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10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包括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筋,所述若干个环向筋与若干个径向筋之间交叉固定设置,所述径向筋与所述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半径轨迹重合,所述环向筋和/或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为一端圆一端尖的流线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风面积小、出风量小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房间空气调节器性能的提高在于增强室内机与室内的换热量及室外机与外界的换热量,越来越多的制冷技术不断应用于房间空调器的设计。室外换热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依然是结构稳定可靠、成本较低的空气强制对流换热技术。其中,室外机的出风格栅不仅在结构上能够保护室外机免受异物的进入与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在气体动力学上极大影响着换热性能。因此,出风格栅的结构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出风格栅的存在着多种结构形式,网格形状包括实心圆形、矩形、菱形等,径向筋的形状是曲线。室外机正常工作过程中,风扇出口气流偏向轮毂,存在填充轮毂区域的速度分量,出风面积不是最优面积,因此,现有的出风格栅出风量小,从而使其存在气动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风面积小、出风量小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包括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筋,所述若干个环向筋与若干个径向筋之间交叉固定设置,所述径向筋与所述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半径轨迹重合,所述环向筋和/或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为一端圆一端尖的流线型。
[0006]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环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若干个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当所述出风格栅安装在空调器上时,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尖端部分朝向所述空调器外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形状曲线函数为:
[0009][0010]其中,c表示横截面的圆端部分到尖端部分的长度,t表示横截面的长度与横截面的最大宽度的比值。
[0011]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环向筋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10mm。
[0012]进一步地,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直径小于等于1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向筋和/或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范围为1.5mm~3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环向筋和/或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长度范围为8mm~15mm。
[0015]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筋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0
°
~30
°

[0016]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
[0017]本技术提供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及空调器,设置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之间还设置若干个径向筋,径向筋与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半径轨迹重合,在连接筋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圆形面积最大,所以同心圆结构较优。部分外机风轮正常工作时空气流动存在偏向轮毂区域的分量,因此空心同心圆结构的出风格栅中心处流通面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加空气流量;径向筋与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半径轨迹重合,路径最短,遮挡面积最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风面积,增加出风流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格栅的结构正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出风格栅的结构立体图;
[0020]图3为图1中A

A的结构半剖视图。
[0021]附图中,环向筋1、径向筋2。
[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包括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1,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筋2,所述若干个环向筋1与若干个径向筋2之间交叉固定设置,所述径向筋2与所述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的半径轨迹重合,所述环向筋1和/或所述径向筋2的横截面为一端圆一端尖的流线型。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设置出风格栅结构,将最小环向筋1的直径设置为D1,D1为12mm,将最大环向筋1的半径设置为D2,D2为470mm,若干个环向筋与若干个径向筋之间交叉固定设置,可以将其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形状,使得环向筋和径向筋之间的连接处不易断裂。
[0026]现有技术的出风格栅结构为矩形网状,实心同心圆结构等,然而出风面积并非最优。本实施例设置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1,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之间还设置若干个径向筋2,径向筋2与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的半径轨迹重合,在连接筋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圆形面积最大,所以同心圆结构较优。部分外机风轮正常工作时空气流动存在偏向轮毂区域的分量,因此空心同心圆结构的出风格栅中心处流通面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加空气流量;径向筋2与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1的半径轨迹重合,路径最短,遮挡面积最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风面积,增加出风流量。
[0027]现有技术中,环向筋1和径向筋2的截面形状包括圆形和矩形,当格栅截面形状为圆形时,会发生较严重的涡旋脱体现象,会较大程度上与出风格栅发生冲击,振动较大且尾迹区湍流程度较大;当截面形状为矩形时,与流线形状相违背,阻力系数较大,出风格栅的
几何形状不符合空气的流动规律,因而现有技术的环向筋1和径向筋2的横截面的形状存在阻力大、振动较大的技术问题。
[0028]现有技术的格栅界面为圆形及矩形,室外机气流流场在出风格栅处的流动为外部绕流,因此当采用计算流体仿真模拟流动过程进行模拟时,结果显示圆形截面会导致周期性的涡旋脱体,并造成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振动,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流线型截面(类似水滴的形状),气流从与尖端部分对立的圆弧部流向尖端部分,能够降低尾迹区的湍流程度,提高气动性能,减少振动,增加流量。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环向筋1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若干个所述径向筋2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所述环向筋1与所述径向筋2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当所述出风格栅安装在空调器上时,所述环向筋1与所述径向筋2的尖端部分朝向所述空调器外部。
[0030]将若干个环向筋1和径向筋2的数量的截面均设置为流线型,如上所述流线型截面(类似水滴的形状)能够降低尾迹区的湍流程度,设置若干个环向筋1和径向筋2的流线型的尖端部分朝同一个方向设置,在将出风格栅安装在空调器上时,尖端部分朝向空调器外部,与尖端部分对立的圆弧部分朝向空调器内部,能够更大程度上降低尾迹区的湍流程度,提高气动性能,减少振动,增加流量。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向筋1与所述径向筋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呈同心圆分布的环向筋,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与最小半径的所述环向筋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筋,所述若干个环向筋与若干个径向筋之间交叉固定设置,所述径向筋与所述最大半径的所述环向筋的半径轨迹重合,所述环向筋和/或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为一端圆一端尖的流线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环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若干个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的尖端部分同向设置,当所述出风格栅安装在空调器上时,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尖端部分朝向所述空调器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气动性能的出风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筋与所述径向筋的横截面形状曲线函数为:其中,c表示横截面的圆端部分到尖端部分的长度,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