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丰永高史专利>正文

高频处置器械及使用高频处置器械的粘膜剥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36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频处置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插入体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挠性套,可插入在所述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 处置器械主体,设置于所述挠性套的内部,且在挠性软线的前端具备施加高频电流的直线状的电极构件; 限动构件,由电绝缘构件构成,形成使所述电极构件插入的插入孔; 通过使所述限动构件插入所述挠性套,并将其前端位置配置在与该挠性套的前端部相一致的位置进行固定而由所述限动构件和挠性套的前端面形成并能够压接在体腔内壁的前端基准面; 操作机构,连接在所述挠性软线的基端部,通过在所述挠性套内推拉操作所述处置器械主体,使所述电极构件在通过所述插入孔从所述前端基准面突出的状态、和拉入所述插入孔内部的状态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液体供给机构,其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设置,使液体通过所述挠性套的内部从设在所述前端基准面的流体流路喷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频处置器械及使用该高频处置器械而进行的粘膜剥离方法,该高频处置器械插入(insert)于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可以使用在用于进行切开及剥离病变粘膜部分并去除等处置上,并且可以供给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盐或甘油(glyceol)等生物体适合性的液体。
技术介绍
通过内窥镜检查,若在食道、胃、十二指肠、大肠等的体腔内壁的粘膜部分发现肿瘤等的病变部,则实施切除病变粘膜的处置。作为该处置的一种,叫做内窥镜的粘膜下层剥离手术(ESD: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该ESD处置通常如下进行。首先,将需要切除的粘膜部位标记,由局部注射使病变粘膜的部位隆起。在该状态下,利用高频处置器械沿着标记切开粘膜,切断构成粘膜下层的纤维而从肌层剥离粘膜。使用于以上处置的高频处置器械,通过将由具有棒状部的电极构件构成的高频刀安装在挠性套内而构成。在挠性套的基端部上连接有操作机构,由该操作机构使高频刀从挠性套的前端突出。并且,通过给高频刀通电,从而可以进行粘膜的切开及剥离。构成作为使用于该ESD的高频处置器械的刀,包括:针状刀,使电极构件笔直地延伸;钩状刀,通过在棒状的电极构件的前端连接设置大径电极部或将前端大致以L字状弯曲而形成有钩部。针状刀,最适合使用刺穿粘膜,并且,通过使电极构件水平移动或摆动动作,从而可以进行粘膜等的切开或剥离。一方面,钩状刀在前端的钩部钩住粘膜等,通过如拉入动作,进行粘膜的切开或剥离。在粘膜下部存在着肌层,在进行处置时,必须以不损伤该肌层,即给高频刀通电时不与肌层接触而操作。由此,高频刀,尤其该高频刀的前端-->部分有必要经常在内窥镜的观察视野内。然而,由于针状刀刺入粘膜,而根据情况其前端部不进入内窥镜的观察视野内,因此难以将针状刀的前端相对肌层在完全非相接状态下进行处置。一方面,使用钩状刀时,在内窥镜的观察下将钩状刀钩住粘膜,使得拉进于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操作,接着通过通电切断组织,从而可以进行粘膜的切开或剥离。因此,可以在内窥镜的观察下进行钩状刀的操作,并在通电状态下不接触在肌层,所以,从处置的安全性的观点来看,使用钩状刀的方式优越。专利文献1中提案,在钩状刀中,进行钩住动作时,具备用于更加稳定地保持钩状刀的前端部分位置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的高频处置器械,在挠性套的前端安装电气绝缘构件,在该电气绝缘构件上设置透孔,而使构成钩状刀的电极构件的棒状的部位插入在该透孔,并且,前端的钩部对电绝缘构件的前端外面可以接触或分离。而且,通电时将电极构件从挠性套以规定的长度突出,但是,通过将透孔的孔径和电极构件的外径之间的径差限制在最小限度内,且限制电极构件的突出长度,从而构成为将电极构件稳定地保持的结构。而且,在该电极构件的最大限度突出状态下,设定为至少其钩部能进入内窥镜的观察视野内。【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4-313537号公报如上所述,通过稳定地保持从电极构件的挠性套突出的部分,可以容易控制其方向,因此有利于可以安全地进行组织的钩住切断操作。然而,由于反复进行,由构成电极构件的钩状刀挂钩粘膜或粘膜下层,边通电边朝向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拉进,从而切断组织,接着从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导出钩状刀的操作,从而不能得到其操作的效率性、迅速性。因此,去除病变粘膜的处置上需要长时间,从而增加被检人的痛苦及操作人的负担。并且,钩部经常露出在外部,例如,在处置器械插入通道进行插入操作时,若给电极构件通电时出现差错,则发生损伤通道内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迅速且有效率地进行粘膜的切开或剥离等处置的高频处置器械及使用这种高频处置器械进行的处置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频处置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插入于体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挠性套,可插入在上述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处置器械主体,设置于该挠性套的内部,且在挠性软线的前端具备可施加高频电流的直线状的电极构件;限动构件,由电绝缘构件构成,安装于上述挠性套内,通过将前端面配置在与该挠性套的前端大致同一位置上而形成前端基准面;插入孔,以在轴线方向贯通的方式穿设在上述限动构件,并使上述电极构件插入;操作机构,连接在上述挠性软线的基端部,通过在上述挠性套内进行推出或拉入上述处置器械主体的操作,使上述电极构件在从上述前端基准面突出的状态、和拉入上述插入孔内部的状态之间进行往复移动;限制构件,设置于上述挠性软线和上述电极构件的连接部乃至其附近,以限制上述电极构件从上述前端基准面最大限度突出的长度,可与上述限动构件的基端部接触或分离;流体流路,设置于上述限动构件,使液体从其前端面流出,上述前端基准面可接触于体腔内壁。高频处置器械插入于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从而进行粘膜的切开或剥离等处置,但是,设置在处置器械主体的前端的电极构件的前端部进入内窥镜的观察视野内这一要求在安全处置上并不是必须的。电极构件的前端贯通粘膜时,如果调节从挠性套的电极构件的突出长度使得与肌层不接触,则只要挠性套的前端部在内窥镜的观察视野内,即使不能识别电极构件的前端部也没有严重的问题。在此,切除病变粘膜的处置有效的情况是,粘膜的表层部分病变,且没有渗入到粘膜下层的情况。并且,粘膜和肌层之间存在粘膜下层。因此,切除粘膜时,必须去除病变粘膜存在的整个区域。鉴于以上的问题,将挠性套的前端面形成为与粘膜表面可以接触的构成,电极构件从挠性套前端面的突出的长度贯通粘膜层,但是,通过限制在不到达肌层的长度,从而可以安全地进行处置,并且可以可靠地剥离粘膜层,且不给肌层带来损伤。设置在处置器械主体的限制构件接触在安装于挠性套前端的限动构件,从而电极构件的最大限度突出长度被限制。因此,可以利用直线状的电极构件,即针状刀形状的电极构件,由此不卡住,而是通过使电极构件进行水平移动、摆动动作,可以迅速且有效地进行切开或剥离。在此,根据作为处置对象的器官的不同,粘膜及粘膜下层的厚-->度不同。因此,根据处置的部位最好准备最大限度突出长度不同的多种电极构件。尚且,若可以调节限动构件或限制构件的位置,则根据处置部位可以变更电极构件的最大限度突出长度,但是考虑在调节滞后的状态下进行处置的危险性等,不做成具备该调节结构的构成。为了接触在粘膜表面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挠性套的前端面,在挠性套的前端必须确保宽阔的面。通过使限动构件的前端面挨在挠性套的前端部的位置而作为前端基准面,由此根据挠性套的端面和限动构件的端面形成宽阔的前端基准面。其结果,使前端基准面接触在粘膜时,可以减少每单位面积的表面压力,因此可以保持粘膜几乎不变形。尚且,若在挠性套的前端和限动构件的前端之间的间距微小,则产生台阶也不妨碍其功能。由于电极构件成为直线形状,因此可以进出限动构件的插入孔。由于限动构件由电绝缘构件形成,因此使高频处置器械插入在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时,将电极构件拉进到比插入孔基端侧的位置,例如误操作使电源作动而给电极构件通电,也没有损伤处置器械插入通道的内面等之患。限动构件若具有电绝缘性,例如由塑料等构成也可以,但使电极构件从限动构件突出而流过高频电流时,由于存在电极构件发热的可能性,因此从耐热性及保形性等的观点来看,限动构件以陶瓷形成为宜。电极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频处置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插入体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挠性套,可插入在所述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 处置器械主体,设置于所述挠性套的内部,且在挠性软线的前端具备施加高频电流的直线状的电极构件; 限动构件,由电绝缘构件构成,形成使所述电极构件插入的插入孔; 通过使所述限动构件插入所述挠性套,并将其前端位置配置在与该挠性套的前端部相一致的位置进行固定而由所述限动构件和挠性套的前端面形成并能够压接在体腔内壁的前端基准面; 操作机构,连接在所述挠性软线的基端部,通过在所述挠性套内推拉操作所述处置器械主体,使所述电极构件在通过所述插入孔从所述前端基准面突出的状态、和拉入所述插入孔内部的状态之间进行往复移动; 液体供给机构,其与所述操作机构连接设置,使液体通过所述挠性套的内部从设在所述前端基准面的流体流路喷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频处置器械,通过内窥镜的处置器械插入通道插入体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挠性套,可插入在所述处置器械插入通道内;处置器械主体,设置于所述挠性套的内部,且在挠性软线的前端具备施加高频电流的直线状的电极构件;限动构件,由电绝缘构件构成,形成使所述电极构件插入的插入孔;通过使所述限动构件插入所述挠性套,并将其前端位置配置在与该挠性套的前端部相一致的位置进行固定而由所述限动构件和挠性套的前端面形成并能够压接在体腔内壁的前端基准面;操作机构,连接在所述挠性软线的基端部,通过在所述挠性套内推拉操作所述处置器械主体,使所述电极构件在通过所述插入孔从所述前端基准面突出的状态、和拉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永高史大谷津昌行町屋守
申请(专利权)人:丰永高史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