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47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连接于第一管体的底部,且第二管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垫,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分布有转把,且转把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该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不仅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导向块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节,更好的对煤粉进行高效的分离处理,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率,同时通过设置的可拆分的结构便于在闲置时对整个分离器进行清理,对分离器进行保养处理,防止有较多煤粉残留在分离器的内侧壁上,从而导致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煤粉的堆积对分离器的工作造成影响,降低煤粉分离的效率。低煤粉分离的效率。低煤粉分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煤粉浓淡分离
,具体为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煤粉浓淡分离器是电站锅炉的重要设备。它的作用是将风、粉混和物进行浓淡分离送入炉膛进行燃烧。煤粉浓淡分离器受风粉混合物冲刷,极易磨穿,煤粉的浓淡分离效果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以至于煤粉给予不均匀,燃尽度降低,低负荷稳燃能力差,同时锅炉热效率下降,严重影响机组安全文明生产。
[0003]市场上一般的煤粉浓淡分离器通常是会采用撞击式浓淡煤粉分离器的形式,对煤粉进行浓淡分离,但在撞击式浓淡煤粉分离器中,导向块的高度不便进行调整,从而不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连接于第一管体的底部,且第二管体的顶部连接有密封垫,所述第二管体的底部连接有壳体,且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分布有转把,且转把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套管的顶部连接有防护层,且防护层的顶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耐磨陶瓷。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腔设有腔室,且腔室的内腔设有导向分割板,所述导向分割板的顶部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耐磨陶瓷,所述第一管体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栓。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两侧安装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外表面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设有弹簧槽,且弹簧槽的内腔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连接有插块,且插块的右侧分布有插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螺栓沿安装板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安装螺栓与安装板呈垂直状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通过螺纹杆与壳体滑动连接,且螺纹杆与移动板呈垂直状分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沿支撑杆的中心点等距分布,且连接杆外侧直径尺寸与套管内侧直径尺寸相适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块通过复位弹簧与移动板滑动连接,且插块外侧直径尺寸与弹簧槽内侧直径尺寸相适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等距分布在壳体的两侧,且插槽之间呈平行状分布。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采用多个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导向块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节,更好的对煤粉进行高效的分离处理,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率,同时通过设置的可拆分的结构便于在闲置时对整个分离器进行清理,对分离器进行保养处理,防止有较多煤粉残留在分离器的内侧壁上,从而导致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同时也可以防止煤粉的堆积对分离器的工作造成影响,降低煤粉分离的效率;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密封垫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使整个装置便于拆卸安装,当不需要使用分离器时,通过转动螺栓即可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进行拆卸分离,从而可以分离器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清理,防止有较多的煤粉堆积在分离器的内侧壁上,从而影响后续分离器的正常使用,同时定期对分离器进行拆卸清理,也可以增加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增加后续的分离效率,而设置的密封垫可以提高装置在分离过程中的密封性,防止分离器在工作时出现漏风的现象,导致内部的煤粉分离失败。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耐磨陶瓷、第二耐磨陶瓷和过滤网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装个装置的耐磨性,防止煤粉在管体的内部流通时对管体的内侧壁造成损伤,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而设置的过滤网可以对分离后的粉尘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防止有较少的煤缠在粉尘的内部进行流通,从而影响后续的加工使用。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导向块和螺纹杆之间的结合使用,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来对导向块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解处理,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煤粉进行分离处理,便于后续对煤粉的使用,当转动螺纹杆时即可带动导向块进行上下移动,而后使煤粉撞击导向块形成气流,而较轻的粉尘部分直接向上流通,而由于煤的自身较重则会在较低的地方进行流通,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而当煤粉流入的速率不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来对导向块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对煤粉进行分离处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第一管体;2、腔室;3、导向分割板;4、滤网;5、第一耐磨陶瓷;6、第二管体;7、密封垫;8、安装板;9、安装螺栓;10、壳体;11、固定板;12、转把;13、螺纹杆;14、螺纹套;15、移动板;16、支撑杆;17、连接杆;18、套管;19、缓冲弹簧;20、防护层;21、导向块;22、第二耐磨陶瓷;23、导向杆;24、限位块;25、限位弹簧;26、弹簧槽;27、复位弹簧;28、插块;29、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第一管体1的内腔设有腔室2,且腔室2的内腔设有导向分割板3,导向分割板3的顶部安装有滤网4,通过设置的滤网4可以对分离后的粉流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防止分离后的粉流内部掺有较多的煤质,从而影响后续对粉流的利用,第一
管体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耐磨陶瓷5,第二管体6连接于第一管体1的底部,且第二管体6的顶部连接有密封垫7,设置的密封垫7可以提高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6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分离器在工作有侧壁有缝隙,进而影响整个装置的分离效果,第一管体1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栓9,安装螺栓9沿安装板8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安装螺栓9与安装板8呈垂直状分布,设置的安装螺栓9便于将整个装置与外部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处理,同时也便于拆卸;
[0022]请参考图1和图3所示,第二管体6的底部连接有壳体10,且壳体10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下方分布有转把12,且转把12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13,转动螺纹杆13时会带动移动板15随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利用移动板15来带动导向块21随之进行上下移动,螺纹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螺纹套14,螺纹杆13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板15,且移动板15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16,移动板15通过螺纹杆13与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6),所述第二管体(6)连接于第一管体(1)的底部,且第二管体(6)的顶部连接有密封垫(7),所述第二管体(6)的底部连接有壳体(10),且壳体(10)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的下方分布有转把(12),且转把(12)的顶部连接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外表面连接有螺纹套(14),所述螺纹杆(13)的顶部连接有移动板(15),且移动板(15)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的顶部外侧连接有套管(18),所述套管(18)的内腔设有缓冲弹簧(19),所述套管(18)的顶部连接有防护层(20),且防护层(20)的顶部连接有导向块(21),所述导向块(21)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耐磨陶瓷(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腔设有腔室(2),且腔室(2)的内腔设有导向分割板(3),所述导向分割板(3)的顶部安装有滤网(4),所述第一管体(1)的内侧壁设有第一耐磨陶瓷(5),所述第一管体(1)的左侧安装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的两端安装有安装螺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陶瓷煤粉浓淡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宏余黄鸣陈伟张伟严胜杰朱航兵莫平南韩洪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