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82519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空心轴、端盖、端部绕组、定子铁芯、机壳及转子铁芯;两个端盖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端,空心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端盖中心位置,转子铁芯安装在空心轴上,空心轴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空心轴进油口和沿径向设置空心轴喷油孔;空心轴进油口为盲孔,空心轴进油口和空心轴喷油孔连通;绕组嵌入在定子铁芯的槽内,定子铁芯外部的绕组为端部绕组,机壳底部设有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部绕组内外侧以及侧面都有冷却油喷淋冷却,冷却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的电机要求越来越高,高功率密度,高转矩密度使得电机的尺寸越来越小,产生的热量集中,常规的风冷和水冷由于间接冷却热源,冷却效果有限而无法满足要求,油由于不导磁和不导电可以直接冷却热源,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却效果好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包括空心轴、端盖、端部绕组、定子铁芯、机壳及转子铁芯;两个端盖分别安装在机壳的两端,空心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端盖中心位置,转子铁芯安装在空心轴上,空心轴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空心轴进油口和沿径向设置空心轴喷油孔;空心轴进油口为盲孔,空心轴进油口和空心轴喷油孔连通;绕组嵌入在定子铁芯的槽内,定子铁芯外部的绕组为端部绕组,机壳底部设有出油口。
[0005]进一步的,机壳内部设有机壳进油口、机壳过油孔、机壳周向油槽及机壳喷油孔,机壳过油孔沿着机壳的轴向设置, 机壳周向油槽为弧形,沿着机壳的轴向设置;机壳过油孔连通机壳进油口、机壳周向油槽;机壳周向油槽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机壳喷油孔,喷油孔连通壳体内腔。
[0006]进一步的,端盖上设有端盖油槽和端盖过油孔;端盖过油孔沿端盖的径向设置,端盖油槽为圆环形,端盖过油孔连通机壳过油孔和端盖油槽,端盖油槽内壁上设有连通壳体内腔的端盖喷油孔。
[0007]进一步的,空心轴和转子铁芯过盈配合。
[000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的端部绕组内外侧以及侧面都有冷却油喷淋冷却,冷却效果好;
[0010]2.本技术的机壳油槽为弧形凹槽,喷油孔位于定子铁芯上半部分,配合油压和重力冷却,可以减小油压损失。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机壳剖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端盖剖面图。
[0014]图中:
[0015]空心轴1;端盖2;端部绕组3;定子铁芯4;机壳5;转子铁芯6;轴承7;空心轴进油口
101;空心轴喷油孔102;端盖油槽201;端盖过油孔202;端盖过油孔203;机壳过油孔501;机壳进油口502;机壳周向油槽503;机壳喷油孔504;出油口5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照附图对本技术的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空心轴1、端盖2、端部绕组3、定子铁芯4、机壳5及转子铁芯6。两个端盖2分别安装在机壳5的两端。所述的机壳5内部设有机壳进油口502、机壳过油孔501、机壳周向油槽503及机壳喷油孔504,机壳过油孔501沿着机壳的轴向设置, 机壳周向油槽503为弧形,沿着机壳5的周向设置;机壳过油孔501连通机壳进油口502、机壳周向油槽503。机壳5周向油槽50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机壳喷油孔504,喷油孔504连通壳体内腔。
[0018]机壳进油口502位于机壳顶部,通过控制机壳进油口502的尺寸,使得冷却油的流量能够同时满足机壳冷却回路和端盖冷却回路的需求。机壳周向油槽503为一段弧形凹槽,位于定子铁芯4上半部分,控制机壳周向油槽503的角度尺寸,使冷却油在重力作用下冷却更多的绕组外侧,扩大冷却区域,提高冷却效果。在机壳周向油槽503上设有机壳喷油孔504,通过控制机壳喷油孔504的数量和尺寸可以实现好的冷却效果。机壳底部设有两个出油口505,两个出油口505分别位于定子铁芯4两侧,用于回收冷却油。
[0019]所述的端盖2上设有端盖油槽201和端盖过油孔202;端盖过油孔202沿端盖的径向设置,端盖油槽201为圆环形,端盖过油孔202连通机壳过油孔501和端盖油槽201,端盖油槽201内壁上设有连通壳体5内腔的端盖喷油孔203。端盖喷油孔203,位于转子铁芯6两侧,用于冷却绕组侧面。
[0020]空心轴1的两端通过轴承7安装在两端盖2中心位置,转子铁芯6与空心轴过盈配合,空心轴1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空心轴进油口101和沿径向设置空心轴喷油孔102;空心轴进油口101为盲孔,空心轴进油口101和空心轴喷油孔102连通。绕组嵌入在定子铁芯4的槽内,定子铁芯4部的绕组为端部绕组。冷却油填充空心轴进油口101,通过空心轴喷油孔102冷却绕组内侧,喷油孔在空心轴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在离心力和油压的作用下,冷却油可以均匀冷却绕组。
[0021]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用于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
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轴(1)、端盖(2)、端部绕组(3)、定子铁芯(4)、机壳(5)及转子铁芯(6);两个端盖(2)分别安装在机壳(5)的两端,空心轴(1)的两端通过轴承(7)安装在两端盖(2)中心位置,转子铁芯(6)安装在空心轴上,空心轴(1)设有沿轴向设置的空心轴进油口(101)和沿径向设置空心轴喷油孔(102);空心轴进油口(101)为盲孔,空心轴进油口(101)和空心轴喷油孔(102)连通;绕组嵌入在定子铁芯(4)的槽内,定子铁芯(4)外部的绕组为端部绕组(3),机壳(5)底部设有出油口(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机壳(5)内部设有机壳进油口(502)、机壳过油孔(501)、机壳周向油槽(503)及机壳喷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波夏云清王孝朋曾四城何维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湘电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