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483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包括主管线和依次设置在主管线上的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还包括第一旁通管线和第二旁通管线。通过合理地在第一旁通管线和第二旁通管线上设置至少一个双向节流阀,实现制冷、制热不同的流路的同时,还可通过双向节流阀控制冷媒的流量,改善冷媒流量、流速以及结霜的问题,能够灵活地使用,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机和空调系统,包含本申请提出的换热组件。包含本申请提出的换热组件。包含本申请提出的换热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热泵空调都有实现制冷、制热等基本功能,现在市场上一般的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换热组件的流路相同,仅仅方向相反。但实际上,换热组件在作为冷凝器或者蒸发器发挥不同的作用时,对其结构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换言之,单一流路设置方式,难以兼顾换热组件在作为蒸发器和冷凝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由于现有的空调系统在制冷、制热情况下均采用相同的流路,难以根据具体需求对换热组件中的流路进行调整,灵活性较差,这样会限制空调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换热组件的使用灵活性,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性能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用于供空调系统的冷媒流通,换热组件包括主管线、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主管线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从第一端至第二端,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依次排布在主管线上,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旁通管线和第二旁通管线,第一旁通管线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换热管组与主管线的第一端之间,第二旁通管线的一端连接于主管线的第二端与第二换热管之间,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换热管和换热管组之间,第一旁通管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旁通管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中至少一个为双向节流阀。
[000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冷媒可以从主管线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简称第一流动方式),也可以是从主管线的第二端流向第一端(简称第二流动方式),由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中至少一个为双向节流阀,因此,在不同的流动方式下,不仅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中的至少一个)的启闭状态,来调节换热组件中的冷媒流路模式(比如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中冷媒的串、并联关系),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双向节流阀的开度,来调整管路中的流量分布。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三者呈并联的连接方式的情况下,冷媒在流经这三者时,压力损失比较小。而在空调系统中,冷凝器处于高压端,需要冷媒在冷凝器中的路径长一些,流速快一些;而蒸发器处于低压端,需要蒸发器的沿程阻力小一些。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提供不同冷媒流路,在其作为蒸发器时,可以使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的冷媒流路并联;在其作为冷凝器时,可以使换热管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中的流路串联。因此该换热组件可以兼顾两种工况下的性能。此外,换热管组中的至少两个换热管在两种不同工况下,均保持并联,避免整个换热组件在作为冷凝器时沿程阻力过大,也一定程度提高高温气态冷
媒在换热组件的前段的换热效率。此外,通过调节双向节流阀的开度,来调整管路中的流量分布,也有利于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换热需求,或者改善结霜问题。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为单向阀,第二阀门为双向节流阀。将第一阀门设置为单向阀,使得冷媒在两种不同的流动方式下,第一旁通管线会自然地呈现出不同的流通状态,从而实现流路串、并联的切换。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仅供冷媒从第一旁通管线连接于第一换热管与第二换热管之间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阀门的限制作用,使得在第一流动方式下,冷媒必须先经过换热管组后,才能流至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使得冷媒流通路径增长。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阀门为电动截止阀,第二阀门为双向节流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门使用电动截止阀,相对于单向阀能够更有效地截流,而且可受控地打开或者关闭,灵活性较佳。而且,当冷媒以第一流动方式流通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当冷媒以第二流动方式流通时,打开第一阀门,那么第一阀门便可以实现与单向阀相似的作用。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换热管。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均为蛇形管。将各个换热管设置为蛇形管,能够减少空间占用,同时保证换热效率。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处于同一平面。将第一换热管、第二换热管以及换热管组中的换热管设置于同一平面可以便于风机进行吹扫,也避免因重叠导致换热效率变差。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管线上设置有多通阀,多通阀位于换热管组与第一换热管之间,第二旁通管线的一端连接于多通阀。利用多通阀可以提高管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外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
[00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换热组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在作为冷凝器时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换热组件在作为蒸发器时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010

空调系统;100

室外换热器;200

压缩机;300

换向阀;400

室内换热器;500

换热组件;510

主管线;511

第一端;512

第二端;520

换热管组;530

第一换热管;540

第二换热管;550

第一旁通管线;551

第一阀门;560

第二旁通管线;561

第二阀门;570

多通阀;600

节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换热组件作为蒸发器时处于低压端,冷媒的流通相对来说动力较弱,因此往往需要降低换热组件的沿程压力损失,设计时倾向于涉及更多并联流路,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也减少压力损失。但在作为冷凝器时,冷凝器处于高压端,并联的流路数增加反而导致
冷媒流速减小,降低了性能,同时也增加了成本。但现有的换热组件无论在作为冷凝器还是蒸发器,其使用同一套流路,仅仅是流向相反。这就导致现有的换热组件难以兼顾两个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而且现有的换热组件中,如果存在并联支线,各支线上的流量分布也是难以调节的,导致对换热组件的流路控制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0021]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组件,通过在管线中合理地设置旁通管线以及旁通管线上的阀门,来调整换热组件中的流路形式(包括流路的结构和流量分布),从而适应不同工况,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组件,用于供空调系统(010)的冷媒流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500)包括主管线(510)、换热管组(520)、第一换热管(530)和第二换热管(540),所述主管线(510)具有第一端(511)和第二端(512),从所述第一端(511)至所述第二端(512),所述换热管组(520)、所述第一换热管(530)和所述第二换热管(540)依次排布在所述主管线(510)上,所述换热组件(500)还包括第一旁通管线(550)和第二旁通管线(560),所述第一旁通管线(55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530)与所述第二换热管(540)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换热管组(520)与所述主管线(510)的第一端(511)之间,所述第二旁通管线(56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管线(510)的第二端(512)与所述第二换热管(540)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换热管(530)和所述换热管组(520)之间,所述第一旁通管线(55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51),所述第二旁通管线(560)上设置有第二阀门(561),所述第一阀门(551)与所述第二阀门(561)中至少一个为双向节流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551)为单向阀,所述第二阀门(561)为双向节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颖陈君袁前赵尤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