、电钻64、支撑杆驱动气缸65、膨胀
螺丝推送机构7、放置盘71、放置筒72、环形挡板73、出料口731、放置盘驱动机构74、齿条741、主齿轮742、主齿轮驱动电机743、推送气缸75、推杆751、夹持机构8、夹持杆81、连杆82、小齿轮83、不完全齿轮84、警示柱9。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30]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的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它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1,滚轮11设置四个。车体1的后端设置有推把12。使用时,手动推着推把12移动。当然也可将车体1固定在拖拉机车头上或者将滚轮11连接一个滚轮驱动电机驱动车体1行走。
[0031]车体1上设置有传送机构2、搬运机构3、对正机构4、抓取机构5、钻孔机构6和膨胀螺丝推送机构7。
[0032]传送机构2包括链条、连接片21、链轮和链轮驱动电机,链条包括内侧链条和外侧链条,内侧链条与外侧链条之间连接多个连接片21;链条、链轮和链轮驱动电机在附图中均未显示,链条水平设置在车体1上,链轮设置在链条的拐角位置,链轮驱动电机设置在车体1的下表面。传送机构2的结构可直接采用市面上回转小火锅中的回转输送机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公路警示柱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传送机构、搬运机构、对正机构、抓取机构、钻孔机构和膨胀螺丝推送机构;所述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左侧;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搬运盘,所述搬运盘上设置多个竖直的侧壁开口的搬运筒,所述搬运盘的底端连接一个搬运盘驱动电机;所述对正机构包括透明材质的对正盘,所述对正盘位于所述搬运筒的下方,位于所述对正盘的下方设置一个托板,所述托板的底端设置有对正盘驱动电机;所述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检测警示柱是否对正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搬运机构和对正机构之间设置一个弧形的隔挡板;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抓取筒,所述抓取筒内铰接连接多个夹持头,且铰接连接处设置有初始状态使所述夹持头的顶端向所述抓取筒轴线位置倾斜的第一扭簧,所述抓取筒的顶端连接一个抓取筒驱动气缸,所述抓取筒的一侧设置有可驱动所述抓取筒转动的机械臂;所述钻孔机构包括两根支撑杆,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均与车体铰接连接,每根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底部分别设置一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支撑块驱动气缸;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上设置两个电钻,另一个所述支撑块上设置一个所述电钻;当两根所述支撑杆闭合时,每个所述电钻与警示柱底端的固定孔一一对应;每根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车体之间铰接连接一个支撑杆驱动气缸;所述膨胀螺丝推送机构包括放置盘,所述放置盘上呈圆周等间距设置多个放置筒;所述放置盘上与所述放置筒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抓取筒的底端设置一个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上设置有与警示柱底端的固定孔对应的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道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