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71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5
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属于热轧带钢生产技术领域,该层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计算带钢让头长度L;带钢出精轧机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采用让头打开的方式控制,让头结束后采用冷却集管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控制;卷取机有钢信息到达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控制卷取机前的压带水以设定的压力P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热轧和卷取的参数控制层冷冷却的方式,可使薄规格带钢顺利进入卷取机芯轴卷取,可消除薄规格热轧带钢在卷取机入口飞飘堆钢事故,提高了生产稳定性。提高了生产稳定性。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带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热连轧生产过程中,板坯出加热炉后经过粗轧机组和七机架精轧机组轧制成带钢,带钢经层流冷却后由上、下夹送辊导向进入卷取机卷筒成卷,并由卸卷小车运送到运输线上后进入成品库。
[0003]正常情况下,带钢经过夹送辊转向后沿着下溜槽板与活门形成的通道进入芯轴正常卷取;异常情况下,带钢出现飞飘后撞击卷取机夹送辊前弧形板出现折叠现象,折叠带钢无法通过夹送辊进入溜槽与活门形成通道,在卷取机入口淤积,最终造成卷取堆钢事故。堆钢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在层流辊道上快速运行过程中,薄规格带钢头部碰撞辊道容易产生飞飘现象。随着市场以热带冷需求不断增加,薄规格带钢在热产产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带钢在卷取机前飞飘淤积堆钢次数不断增加,则严重影响带钢热轧高效稳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可使薄规格带钢顺利进入卷取机芯轴卷取,可消除薄规格热轧带钢在卷取机入口飞飘堆钢事故,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计算带钢让头长度L;
[0007]步骤2:带钢出精轧机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采用让头打开的方式控制,让头结束后采用冷却集管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控制;
[0008]步骤3:卷取机有钢信息到达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控制卷取机前的压带水以设定的压力P开启。
[0009]在所述步骤1中,带钢让头长度L与带钢厚度H之间的关系为:
[0010]带钢厚度为1.4mm<H≤1.7mm,带钢让头长度L=10m;
[0011]带钢厚度为1.7mm<H≤2.0mm,带钢让头长度L=8m;
[0012]带钢厚度为2.0mm<H≤2.5mm,带钢让头长度L=5m。
[0013]在所述步骤1中,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接收带钢厚度H、轧制速度V、终轧温度FDT和目标卷取温度CT的信息,预计算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N,所述步骤2中冷却集管按照预计算的结果采用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开启。
[0014]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N与带钢厚度H、轧制速度V、终轧温度FDT和目标卷取温度CT之间的关系为:其中N=f(H,V,FDT,CT)==3600*(FDT

CT)*V*H*C
P
*γ/(1000*L*Q
S
),式中,L为集管组长,C
P
为带钢比热,γ为带钢密度,Q
S
为带钢的热流密度。
[0015]在所述步骤2中,冷却集管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法为:
[0016]1)根据步骤1中预计算的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沿着带钢的卷曲方向依次开启相应组数的冷却集管的上喷管;
[0017]2)上喷管顺次逐个开启,当每组冷却集管的最后一根上喷管开启的同时顺次逐个开启对应组的冷却集管的下喷管。
[0018]在所述步骤3中,压带水的压力P与带钢的厚度H的关系为:
[0019]带钢厚度为1.4mm<H≤1.7mm,压带水的压力P=8~10bar;
[0020]带钢厚度为1.7mm<H≤2.0mm,压带水的压力P=6~8bar;
[0021]带钢厚度为2.0mm<H≤2.5mm,压带水的压力P=5~6bar。
[0022]在所述步骤3中,产生压带水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安装有电控调压阀,所述通水管的一端通过水泵与水箱相连,所述通水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朝向带钢的表面且与带钢表面成锐角。
[0023]在所述步骤3中,在卷取机的入口处安装有测温仪,当测温仪的温度急剧升高时,表明卷取机有带钢到达,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目标卷取温度和实际卷取温度的差值

T的大小选择增开或关闭相应的冷却集管,以控制实际卷取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
[0024]卷取高温计有钢信息到达后,层冷温度控制模型控制冷却集管的精调冷却段的冷却集管的上喷管、下喷管进行冷却水实时调整,当

T≥0时,关闭相应的集管冷却水,当

T<0时,增开相应的集管冷却水。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根据热轧带钢的厚度来确定带钢让头打开的长度,可使带钢头部具有足够长的不冷段,使带钢头部保持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硬度,使带钢头部可顺利由夹送辊进入卷取机内,避免了带钢头部撞击卷取机夹送辊前弧形板出现折叠现象;而且当让头结束后,冷却集管采用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控制,可使上喷水给带钢上表面以较大的压力,防止了带钢被下喷水冲击飞飘的问题;在带钢进入卷取机前进一步开启压带水,进一步避免了带钢头部飞飘的问题。
[0027]2、本专利技术根据带钢厚度H、轧制速度V、终轧温度FDT、目标卷取温度CT、集管组长L、带钢比热C
P
、带钢密度γ和带钢的热流密度Q
S
可计算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可使带钢冷却到设定的卷取温度范围,当带钢到达卷取机前,根据实际卷取温度和目标卷取温度的差值来进一步调节冷却集管的精调冷却段,使带钢可顺利、稳定地卷取到卷取机的卷芯内。
[0028]综上,本专利技术根据热轧和卷取的参数控制层冷冷却的方式,可使薄规格带钢顺利进入卷取机芯轴卷取,可消除薄规格热轧带钢在卷取机入口飞飘堆钢事故,提高了生产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层冷冷却设备位于于精轧机后侧、卷取机前侧,精轧机有F1~F7共7个机架,包括粗调冷却段和精调冷却段共14组集管,第1到12组为粗调冷却段,每组包含上下4根冷却集管,单根集管的水流量为72m3/h,水压为0.085MPa;第13、14组为精调冷却段,每组包含上下8根冷却集管,单根集管的水流量36m3/h,水压为0.085MPa;热连轧机生产控制系统在轧线上配置有信息采集和指令执行电器件。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接收带钢厚度H的信息来计算带钢让头长度L,带钢让头长度L与带钢厚度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计算带钢让头长度L;步骤2:带钢出精轧机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采用让头打开的方式控制,让头结束后采用冷却集管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控制;步骤3:卷取机有钢信息到达后,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根据带钢厚度H控制卷取机前的压带水以设定的压力P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带钢让头长度L与带钢厚度H之间的关系为:带钢厚度为1.4mm<H≤1.7mm,带钢让头长度L=10m;带钢厚度为1.7mm<H≤2.0mm,带钢让头长度L=8m;带钢厚度为2.0mm<H≤2.5mm,带钢让头长度L=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层冷冷却控制模型接收带钢厚度H、轧制速度V、终轧温度FDT和目标卷取温度CT的信息,预计算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N,所述步骤2中冷却集管按照预计算的结果采用先上喷后下喷的开启方式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集管的开启组数N与带钢厚度H、轧制速度V、终轧温度FDT和目标卷取温度CT之间的关系为:其中N=f(H,V,FDT,CT)==3600*(FDT

CT)*V*H*C
P
*γ/(1000*L*Q
S
),式中,L为集管组长,C
P
为带钢比热,γ为带钢密度,Q
S
为带钢的热流密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规格带钢卷取防飞飘堆钢的层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冷却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虎游慧超胡学文成印明王立兵王海波孙照阳彭欢余宣洵吴志文石东亚汪飞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