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叶轮及叶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99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叶轮及叶轮组,其中轮式叶轮包括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设置的悬臂式扇叶,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在所述悬臂式扇叶上设置有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设置有介质进入端和介质排出端;所述介质进入端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介质排出端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冷或高温环境中,使用寿命长,能耗低。能耗低。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叶轮及叶轮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旋转产生风力的部件,特别是在制冷或高温环境下使用的叶轮。

技术介绍

[0002]叶轮是设置有叶片(或扇叶)的旋转部件,可以在旋转时通过转动的叶片搅动周围的气体或液体使其产生流动,在很多生产、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在常温情况下,叶轮可以正常工作,但在非常温情况下,叶轮的工作状态会面临严峻的考验。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高温外部环境使得叶轮本身温度升高。当升高的一定温度后,叶轮本身的材质的属性会发生变化,例如强度降低等,这种变化使得叶轮使用寿命低,甚至无法适应工作要求。再例如在空调制冷领域,通常空调设备需要设置冷源以及以叶轮为主的空气输送设备来实现既定的调节温度的功能,但冷源和空气输送设备分别设置会占据较大空间,这不利于空调设备的合理布置。特别是在民用空调设备领域,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体积小巧的空调设备,现有的技术难以更多地满足这种需求。另外,空气输送设备产生的风需要通过冷源的热交换部件进行热交换,会产生较大的风阻,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占用空间较大和能耗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叶轮及叶轮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轮式叶轮,包括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设置的悬臂式扇叶,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在所述悬臂式扇叶上设置有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设置有介质进入端和介质排出端;所述介质进入端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介质排出端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沿所述轮式叶轮旋转轴线方向顺序设置。
[0008]可选地,在所述悬臂式扇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中空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组成所述冷却介质通道;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悬臂式扇叶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中心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0009]可选地,在所述中心部上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加热管连接;所述导电件与所述中心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0010]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环状的导电环。
[0011]可选地,在所述悬臂式扇叶内设置有所述冷却介质通道。
[0012]可选地,在所述悬臂式扇叶上所述冷却介质通道呈M形布置。
[0013]叶轮组,由若干如前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中心部沿所述轮式叶轮旋转轴线方向顺序连接而成;一个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与相邻的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和/或一个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与相邻的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
[0014]可选地,所述叶轮组的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悬臂式扇叶的相位角与相邻的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悬臂式扇叶的相位角之差为相位差;所述相位差不为零。
[0015]可选地,当所述叶轮组的所述轮式叶轮的数量大于2,相邻所述轮式叶轮的所述相位差相同。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7]本技术的轮式叶轮和叶轮组,在扇叶中设置了冷却介质通道,并在中心部设置了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从而构成了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体系。凭借这一体系,可以在轮式叶轮中通入流动的冷却介质。当轮式叶轮应用于制冷领域,轮式叶轮在输送空气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对空气进行冷却。这就可以避免额外设置冷源,即将轮式叶轮与冷源集成,使得叶轮能够同时承担冷源和空气输送的功能,从而有效降低空调设备的体积,也避免了热交换部件的存在产生的额外能耗。
[0018]在高温环境中,可以在轮式叶轮中通入流动的冷却介质,以便对整个轮式叶轮进行适当的冷却,以避免在高温环境中过热后发生强度降低等不利的变化,从而使得叶轮材质的属性稳定,提高叶轮的使用寿命,满足使用要求。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
[0020]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5]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7]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右视局部剖视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叶轮组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9]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0031]101、悬臂式扇叶;102、电加热管;103、中心部;
[0032]301、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302、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303、介质出口;304、介质入口;
[0033]401、悬臂式扇叶;402、电加热管;403、中心部;
[0034]601、悬臂式扇叶;602、冷却介质通道;603、中心部;
[0035]701、介质出口;702、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703、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704、介质入口;
[0036]801、轮式叶轮;802、轮式叶轮;803、轮式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8]图1至图3显示了本技术轮式叶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轮式叶轮包括中心部103和环绕中心部103均匀分布的3个悬臂式扇叶101。中心部103是轮式叶轮的旋转中心部件,在装配状态下固定于转轴(图中未示出)上,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当中心部件103转动时,悬臂式扇叶101也随之转动,从而悬臂式扇叶101对周围的空气产生搅动作用,形成气流。在悬臂式扇叶10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加热管102。电加热管102为中空的管,采用可以通电加热的材质制成,例如铜合金。电加热管102中空的内部形成冷却介质通道,可以供冷却介质在其中流动。
[0039]如图3所示,在中心部103内,沿中心部103旋转轴线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顺序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内腔: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301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302。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述及的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301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302互不连通,是指两个内腔在中心部103处被隔离而互不连通,不排除两个内腔通过其他通道而互相连通。正如图1至图3所示的,缠绕在悬臂式扇叶101外表面上的电加热管102形成了冷却介质通道,该冷却介质通道的介质入口304(即冷却介质通道的介质进入端)设置在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301处,冷却介质通道的介质出口303(即冷却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叶轮,包括中心部和环绕所述中心部设置的悬臂式扇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互不连通的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在所述中心部设置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出口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在所述悬臂式扇叶上设置有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设置有介质进入端和介质排出端;所述介质进入端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连通,所述介质排出端与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轮式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进入汇集腔和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汇集腔沿所述轮式叶轮旋转轴线方向顺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轮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式扇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中空的电加热管;所述电加热管组成所述冷却介质通道;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悬臂式扇叶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加热管与所述中心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轮式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部上设置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贵锋崔一王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瀚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