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40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包括支撑架、圆管输送带和位于支撑架内的若干个PS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SK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纠正组件,所述纠正组件通过纠正系统进行控制,通过在易扭转部位沿圆管输送带圆周分布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当圆管输送带发生扭转时,则圆管形状随之发生变化,由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变化的数据,并送到控制模块,经控制模块分析后判定发生输送带扭转的方向和角度,根据纠正模型获取的预先设定值给驱动单元发送相应指令,进而驱动纠正组件中的回转轴旋转对应角度,提供纠偏力来纠正严重扭转。提供纠偏力来纠正严重扭转。提供纠偏力来纠正严重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圆管带式输送机
,具体为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是在传统槽形带式输送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特种带式输送机。在装料区和卸料区,胶带打开呈槽形,装料或卸料后,胶带被压带托辊卷成圆形,圆管形成后,呈六边形布置的托辊保持其管状。由于胶带在输送线路上呈管形,物料不会撒落,物料也不会因刮风下雨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样既避免了因物料的撒落而污染环境,也避免了外部环境对物料的污染,达到无泄漏密闭输送。与通用带式输送机相比圆管带式输送机有更大的大角度倾斜输送能力,能够进行三维空间内的弯曲和输送。
[0003]由于圆管带式输送机本身的特性,其上的输送管带在输送的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翻转,当扭曲翻转的程度过大时,现有的圆管带式输送机极易产生破裂损坏或漏料;同时现有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其上料速度控制不均,由于圆管带式输送机的特性,短时间内大量送料会使输送管带产生涨料现象,极易导致输送管带破裂,导致设备故障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通过在易扭转部位沿圆管输送带圆周分布多个图像采集设备,当圆管输送带发生扭转时,则圆管形状随之发生变化,由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变化的数据,并送到控制模块,经控制模块分析后判定发生输送带扭转的方向和角度,根据纠正模型获取的预先设定值给驱动单元发送相应指令,进而驱动纠正组件中的回转轴旋转对应角度,提供纠偏力来纠正严重扭转。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包括支撑架、圆管输送带和位于支撑架内的若干个PSK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SK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纠正组件,所述纠正组件通过纠正系统进行控制;
[0007]所述纠正组件包括位于PSK板上的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辊架,所述托辊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纠正托辊;
[0008]所述纠正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接;
[0009]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种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圆管输送带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发送至控制模块;其中,图像采集设备为超声波检测传感器;以及实时监测输送带圆管形状;
[0010]所述控制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实时变化图;通过圆管输送带的基准图像数据对实时变化图进行分析,获取扭曲分布图;以及按照实时变化图将扭曲分布图划分
为若干个纠正区域,根据预先设定的纠正托辊扭转的方向和角度,给对应的纠正组件发送驱动指令;
[0011]所述驱动模块根据驱动指令控制纠正组件沿回转轴旋转对应角度,对纠正区域进行纠正。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回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数量根据圆管输送的长度以及表面积设置多个。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扭曲分布图划分为若干个纠正区域,同一圆管输送带截面圆周的图像采集设备串联多套纠正组件,每个纠正区域对应一套纠正组件。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实时变化图的步骤为:
[0016]S1:通过超声波检测传感器以P扫描的方式获取圆管输送带周向分布和径向深度位置信息,并绘制以图像的形式在三维坐标系中的X轴和Y轴中汇出;
[0017]S2:将每个时刻绘制的多个图像在Z轴上以平滑的曲线连接,从而形成实时变化图。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过纠正模型获取若干个纠正区域中预先设定的纠正托辊扭转的方向和角度,包括:
[0019]将扭曲分布图划分成若干个纠正区域后,调用纠正模型;
[0020]获取纠正区域的扭曲数据;其中扭曲数据为扭曲深度;
[0021]将圆管输送带的基准图像数据与纠正模型结合,获取若干个纠正托辊扭转的方向和角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易扭转部位沿圆管输送带圆周分布多个图像采集设备,相关数据送入控制模块,实时监测圆管输送带的形状,当圆管输送带发生扭转时,则圆管形状随之发生变化,由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变化的数据,并送到控制模块,经控制模块分析后判定发生输送带扭转的方向和角度,根据纠正模型获取的预先设定值给驱动单元发送相应指令,进而驱动纠正组件中的回转轴旋转对应角度,利用纠正托辊旋转切线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偏移的产生横向分力,纠正输送带的扭转现象,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同一圆管输送带截面圆周的图像采集设备串联多套纠正组件,提供较大的纠偏力来纠正严重扭转。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PSK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纠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纠正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8]图中:1、支撑架;2、圆管输送带;3、PSK板;4、纠正组件;41、安装壳;42、回转轴;43、托辊架;44、纠正托辊;45、置物腔;46、蜗轮;47、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包括支撑架1、圆管输送带2和位于支撑架1内的若干个PSK板3,所述PSK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纠正组件4,所述纠正组件4通过纠正系统进行控制;
[0031]所述纠正组件4包括位于PSK板3上的安装壳41,所述安装壳4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回转轴42,所述回转轴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辊架43,所述托辊架4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纠正托辊44;
[0032]所述安装壳4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腔45,所述置物腔4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47,所述回转轴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46,所述蜗轮46与蜗杆47相啮合。
[0033]所述纠正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
[0034]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种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圆管输送带2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发送至控制模块;其中,图像采集设备为超声波检测传感器;以及实时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包括支撑架(1)、圆管输送带(2)和位于支撑架(1)内的若干个PSK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PSK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纠正组件(4),所述纠正组件(4)通过纠正系统进行控制;所述纠正组件(4)包括位于PSK板(3)上的安装壳(41),所述安装壳(4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回转轴(42),所述回转轴(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辊架(43),所述托辊架(4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纠正托辊(44);所述纠正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获取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种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圆管输送带(2)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发送至控制模块;以及实时监测输送带圆管形状;所述控制模块: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实时变化图;通过圆管输送带(2)的基准图像数据对实时变化图进行分析,获取扭曲分布图;以及按照实时变化图将扭曲分布图划分为若干个纠正区域,根据预先设定的纠正托辊(44)扭转的方向和角度,给对应的纠正组件(4)发送驱动指令;所述驱动模块根据驱动指令控制纠正组件(4)沿回转轴(42)旋转对应角度,对纠正区域进行纠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自动防扭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4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腔(45),所述置物腔(45)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朱安传李明蒋林生章全胜开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