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厚板轧制生产线的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的中厚板轧制生产线配置有车底式加热炉,用作大型件、异型件、重型件加热,车底式加热炉是周期性操作的间歇式加热炉,燃烧系统为上下加热、多个烧嘴、多段控制(前后、上下、左右)。车底式炉通常不配置二级控制系统,没有钢板温度热跟踪功能。车底式加热炉常用来加热重型特厚的钢坯,比如特厚的电渣重熔锭,炉温升温曲线通常预先在仪表控制系统中设定,炉温自动调节采用双交叉限幅控制。而对于车底式加热炉的钢坯出炉温度,特别是车底式炉钢坯出炉温度的全长温度均匀性,对后工序的轧机轧制尺寸控制、轧后冷却温度均匀性控制、缓冷工艺给定、合金钢种防开裂措施自动化等控制过程,非常重要。
[0003]车底式炉的加热控制过程,包括在车间生产管理MES系统中给定加热板坯的升温曲线编号,该编号在仪表自动化DCS系统中被解释为一组时间~温度的曲线,当板坯入炉后,DCS系统依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建立:S1:对粗轧机第一道次的钢坯的左右两侧分别沿钢坯长度方向设置采样点,并根据轧钢数据确定各采样点的钢坯出炉温度;S2:按炉段划分对各采样点建立相应区段的划分,并对各区段建立以各采样点的钢坯出炉温度为数据源的数据融合;S3:根据数据融合形成各区段的温度调整量,并据此温度调整量对各区段建立温度自适应修正;所述的控制方法通过上述步序建立各区段的温度反馈调节,形成对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根据轧钢数据确定各采样点的钢坯温度,通过下列三式联立反算求解Tc确定:Tc确定:Ta=T
C
+ΔT
C
,其中,Ta:钢板温度,单位:℃;F:轧制力,单位:N;W:轧件宽度,单位:m;l
C
:轧件轧辊接触弧长,单位:m;h
c
:轧件平均厚度,单位:m;k1、k2:与钢种有关的模型参数;ε:变形率;变形速率;C1:辐射模型参数;Δτ:从板坯出炉到开始轧制的时间,单位:s;h:板坯厚度,单位:m;ΔT
C
:从板坯出炉到开始轧制的板坯温降,单位:℃;Tc:板坯出炉温度,单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以各采样点的钢坯出炉温度为数据源的数据融合,具体包括如下步
骤:S21:统计各区段内的采样点的相应钢坯出炉温度的中位值;S22:基于每个钢坯中位值的平均值与各区段中位值的差,形成各个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S23:根据各个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建立由二级递进式的第一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及第二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构成的数据融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所述的第一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3A1:以加热炉年修为统计周期,对周期内的所有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进行均值确定;S23A2:对当前加热周期的同炉的所有出炉钢坯进行各区段的偏差量的均值确定;S23A3:对根据步骤S23A1确定的均值与步骤S23A2确定的均值进行加权求和,完成第一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形成基于生产历史数据的钢坯出炉温度各段统计偏差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底式加热炉出炉板坯全长温度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中所述的第二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23B1:以加热炉年修为统计周期,对周期内的所有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进行均值确定;S23B2:对当前加热周期的同炉的所有出炉钢坯进行各区段的偏差量的均值确定;S23B3:对根据步骤S23B1确定的均值与步骤S23B2确定的均值进行加权求和,完成第一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形成基于生产历史数据的钢坯出炉温度各段统计偏差量;S23B4:根据步骤S22确定当前第一个钢坯轧制道次的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S23B5:对根据步骤S23B3确定的基于生产历史数据的钢坯出炉温度各段统计偏差量与步骤S23B4确定的当前第一个钢坯轧制道次的钢坯各区段的偏差量进行加权求和,完成第二次历史数据与当前数据融合,形成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胜,孔伟,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