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97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属于电机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电动机设置于泵体的一侧并形成一体结构,同时,于泵体的泵座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其内腔和外界的接口,同时,在泵座安装后,透明管安装于最下方的一接口上,从而使得后续使用过程中本体内的胶管因磨损、磨破后出现泄漏后,泄漏至内腔中的液态介质能流向最下方的接口并流入至透明管内,使得使用者能通过透明管直接观察到泄漏问题,另外,还将泵体的内腔的开口上的盖板设置为透明盖板,使得使用者还能通过透明盖板发现泄漏问题以及泵头的工作状态,更加直观的获取泵体的状态信息,以便能及时进行维修,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能消除安全隐患,利于蠕动泵式一体电机的使用和推广。机的使用和推广。机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

技术介绍

[0002]蠕动泵式一体电机作为液泵中的一种,能将液态介质从一个容器中抽入至另一的容器中,实现对液态介质的转移。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的结构一般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泵头转动,然后泵头挤压胶管,将胶管中的液态介质挤压出去,从而实现泵液的操作。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泵头上的辊轴会不断的挤压摩擦胶管,胶管极易出现磨损、磨破的情况,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泄漏问题,并且,由于胶管位于泵座内,泵座的两端又分别设置有盖板和电动机,使得在液态介质泄漏后不易被发现,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蠕动泵式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以在泵座的内腔中设置导槽,同时,泵座上设置有连通导槽和外界的接口,并于接口上可拆卸安装有一透明管,使得使用过程中胶管出现泄漏后,泄漏至泵座内的液态介质能从导槽中流入透明管内,另外,将盖板设置为透明盖板,使得使用者能通过透明管和盖板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以及泵头的工作状态,直观的获取泄漏信息并及时进行维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消除了安全隐患,利于蠕动泵式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
[0007]泵体,泵体包括泵座、胶管、泵头以及盖板,泵座具有一带开口的圆柱形的内腔,泵座背离其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一连通内腔的轴孔,胶管呈“U”字形弯曲布置,胶管围设于内腔中且其外侧抵靠于内腔的内壁上,胶管的两端均伸出泵座外,泵头设置于胶管围成的空间内且其端部抵靠于胶管的内侧,泵头的中心设置有与轴孔对应的转孔,盖板设置于内腔的开口上,且盖板为透明盖板;
[0008]电动机,电动机设置于泵座背离盖板的一侧,电动机的转轴从轴孔内伸入内腔中并与转孔固定连接;并且,
[0009]泵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内腔和外界的接口,若干接口呈环形阵列分布;
[0010]还包括透明管,透明管呈“J”字形布置,透明管的一端选择性连接于一接口上,且透明管连接的接口为泵座安装后处于最下方的一个。
[0011]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泵座上的接口设置有四个,四个接口分别位于泵座安装后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
[0012]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内腔的腔底和腔侧壁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一圈导槽,且导槽沿内腔的腔侧壁绕设,同时,导槽与每一接口均连通。
[0013]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接口连通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扩口,且扩口的外沿延伸至导槽处并与导槽连通。
[0014]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还包括若干胶塞,未安装透明管的接口上均设置有一胶塞。
[0015]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泵头包括转杆和辊轴,转孔设置于转杆的中心位置且垂直于转杆长度方向布置,转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岔口,每一岔口内均转动安装有一辊轴,且辊轴的一侧突出于岔口外,且在转杆转动时,两辊轴突出岔口外的一侧依次接触胶管的内侧并挤压胶管。
[0016]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转杆靠近盖板的一侧的中心设置有一突起的转块,盖板靠近内腔的一侧上设置有与转块对应的转套,且泵头和盖板安装于泵座上后,转块伸入转套内。
[0017]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转块和转套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设于转块上,轴承的外圈套设于转套内。
[0018]上述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中,胶管伸出泵座外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快接头,快接头包括一体成型的接管和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泵座上,固定座套设于接管的中部外,接管的一端伸入内腔中并与胶管连通,接管的另一端伸出泵座外。
[0019]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0020]上述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通过在泵座上设置有若干个连通外界的接口,且若干接口在泵座上呈环形阵列布置,使得在泵座的安装过程中,泵座上始终有一接口处于最下方,同时,于该处于最下方的接口上可拆卸安装有一透明管,使得后续使用过程中如胶管因磨损、磨破等问题出现泄漏后,泄漏至泵座的内腔中的液态介质能从最下方的接口中流入至对应的透明管内,方便了使用者第一时间观察到泄漏情况,同时,将盖板设置为透明盖板,使得使用者还能通过透明盖板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以及泵头的工作状态,更加直观的获取泄漏信息,以便能及时进行维修,既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能消除安全隐患,利于蠕动泵式一体电机的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打开盖板后的结构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泵座的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透明管的结构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泵头的结构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图。
[0027]附图中:1、泵体;11、泵座;12、胶管;13、泵头;14、盖板;111、内腔;112、轴孔;113、接口;114、导槽;115、扩口;131、转杆;132、辊轴;141、转套;142、轴承;1311、岔口;1312、转块;1313、转孔;2、电动机;3、透明管;4、胶塞;5、快接头;51、接管;52、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
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打开盖板后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包括:泵体1、电动机2以及的透明管3,电动机2安装于泵体1的一侧,实现一体式布置。同时,将透明管3选择性安装于泵体1上,为后续观察泄漏问题提供了条件。
[0030]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泵座的结构图。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泵体1又包括泵座11、胶管12、泵头13以及盖板14。此时,泵座11为一具有带开口的圆柱形的内腔111的结构,通过内腔111为后续胶管12和泵头13的安装提供了空间,同时,于泵座11背离其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连通内腔111的轴孔112,为后续电动机2的转轴能从轴孔112内伸入内腔111中与泵头13配合提供了条件。另外,胶管12呈近似“U”字形弯曲布置,并且,胶管12围设于内腔111中,实现了胶管12在内腔111中的安装,并且,胶管12的“U”字形的弯曲部分的外侧抵靠于内腔111的内壁上,为后续泵头13挤压胶管12而使胶管12形变提供了抵靠基础,为实现对液态介质的抽取提供了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泵座、胶管、泵头以及盖板,所述泵座具有一带开口的圆柱形的内腔,所述泵座背离其设置有开口的一侧的中心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内腔的轴孔,所述胶管呈“U”字形弯曲布置,所述胶管围设于所述内腔中且其外侧抵靠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上,所述胶管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泵座外,所述泵头设置于所述胶管围成的空间内且其端部抵靠于所述胶管的内侧,所述泵头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轴孔对应的转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内腔的开口上,且所述盖板为透明盖板;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于所述泵座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电动机的转轴从所述轴孔内伸入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转孔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泵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连通所述内腔和外界的接口,若干所述接口呈环形阵列分布;还包括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呈“J”字形布置,所述透明管的一端选择性连接于一所述接口上,且所述透明管连接的所述接口为所述泵座安装后处于最下方的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座上的所述接口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接口分别位于所述泵座安装后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腔底和腔侧壁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一圈导槽,且所述导槽沿所述内腔的腔侧壁绕设,同时,所述导槽与每一所述接口均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动泵式一体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寅张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鼎祥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