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68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个发光模块、光线扩散层、第一量子点层及第二量子点层;其中,多个发光模块在底板上间隔设置;光线扩散层位于发光模块的出光面之上;第一量子点层位于光线扩散层的出光面之上;第二量子点层位于发光模块之间间隔区域的上方,并在平行于第一量子点层的方向上,与光线扩散层互相交错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底板上发光模块对应的区域为亮区,通过光线扩散层,使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发散;同时,底板上发光模块之间的间隔区域为暗区,光线扩散层散发出的光线使第二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最后使第一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使得整个发光膜组的发光均匀无明暗间隔。间隔。间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显示装置中,Mini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模组用于提供光源。Mini LED采用直下式发光。考虑到成本以及打件问题,LED芯片数量越少越好。如此LED芯片间必然存在较大间隔区域。而该间隔区域由于无发光体,光强较弱,会呈现暗区。同时LED芯片正面光强较强,呈亮区,这样就导致背光模组亮暗相间,发光不均匀,影响显示面板的最终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使背光模组发光均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5]底板;
[0006]多个发光模块,在底板上间隔设置;
[0007]光线扩散层,位于发光模块的出光面之上;
[0008]第一量子点层,位于光线扩散层的出光面之上;
[0009]第二量子点层,位于发光模块之间间隔区域的上方,并在平行于第一量子点层的方向上,与光线扩散层互相交错设置。
[0010]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合层,第二量子点层与光线扩散层均通过粘合层与第一量子点层相连。
[0011]可选地,第一量子点层与第二量子点层通过第一光敏胶层形成,第一光敏胶层包括光敏胶和溶于光敏胶之中的量子点粒子。
[0012]可选地,第一光敏胶层包括平坦部和凸出部,凸出部的高度大于平坦部的高度,平坦部为第一量子点层,凸出部为第二量子点层。
[0013]可选地,光线扩散层包括第二光敏胶层,第二光敏胶层包括光敏胶和溶于光敏胶之中的光线扩散粒子。
[0014]可选地,第二光敏胶层设置在凸出部之间的区域。
[0015]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增光层和第二增光层,第一增光层位于第一量子点层的出光面之上,第二增光层位于第一增光层的出光面之上。
[0016]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上部扩散层,上部扩散层位于第二增光层的出光面之上。
[0017]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增亮层,增亮层位于上部扩散层的出光面之上。
[0018]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之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组包括底板、多个发光
模块、光线扩散层、第一量子点层及第二量子点层;其中,多个发光模块在底板上间隔设置;光线扩散层位于发光模块的出光面之上;第一量子点层位于光线扩散层的出光面之上;第二量子点层位于发光模块之间间隔区域的上方,并在平行于第一量子点层的方向上,与光线扩散层互相交错设置。本专利技术中,底板上发光模块对应的区域为亮区,通过光线扩散层,使发光模块发出的光线发散;同时,底板上发光模块之间的间隔区域为暗区,光线扩散层散发出的光线使第二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最后使第一量子点层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使得整个发光膜组的发光均匀,无明暗相间,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亮暗状态示意图;
[0022]图2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发光显示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量子点层和光线扩散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量子点层和第二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线扩散层和第二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Mini LED由于可实现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功能,并具有高对比度、高亮等优势,得到各大厂商积极开发。与传统背光结构不同,Mini LED采用直下式发光结构,无需导光板、反射片结构。Mini LED采用直下式发光。考虑到成本以及打件问题,发光芯片数量越少越好。如此发光芯片间必然存在较大间隙,如图1和2所示,而该间隙由于无发光体,光强较弱,会呈现暗区。同时芯片正面光强较强,呈亮区。如图3所示,Mini LED面光源实际显示
效果存在亮暗相间的满天星问题。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底板101、多个发光模块102、光线扩散层103、第一量子点层104及第二量子点层105;其中,多个发光模块102在底板101上间隔设置;光线扩散层103位于发光模块102的出光面之上;第一量子点层104位于光线扩散层103的出光面之上;第二量子点层105位于发光模块102之间间隔区域的上方,并在平行于第一量子点层104的方向上,与光线扩散层103互相交错设置。
[0032]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100中,发光单元的上方为一层量子点膜。因发光单元之间的间隔区域没有无发光体,光强较弱,会呈现暗区。导致现有的背光模组100发光时出现明暗间隔的现象。
[0033]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底板101上发光模块102对应的区域为亮区,通过光线扩散层103,使发光模块102发出的光线发散;同时,底板101上发光模块102之间的间隔区域为暗区,光线扩散层103散发出的光线使第二量子点层105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最后使第一量子点层104中的量子点粒子激发出光线,使得整个发光膜组的发光均匀,无明暗相间,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0034]本实施例中量子点(Quantum Dots,简称QDs)粒子是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波尔半径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大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多个发光模块,在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光线扩散层,位于所述发光模块的出光面之上;第一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光线扩散层的出光面之上;第二量子点层,位于所述发光模块之间间隔区域的上方,并在平行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的方向上,与所述光线扩散层互相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层,所述第二量子点层与所述光线扩散层均通过所述粘合层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量子点层与所述第二量子点层通过第一光敏胶层形成,所述第一光敏胶层包括光敏胶和溶于所述光敏胶之中的量子点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敏胶层包括平坦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平坦部的高度,所述平坦部为所述第一量子点层,所述凸出部为所述第二量子点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天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