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多山专利>正文

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101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其特征是由三组单相功率管逆变全桥和三只单相变压器(T↓[1]、T↓[2]、T↓[3])组成相互独立的输出回路,每相回路由该相逆变全桥和独立设置在该全桥输出回路中的该相变压器原边绕组构成,三只变压器(T↓[1]、T↓[2]、T↓[3])的副边绕组为“Y”型连接。(*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电源,更具体地说是三相逆变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三相逆变电源如附图3所示,由半桥型逆变功率管和单台三相变压器T组成,在变压器绕组在初级形成“△”形接法,在其次级形成“Y”形接法。这种结构形式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电源输出带有混合负载,包括阻性、容性、感性以及单相和三相负载,在出现某一单项负载故障保护的情况时,该相空载输出,另外两相虽然能输出带载,但因逆变功率管和变压器的三相电流不平衡,造成发热不均匀。最终导致整台机器自动保护或损坏,影响了用户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由三组单相功率管逆变全桥和三只单相变压器组成相互独立的输出回路,每相回路由该相逆变全桥和独立设置在该全桥输出回路中的该相变压器原边绕组构成,三只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为“Y”型连接。三组功率管全桥是由各功率管栅极G获得的相位差120°的控制脉宽信号,完成三个独立的正弦脉宽调制,并通过三个独立的变压器输出,再按照星形接法,最后输出符合各种负载特性的三相交流电。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由于独立设置每项回路,在其投入运行后,任何一路负载出现故障或保护,均不影响其它两路的正常工作,避免了三相不平衡造成的发热不均,在不影响其它回路运行的同时,可以在线维护。本技术可广泛用于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应急电源系统EPS,以及通信电源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消防电源系统、变配电控制系统、铁路供电系统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电路原理图。图3为现有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由三组单相功率管逆变全桥和三只单相变压器T1、T2、T3组成相互独立的输出回路。每相回路由该相逆变全桥和独立设置在该全桥输出回路中的该相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构成,三只变压器T1、T2和T3的副边绕组为“Y”型连接。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各功率管为IGBT或IPM器件。在这一电路中,三组功率管全桥根据栅极G获得的相位差120°的脉宽调制信号,完成三个独立的正弦脉宽调制,并通过三个独立的变压器输出,按照星形接法,最后输出符合各种负载特性的三相交流电。当任何一路负载出现故障或保护后,不会影响其它两路的正常工作。图2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其结构形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功率管选择MOSFET器件。权利要求1.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其特征是由三组单相功率管逆变全桥和三只单相变压器(T1、T2、T3)组成相互独立的输出回路,每相回路由该相逆变全桥和独立设置在该全桥输出回路中的该相变压器原边绕组构成,三只变压器(T1、T2、T3)的副边绕组为“Y”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功率管为IGBT器件或IPM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其特征是所述功率管为MOSFET器件。专利摘要全桥型三相抗不平衡逆变电源,其特征是由三组单相功率管逆变全桥和三只单相变压器组成相互独立的输出回路,所述每相回路由该相逆变全桥和独立设置在该全桥输出回路中的该相变压器原边绕组构成,三只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为“Y”型连接。本技术由于独立设置每项回路,在其投入运行后,任何一路负载出现故障或保护,均不影响其它两路的正常工作,避免了三相不平衡造成的发热不均,在不影响其它回路运行的同时,可以在线维护。文档编号H02M7/44GK2667793SQ20032012072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多山 申请人:李多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山
申请(专利权)人:李多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