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39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包括卡箍,焊装在所述釜体表面上的、配合卡箍固定安装的齿法兰,所述卡箍包括卡箍本体,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用于嵌装齿法兰的内腔,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上下端的内啮合齿,以及固定在所述内腔顶部的、与内啮合齿固定安装的斜齿;该结构通过在卡箍本体内侧上端的内啮合齿下方安装有斜齿,在卡箍需要旋转密封时利用斜齿的斜度进行旋转密封,同时,斜齿不易打滑,在旋转后,卡箍与齿法兰卡扣紧,增强卡箍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卡箍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卡箍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釜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釜是在高压下操作的一种反应器,常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其结构一般是由高压筒体构成的釜体、设置于釜体的釜盖上的接管、接口及附件以及釜体釜顶装有的安全泄放装置等组成。
[0003]目前常用的高压釜多采用齿啮式卡箍连接快开门结构,这种结构釜体齿法兰直接与卡箍进行啮合,虽然能够快速装配,但会因装配的精度问题,尤其是在高温、高压下,会导致啮合后存在间隙,或卡箍与齿法兰因出现打滑而啮合不够稳定,导致卡箍不够牢靠,同时齿根经常磨损,易产生裂纹,降低蒸压釜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此类高压釜受各连接元件的强度、结构刚度等因素影响,一般用于直径较小和压力较低的场合,如专利号为ZL20191049411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釜卡箍和上法兰齿形结构及制造方法,采用卡箍半环、凸耳、紧固件、上法兰、上法兰齿尖、上法兰齿根、卡箍齿尖和卡箍齿根的结构,不仅结构复杂,同时存在啮合不够稳定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高温高压釜的、不易打滑的、能够增强卡箍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卡箍啮合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包括卡箍,焊装在所述釜体表面上的、配合卡箍固定安装的齿法兰,所述卡箍包括卡箍本体,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用于嵌装齿法兰的内腔,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上下端的内啮合齿,以及固定在所述内腔顶部的、与内啮合齿固定安装的斜齿。
[0007]作为优选,所述内啮合齿设置有18个。
[0008]作为优选,所述内啮合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螺钉孔,并在所述螺钉孔内放置有螺钉。
[0009]作为优选,所述齿法兰包括齿法兰本体,设置在所述齿法兰本体外侧的外啮合齿,由所述齿法兰本体下端延伸设置的、与卡箍配合的嵌装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啮合齿设置有18个。
[0011]作为优选,所述外啮合齿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孔。
[0012]作为优选,所述齿法兰设置有两个。
[0013]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通过在卡箍本体内侧上端的内啮合齿下方安装有斜齿,在卡箍需要旋转密封时利用斜齿的斜度进行旋转密封,在装配时,两个齿法兰相互贴合,能够通过凹孔进行定位,防止两个齿法兰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同时,斜齿不易打滑,在旋转后,卡箍与齿法兰卡扣紧,增强卡箍的安装
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高压釜在高温状态下使用的安全性与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的结构图;
[0015]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卡箍的结构图;
[0017]图4为图3中B

B的剖视图;
[0018]图5为图2中齿法兰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20]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0022]实施例
[0023]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如图1

2所示,包括卡箍1,焊装在所述釜体表面上的、配合卡箍1固定安装的齿法兰2,所述齿法兰2设置有两个。
[0024]如图3

4所示,所述卡箍1包括卡箍本体11,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11内侧、用于嵌装齿法兰2的内腔12,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11内侧上下端的内啮合齿13,以及固定在所述内腔12顶部的、与内啮合齿13固定安装的斜齿14。所述内啮合齿1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螺钉孔131,并在所述螺钉孔131内放置有螺钉132,具体的,通过螺钉132连接斜齿14,并通过拧紧的方式进行固定斜齿14,在齿法兰2装入卡箍1后,卡箍1需要旋转密封,旋转时利用斜齿14的斜度方便卡箍1旋转进行密封。
[0025]如图5所示,所述齿法兰2包括齿法兰本体21,设置在所述齿法兰本体21外侧的外啮合齿22,由所述齿法兰本体21下端延伸设置的、与卡箍1配合的嵌装部23。所述外啮合齿2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凹孔221,具体的,在装配时,两个齿法兰2相互贴合,能够通过凹孔221进行定位,防止两个齿法兰2出现不对称的情况。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啮合齿13设置有18个。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啮合齿22设置有18个,具体的,与内啮合齿13数量一致,在卡箍1与齿法兰2装配时,外啮合齿22能够与内啮合齿13配合,在密封后,外啮合齿22能够与内啮合齿13啮合,使得卡箍1不易转动,有利于提高卡扣安装的稳定性。
[0028]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结构通过在卡箍本体内侧上端的内啮合齿下方安装有斜齿,在卡箍需要旋转密封时利用斜齿的斜度进行旋转密封,同时,斜齿不易打滑,在旋转后,卡箍与齿法兰卡扣紧,增强卡箍的安装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高压
釜在高温状态下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
[0029]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包括卡箍,焊装在所述釜体表面上的、配合卡箍固定安装的齿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包括卡箍本体,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用于嵌装齿法兰的内腔,开设在所述卡箍本体内侧上下端的内啮合齿,以及固定在所述内腔顶部的、与内啮合齿固定安装的斜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啮合齿设置有18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釜的卡箍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啮合齿的内部开设有若干螺钉孔,并在所述螺钉孔内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宏唐友国曹晟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泰兴宁兴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