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77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该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莱古比星粗品溶解过滤,得到莱古比星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莱古比星溶液上样到装有硅胶微球的层析柱中进行层析,采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洗脱;3)分段收集经步骤2)层析、洗脱后的目的峰值的溶液,对符合要求的组份液进行汇总,得到纯化的莱古比星。本发明专利技术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仅需一步层析纯化即可满足莱古比星纯度>99%的要求,收率可达70%以上,纯化收率高而稳定,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纯化
,涉及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阿霉素(多柔比星)是一种广范应用于肉瘤、乳腺癌、卵巢癌、胃癌、肝癌、胶质瘤、骨转移瘤、前列腺癌等实体瘤以及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但是,其心脏毒性限制了该药的使用剂量,而肉瘤、胶质瘤、卵巢癌等多数肿瘤,至今还缺乏肺癌、淋巴瘤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突破,化疗仍然是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基石,因此,致力于新型化疗药物的研发,依然是科学家的重中之重。
[0003]注射用莱古比星是一种新型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结构式如下:其化学结构设计为3个部分,即6

马来酰亚胺基团(EMC)与四肽氨基酸基团(ALA

ALA

ASN

LEU) 连接,然后再与细胞毒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相偶联。
[0004]注射用莱古比星经过静脉推注后,在血液中通过6

马来酰亚胺基团与白蛋白共价结合形成稳定、无毒性的莱古比星白蛋白复合物。因此,莱古比星在心脏和免疫系统等正常组织中以莱古比星复合物形式存在,从而有效降低多柔比星的心脏毒性和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0005]而莱古比星复合物在肿瘤微酸的微环境中能够被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所高度表达的Legumain激活,释放活性物质多柔比星和Leu

多柔比星 (Leu

Dox),从而引发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刺激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功能,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同时促进抗肿瘤免疫的双重效果。
[0006]莱古比星临床前的药理毒理学研究数据显示,莱古比星不但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它的毒副作用较多柔比星相比大大降低,正好弥补了蒽环类药物的临床治疗缺陷,可为肿瘤受试者带来福音。
[0007]莱古比星是一类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蒽环类化疗药物,目前国内外专利、文献等对莱古比星的合成、纯化方法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仅需一步层析纯化即可满足莱古比星纯度>99%的要求,纯化收率高而稳定,同时本专利技术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1)将莱古比星粗品溶解过滤,得到莱古比星溶液;
[0012]2)将步骤1)得到的莱古比星溶液上样到装有硅胶微球的层析柱中进行层析,采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洗脱;
[0013]3)分段收集经步骤2)层析、洗脱后的目的峰值的溶液,对符合要求的组份液进行汇总,得到纯化的莱古比星。
[0014]本专利技术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以硅胶微球作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进行层析,仅需一步层析纯化即可满足莱古比星纯度>99%的要求,纯化收率高而稳定,同时本专利技术分离纯化方法简单方便,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所述硅胶微球的粒径为10

30μm的单分散正相硅胶微球,所述硅胶微球为单分散的、具有孔道结构的正相硅胶微球,所述单分散正相硅胶微球的粒径为10μm、20μm或30μm等,选择粒径为10μm、20μm或 30μm的单分散正相硅胶微球,严格控制粒径大小和孔径结构,使其作为色谱填料时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
[0016]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0017]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
[0018]优选地,所述乙醇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5

10):(90

95),例如为5:95、6:94、 7:93、8:92、9:91、10:90等,优选为8:92。本专利技术优选上述配比的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作为流动相,配合单分散正相硅胶微球作为固定相,仅需一步层析即可使莱古比星纯度高于99.5%,收率可达70%以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所述莱古比星粗品采用溶剂进行溶解,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0020]优选地,所述莱古比星粗品的莱古比星的纯度为60

80%,例如为60%、61%、 62%、63%、64%、65%、66%、67%、68%、69%、70%、71%、72%、73%、 74%、75%、75.23%、76%、77%、78%、79%或80%等。
[0021]优选地,所述莱古比星溶液中莱古比星的浓度为1

3mg/mL,例如为1 mg/mL、1.5mg/mL、2mg/mL、2.5mg/mL或3mg/mL等。
[0022]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所述过滤采用0.3

0.5μm的滤膜过滤,例如滤膜的孔径为0.3μm、0.35μm、0.4μm、0.45μm或0.5μm等,优选地,所述滤膜为有机系滤膜。
[0023]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所述洗脱过程为,以低极性的有机溶剂作A相,以高极性的有机溶剂作B相,采用A相和B相的混合物作为流动相进行冲洗10

30 个柱体积,其中,B相占A相和B相体积总量的百分比为5

50%,例如B相占 A相和B相体积总量的体积百分比为5%、
6%、7%、8%、9%、10%、15%、 20%、25%、30%、35%、40%、45%或50%等;再用体积百分比100%的B相再生层析柱。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仅用10

30个柱体积就可完成莱古比星主峰的洗脱,洗脱程序简单,实验稳定,纯化周期比较短。
[0024]优选地,所述A相为二氯甲烷;所述B相为乙醇。
[0025]优选地,所述流动相的线流速为150

720cm/h,例如流速为150cm/h、200 cm/h、250cm/h、300cm/h、350cm/h、360cm/h、400cm/h、450cm/h、500cm/h、 550cm/h、600cm/h、650cm/h、700cm/h、720cm/h等。
[0026]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上样前还包括对层析柱进行柱前处理的步骤;
[0027]优选地,所述柱前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先用高极性有机溶剂对层析柱进行除杂,再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进行平衡1

3个柱体积;
[0028]优选地,所述高极性的有机溶剂为乙醇,所述低极性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莱古比星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莱古比星粗品溶解过滤,得到莱古比星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莱古比星溶液上样到装有硅胶微球的层析柱中进行层析,采用有机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洗脱;3)分段收集经步骤2)层析、洗脱后的目的峰值的溶液,对符合要求的组份液进行汇总,得到纯化的莱古比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硅胶微球的粒径为10

30μm的单分散正相硅胶微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乙醇和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5

10):(90

95)。5.根据权利要求1

4之一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莱古比星粗品采用溶剂进行溶解,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莱古比星粗品的莱古比星的纯度为60

80%;优选地,所述莱古比星溶液中莱古比星的浓度为1

3mg/mL。6.根据权利要求1

5之一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过滤采用0.3

0.5μm的滤膜过滤。7.根据权利要求1

6之一所述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洗脱过程为,以低极性的有机溶剂作A相,以高极性的有机溶剂作B相,用A相和B相的混合物作为流动相进行冲洗10

30个柱体积,其中,B相占A相和B相体积总量百分比为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杰李建文王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