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483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涉及空调领域。本申请的换热组件通过在第二支线和第二主管线上分别设置第一双向节流阀和第二双向节流阀,可以对第二支线与第二主管线的相关位置可以截断或者对流量进行调节,而旁通管线上的阀门可以对旁通管线内的冷媒进行截断或者放行。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组件,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冷媒在换热组件中的流动状态。由于换热组件中冷媒的流动状态是灵活可控的,因此能够满足换热组件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本申请提供的室外机和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换热组件。括上述的换热组件。括上述的换热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热泵空调都有实现制冷、制热等基本功能,现在市场上一般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换热组件的流路相同,仅仅方向相反。但实际上,换热组件在作为冷凝器或者蒸发器发挥不同的作用时,对其结构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换言之,单一流路设置方式,难以兼顾换热组件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由于现有的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情况下均采用相同的流路,难以根据具体需求对换热组件中的流路进行调整,灵活性较差,这样会限制空调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换热组件的使用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性能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组件,用于供空调系统的冷媒流通,换热组件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第一主管线、换热管组以及第二主管线,换热管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第一支线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第二支线中设置有第二换热管,第二支线上设置有第一双向节流阀,第一双向节流阀位于第二换热管靠近第一主管线的一侧,第二主管线上设置有第二双向节流阀,换热组件还包括旁通管线,旁通管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双向节流阀与换热管组之间的第二主管线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换热管与第一双向节流阀之间的第二支线上,旁通管线上设置有阀门。
[000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支线和第二主管线上分别设置第一双向节流阀和第二双向节流阀,可以对第二支线与第二主管线的相关位置可以截断或者对流量进行调节,而旁通管线上的阀门可以对旁通管线内的冷媒进行截断或者放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能够更加灵活地控制冷媒在换热组件中的流动状态,比如,通过调节第一双向节流阀和第二双向节流阀的开度,能够调节冷媒在各个支线中的分布情况,而完全关闭第一双向节流阀和第二双向节流阀,打开阀门,则可以令冷媒依次流过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或者相反)。由于换热组件中冷媒的流动状态是灵活可控的,因此能够满足换热组件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阀门为电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的特点是可以灵活地控制打开或者关闭,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冷媒进行截断或者放行。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阀门为单向阀。单向阀的特点是不需要对其进行控制,便可以实现单向地截断冷媒,减少控制的复杂度,有利于系统稳定。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单向阀允许第二支线中的冷媒向第二主管线输送,阻止第二主管线中的冷媒向第二支线输送。这种设置方式意味着冷媒整体从第一主管线流向第二主管线时,第二主管线上的第二双向节流阀可以完全关闭,使得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
中的流路能够呈现出串联的状态(虽然第一支线和第二支线在结构上是并联的,但是由于双向节流阀和阀门的控制关系,至少部分冷媒是先后经过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在一些情况下,相较于并联结构,更需要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串联起来满足使用需求。若冷媒整体从第二主管线流向第一主管线时,需要第二单向节流阀保持一定的开度,此时若第一双向节流阀打开,则第一支线与第二支线的流路呈并联状态,如果第一双向节流阀完全关闭,则冷媒仅通过第一支线。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组件还包括多通阀,换热管组与第二主管线通过多通阀连接。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组还包括第三支线,第三支线上设置有第三换热管,第三支线与第一支线、第二支线并联设置。通过合理地调节第一双向节流阀和第二双向节流阀,可以可选择地令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中的流路为并联,或者,第一换热管和第三换热管的流路为并联,然后与第二换热管中的流路串联。并且,冷媒的流量分布是可调的。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第三换热管均为蛇形管。将各个换热管设置为蛇形管,能够减少空间占用,同时保证换热效率。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第三换热管处于同一平面。将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第三换热管设置于同一平面可以便于风机进行吹扫,也避免因重叠导致换热效率变差。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
[001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在作为冷凝器时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在作为蒸发器时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010

空调系统;100

室外换热器;200

压缩机;300

换向阀;400

室内换热器;500

换热组件;510

第一主管线;520

第一支线;521

第一换热管;530

第二支线;531

第二换热管;532

第一双向节流阀;540

第三支线;541

第三换热管;550

旁通管线;551

阀门;560

第二主管线;561

第二双向节流阀;570

多通阀;600

节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换热组件作为蒸发器时处于低压端,冷媒的流通相对来说动力较弱,因此往往需要降低换热组件的沿程压力损失,设计时倾向于涉及更多并联流路,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也减少压力损失。但在作为冷凝器时,冷凝器处于高压端,并联的流路数增加反而导致冷媒流速减小,降低了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但现有的换热组件无论在作为冷凝器还是蒸发器,其使用同一套流路,仅仅是流向相反。这就导致现有的换热组件难以兼顾两个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而且现有的换热组件中,如果存在并联支线,各支线上的流量分布也是难以调节的,导致对换热组件的流路控制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0021]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通过设置两个双向节流阀,能够通过调节双向节流阀的开启程度,来调整换热组件中的流路形式(包括流路的结构和流量分布),从而适应不同工况,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室外机和空调系统,包含本申请提出的换热组件。
[002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用于供空调系统的冷媒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500)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第一主管线(510)、换热管组以及第二主管线(560),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线(520)和第二支线(530),所述第一支线(520)中设置有第一换热管(521),所述第二支线(530)中设置有第二换热管(531),所述第二支线(530)上设置有第一双向节流阀(532),所述第一双向节流阀(532)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531)靠近所述第一主管线(510)的一侧,所述第二主管线(560)上设置有第二双向节流阀(561),所述换热组件(500)还包括旁通管线(550),所述旁通管线(5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双向节流阀(561)与所述换热管组之间的所述第二主管线(560)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换热管(531)与所述第一双向节流阀(532)之间的所述第二支线(530)上,所述旁通管线(550)上设置有阀门(5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551)为电动截止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551)为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