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料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192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料揉丝装置,包括壳体和可转动地、依次排列的第一进料机构、第二翻料机构、第三揉丝机构和第四抛料机构。第一进料机构将长秸秆横向切断,并实施第一次揉丝处理;第二翻料机构将秸秆向中部收拢,增加密度并将秸秆翻转送入第三揉丝机构,同时进行第二次揉丝处理;第三揉丝机构在将秸秆进一步横向切断的同时进行纵向的揉搓,即在横纵向进行第三次揉丝处理;第四抛料机构将秸秆从壳体中抛出,同时进行第四次揉丝处理。本进料揉丝装置对秸秆实施四次揉丝处理,破坏秸秆的硬质茎节,能够增加秸秆的切割细度的同时保留纵向长纤维,得到消化率高的秸秆饲料,并且进料与揉丝一同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料揉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秸秆揉丝装置
,具体为一种进料揉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饲料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残余的茎秆和叶片。由于黄熟后的植物茎叶被表皮硬质层和硅细胞严密覆盖,加之细胞间本质素的障碍作用,阻碍了家畜的消化吸收,黄熟茎秆粗硬,适口性差,也影响了家畜的采食。由于秸秆粗蛋白及某些微量元素含量低,有效能量也低,影响了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价值。现有技术中,经过将秸秆切碎制成秸秆饲料喂食给家畜,能够提高秸秆的采食率、吃净率和消化率。而揉丝加工为把作物秸秆揉搓成无整齐切口、无硬结、手感柔软的丝条。秸秆切割过碎,会给奶牛带来的挑战就是瘤胃健康问题。饲料中停留在草料分析筛上两层的颗粒,在瘤胃中会形成瘤胃垫层,这个垫层刺激奶牛反刍,奶牛在反刍的过程中产生唾液,可以缓冲瘤胃pH值,使奶牛瘤胃保持健康。饲料过细,会影响瘤胃健康,产生乳脂率低、蹄病等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围产前、后期的奶牛来说,食糜通过瘤胃速率过快,瘤胃垫不能很好的对瘤胃形成支撑功能,是引发真胃移位的原因之一。且饲料如果过细过短,家畜咀嚼不够,唾液不能充分分泌,和饲料混合不均匀,可能会引起家畜发生疝痛。并且饲料在家畜胃中快速通过,发酵时间过短,会降低饲料的有效转化率。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808294Y公开了一种复合秸秆揉丝机,包括机架、秸秆托盘、揉丝装置、动力装置。在使用中将秸秆置于秸秆托盘2中,每次将4

5根秸秆轻轻推向喂入辊3,喂入辊3自动将秸秆辗入揉丝桶4,经喂入辊3和揉丝桶4的两次揉搓,揉丝后的秸秆成絮状自动从物料出口11喷出。从上述可知,根据中国技术专利CN2808294Y的复合秸秆揉丝机,使用时需人工将秸秆送入复合揉丝机,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并且秸秆只经过两次揉丝处理,揉丝质量不高,秸秆的利用率低,揉丝后得到的秸秆饲料适口性差、消化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进料揉丝装置,包括壳体和可转动地、依次排列的第一进料机构、第二翻料机构、第三揉丝机构和第四抛料机构。
[0005]所述第一进料机构将长秸秆横向切断,纵向破开,并在切断的过程中对秸秆实施第一次揉丝处理;第二翻料机构将秸秆向中部收拢,增加密度并将秸秆翻转送入第三揉丝机构,在翻转秸秆的同时进行第二次揉丝处理;第三揉丝机构在将秸秆进一步横向切断的同时对秸秆进行纵向的破开揉搓,即在横纵向进行第三次揉丝处理;第四抛料机构将秸秆从壳体中抛出,在旋转抛料的同时对秸秆进行第四次揉丝处理。通过四次的揉丝处理,得到的秸秆饲料长度在2cm

15cm,家畜采食后饲料干物质体内消化率可提高24.14%,粗纤维提高43.77%,牛羊采食速度提高40%

43%,采食量增加20%

40%。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进料机构包括第一转轴和切断刀,所述切断刀的另一端设置爪状刀刃部。所述爪状刀刃部包括刃体,所述切断刀包括至少一个刃体
弧面,所述刃体弧面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爪状刀刃部进一步包括两两之间间距相同为第一间距的转动齿条。
[0007]所述切断刀仿形人的手掌设计,形状为手掌抓取物品时候的形状。所述刃体弧面相当于为掌心侧的抓取面。切断刀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刃体弧面的弯曲方向一致,能够与秸秆有更大接触面积,有利于将秸秆控制得更加牢固,有效减少秸秆堵塞所述第一进料机构。
[0008]在靠近所述第一进料机构的所述壳体内表面固定设置揉丝切断板。所述揉丝切断板包括弧形底板和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弧形底板凹侧面的固定齿条。所述弧形底板形状相配合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侧面,所述固定齿条两两的形状相配合,两两之间间距相同为第二间距,所述固定齿条顶端为规律的直线折线型。所述固定齿条顶端截面为三角形,顶角角度范围为45度

135度。三角形顶角所在的棱成为刀刃,在第一进料机构圆周方向上分布的揉丝切断板的刀刃能够有效地在纵向上破开秸秆的硬质体。
[0009]在第一进料机构旋转时,秸秆被所述切断刀带动一同旋转,并被切断刀切断,由完整秸秆切断为中短秸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秸秆被挤压在切断刀与靠近第一进料机构的壳体之间,当秸秆通过所述壳体时,会反复在第一间距与固定齿条的顶端之间运动,并且受到较强的离心力的挤压。能够初步将秸秆表面的硬质层破开,这个过程为第一次揉丝处理。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涉及的进料揉丝装置的第一进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体,所述切断刀另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端。
[0011]因为切断刀与第一安装座为铰接连接,在不工作时,受重力影响切断刀的自由端低垂向下。在第一进料机构旋转过程中,切断刀会受离心力的影响旋转并且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位置排列成垂直于第一转轴轴线的一条直线。铰接连接方式在旋转中能够给与秸秆更大压力,同时,这种铰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使切断刀能够避让随秸秆进入第一进料机构的坚硬的小石子等杂物,有效保护了切断刀不被咯伤磕坏。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齿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转动齿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固定齿条的顶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轴轴体的距离为第一顶端距离,所述转动齿条的顶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轴轴体的距离为第二顶端距离;
[0014]当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切断刀成直线时,所述第一顶端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顶端距离。
[0015]当固定齿条为具有弧形的底面,侧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时,切断刀在旋转中由于离心力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成一条直线的旋转状态下,因为所述第一顶端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顶端距离,并且所述转动齿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固定齿条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所以转动齿条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固定齿条产生类似于啮合的动作。转动齿条在旋转时,当经过所述揉丝切断板时会深入到固定齿条之间旋转运行。这时,所述固定齿条与所述转动齿条之间的间距更小,加上固定齿条的直线折线型顶端的共同作用,使秸秆在所述固定齿条与所述转动齿条之间和所述固定齿条的直线折线型顶部与所述转动齿条的齿根之间,被更大的压力挤压、揉搓,破除秸秆表面硬质层的效果更好。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均在轴向上等间距同时在周
向上等角度地安装成第一安装座组,所述第一安装座组成螺旋状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轴体。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对称中心线形成的圆柱螺旋线是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圆周上旋转720度的圆柱螺旋线,保证了第一转轴周向和轴向上受力均匀,且足够多的切断刀能够在周向上给秸秆足够的旋转推力,更好地带动秸秆旋转。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翻料机构包括第二转轴、翻料刀。所述翻料刀一端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揉丝装置,包括壳体(5),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转动地、依次排列的第一进料机构(1)、第二翻料机构(2)、第三揉丝机构(3)和第四抛料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包括第一转轴(11)和切断刀(12);所述切断刀(12)的一端设置爪状刀刃部(121),所述爪状刀刃部(121)包括两两之间间距相同为第一间距的转动齿条(1211);所述转动齿条(1211)包括至少一个刃体弧面(1211a);安装所述切断刀(12)后,所述刃体弧面(1211a)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一转轴(11)的转动方向相同;在靠近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的所述壳体(5)的内表面形状相配合固定设置揉丝切断板(13);所述揉丝切断板(13)包括弧形底板(131)和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弧形底板(131)凹侧面的固定齿条(132),所述固定齿条(132)形状相配合,两两之间间距相同为第二间距,所述固定齿条(132)具有为规律的直线折线型的固定齿条顶端(132a);所述固定齿条顶端(132a)横截面为三角形,顶角角度范围为45度

135度;所述固定齿条(1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间距;所述转动齿条(1211)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机构(1)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4),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1)的轴体;所述切断刀(12)另一端可转动地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4)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条(132)底端为弧形,顶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11)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轴(11)轴体的距离为第一顶端距离,所述转动齿条(1211)的顶端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11)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转轴(11)轴体的距离为第二顶端距离;当所述第一安装座(14)与所述切断刀(12)位置排列成直线时,所述第一顶端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顶端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第一安装座(14)均在轴向上等间距同时在周向上等角度地安装成第一安装座组,所述第一安装座组成螺旋状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1)轴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4)的对称中心线形成的圆柱螺旋线在所述第一转轴(11)的圆周上设置为72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料机构(2)包括第二转轴(21)、翻料刀(22);所述翻料刀(22)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转轴(21)的轴体,另一端设置直齿状刀刃部(221);所述直齿状刀刃部(221)单齿顶角范围为20度

120度,齿高为10mm

30mm,相邻的两个齿根处设置为尖角,所述尖角角度是所述直齿状刀刃部(221)单齿顶角的2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翻料刀(22)在周向上等角度地同时在轴向等间距地安装形成翻料刀组,所述翻料刀组设置成连续螺旋状;所述翻料刀(22)在一侧的两端设置左侧板(222)和右侧板(223),所述翻料刀(22)两两之间的侧板相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料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料机构(2)进一步包括第一聚拢部(23)和第二聚拢部(24),所述第一聚拢部(23)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包氏机械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