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198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箱。现有烤箱的把手较热,容易发生烫伤事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量以制熟烹饪腔内食材,所述门板组件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来自烹饪腔的热量并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以使散热腔内热量通过气流外排。在门板组件内设有与外界空气通连的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从烹饪腔内外泄的热量并形成具有上升浮力的热空气,热空气向上流动为驱使散热腔抽取外界冷空气,使得门板组件内热量及时外排,有效降低门板组件和把手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箱


[000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烤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烤箱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量以制熟烹饪腔内食材,在烹饪时,烹饪腔内热量会通过门板组件向外扩散,导致门板组件上的把手温度较高,容易发生烫伤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烤箱,在门板组件内设置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烹饪腔内热量后向上流动外排,有效降低门板组件的温度,确保使用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烤箱,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量以制熟烹饪腔内食材,所述门板组件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来自烹饪腔的热量并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以使散热腔内热量通过气流外排。在门板组件内设有与外界空气通连的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从烹饪腔内外泄的热量并形成具有上升浮力的热空气,热空气向上流动为驱使散热腔抽取外界冷空气,使得门板组件内热量及时外排,有效降低门板组件和把手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散热腔的周缘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腔在其内空气受热外排后抽取外界空气,以在散热腔内形成向上流动并疏散热量的气流。散热腔通过通风孔与外界空间通连,既方便将散热腔内热空气外排,还方便散热腔抽取外界冷空气,通过气流循环来向外输送积聚在门板组件内热量,确保门板组件维持在较低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
[0006]作为优选,位于所述散热腔顶壁的通风孔形成气流向上外排的出风口,热空气的密度低于冷空气的密度,使得热空气会向上流动扩散,出风口为散热腔内热空气提升外排通道,确保热量随着热空气顺利外排。
[0007]作为优选,位于所述散热腔底壁的通风孔形成向散热腔输送外界空气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散热腔侧壁的通风孔形成向散热腔输送外界空气的进风口。散热腔内气压会因热空气外排而降低,进而通过开设在散热腔底壁和侧壁上的进风口抽取外界冷空气,通过循环气流来持续向外输送热量,有效降低门板组件温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呈前后向设置的长条状,所述通风孔的宽度为A,2mm≤A≤4mm,既能确保气流流量满足热量外排要求,还能防止外界异物或小虫进入散热腔,确保散热腔正常运行。当A<2mm时,通风孔较窄,影响气流流量;当A>4mm时,通风孔较宽,无法阻挡外界异物和小虫进入,影响使用体验。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的长度为B,15mm≤B≤20mm,既有效控制门板组件厚度,还
保证气流流量满足热量外排要求。当B<15mm时,通风孔较短,影响气流流量;当B>20mm时,通风孔较长,导致门板组件较厚,增加了烤箱体积,影响使用体验。
[0010]作为优选,所述通风孔沿所述散热腔周向等距分置,相邻通风孔间距离为C,5mm≤C≤10mm。通风孔等距分置,既能对热空气起到分流扩散的作用,还能向周边各个区域抽取冷空气,通过扩散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范围来提升散热效果。当C<5mm时,通风孔设置较密集,影响门板组件的结构强度;当C>10mm时,通风孔设置较稀疏,增加了气流流动阻力,影响气流扩散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门板组件包括外置玻璃、外门框、内门框以及内置玻璃,所述外置玻璃完整覆盖所述外门框的前壁,所述内置玻璃通过内门框完整覆盖外门框的后壁,以使门板组件围合形成所述散热腔。外置玻璃和内置玻璃通过外门框和内门框间隔固接,使得外置玻璃和内置玻璃间围合形成所述散热腔,既能形成观察通道,还利于热量外排,防止内置玻璃上的热量传递至外置玻璃,保证外置玻璃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使用者的情况。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外门框上设有周向分置的通风孔。外门框的顶壁、底壁以及侧壁上均开设通风孔,既有效增加气流流量和扩散范围,进而提升热量扩散效果,还方便加工。
[0013]作为优选,所述外置玻璃的前壁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通过穿越外置玻璃的紧固件固接在外门框上。通过持续向散热腔内输送冷空气来降低把手、外置玻璃以及外门框的温度,确保使用安全。
[0014]作为优选,所述内置玻璃嵌置在所述内门框中,所述内置玻璃与内门框间夹设有密封圈,以使散热腔与烹饪腔隔离。内置玻璃通过内门框固接在外门框上,内置玻璃周缘与内门框间通过夹持密封圈来提升密封性,防止烹饪腔内热风通过内置玻璃与内门框间缝隙进入散热腔,通过减少外泄的热量来减小散热腔的工作负荷,进而确保外置玻璃和把手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
[0015]作为优选,所述门板组件为两组,所述门板组件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开口的侧缘上,以使门板组件可摆动开闭并完整封堵所述开口。门板组件为两组且可对称开合地设置在开口处,有效减小门板组件开启所需空间,既能有效增大开口尺寸,方便取放食材,还只需为门板组件预留较小的开闭操作空间,提升操作便利性。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门板组件内设有与外界空气通连的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从烹饪腔内外泄的热量并形成具有上升浮力的热空气,热空气向上流动为驱使散热腔抽取外界冷空气,使得门板组件内热量及时外排,有效降低门板组件和把手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的情况,确保使用安全,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门板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11、加热组件,12、烹饪腔,2、门板组件,21、散热腔,22、进风口,23、出风口,24、外置玻璃,25、外门框,26、内门框,27、内置玻璃,28、把手,29、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烤箱。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烤箱,由内设烹饪腔12的壳体1组成,所述烹饪腔12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2,所述烹饪腔12内设有加热组件11,所述加热组件11产生热量以制熟烹饪腔12内食材,所述门板组件2内设有散热腔21,散热腔21内空气接收来自烹饪腔12的热量并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以使散热腔21内热量通过气流外排。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前壁设有开口,所述烹饪腔12通过开口与外界空间通连,食材通过开口放置在烹饪腔12内,并被加热组件11烤制成熟。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2,所述门板组件2可在完整封堵开口的闭合工位以及开口完整敞露的开启工位间摆动切换。所述门板组件2朝向烹饪腔12的后侧壁形成烹饪腔12的前壁,所述门板组件2的前侧壁上设有供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包括内设烹饪腔的壳体,所述烹饪腔前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门板组件,所述烹饪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产生热量以制熟烹饪腔内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组件内设有散热腔,散热腔内空气接收来自烹饪腔的热量并形成向上流动的气流,以使散热腔内热量通过气流外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的周缘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腔在其内空气受热外排后抽取外界空气,以在散热腔内形成向上流动并疏散热量的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散热腔顶壁的通风孔形成气流向上外排的出风口;或者,位于所述散热腔底壁的通风孔形成向散热腔输送外界空气的进风口;或者,位于所述散热腔侧壁的通风孔形成向散热腔输送外界空气的进风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呈前后向设置的长条状,所述通风孔的宽度为A,2mm≤A≤4mm,所述通风孔的长度为B,15mm≤B≤20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石岩关铭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