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无损吸收和具有耦合绕组的升压电感的隔离升压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563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采用LCD无损吸收电路和具有耦合绕组的升压电感的隔离Boost变换器属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其主电路的组成是升压电感(L↓[1])、功率开关管(Q↓[1])与电源(V↓[in])构成回路,升压电感(L↓[2])、功率开关管(Q↓[2])与电源(V↓[in])构成另一回路;主变压器原边绕组连于升压电感(L↓[1]与L↓[2])负端,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连于整流滤波电路,其特点是由功率开关管(Q↓[1])、谐振电感(L↓[r1])、缓冲电容(C↓[r1])、续流二极管(D↓[r1])、隔离二极管(D↓[s1])以及由功率开关管(Q↓[2])、谐振电感(L↓[r2])、缓冲电容(C↓[r2])、续流二极管(D↓[r2])、隔离二极管(D↓[s]2)构成两路无损吸收电路;升压电感(L↓[1]或L↓[2])上绕有耦合绕组(L↓[1]′或L↓[2]′),构成反激变压器型式,耦合绕组与续流二极管(D↓[f1]或D↓[f2])串联后并接在电源(V↓[in])两端。本变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小了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提高了效率和工作可靠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采用LCD无损吸收电路和具有耦合绕组的升压电感的隔离Boost的变换器属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
技术介绍
针对低电压大电流输入场合,目前推挽正激电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拓扑。推挽正激电路克服了推挽和正激电路的缺点,具有可抑制偏磁和输入电流脉动减小的优点,但该电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输入电流脉动对供电电源(如蓄电池、燃料电池、光伏电池等)的影响大,若在供电电源端采用平波电容器,则电容器损耗大;②变压器结构复杂;③每个开关管的占空比小于50%,电流有效值较大。与推挽正激变换器相比,隔离型的Boost变换器(如附图1所示)有着明显的优势①输入电流连续,简化了输入滤波器的设计,同时减小了输入平波电容器上的损耗;②变压器的副边绕组匝数少、结构简单;③重载工作时,每个开关管的占空比大于50%,电流有效值减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变压器原边漏感的存在,开关管关断时,漏源电压尖峰很大,同时启动时冲击电流很大。为了解决隔离型Boost变换器存在着的上述问题,在实际电路中通常采用附图2所示的电路。附图2阴影部分是由Rs、Cs、Ds1和Ds2构成的吸收电路。当开关管关断时,吸收电路可以吸收变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LCD无损吸收电路和具有耦合绕组的升压电感的隔离Boost变换器主电路的组成是电源(V↓[in])正负极两端分别连于由升压电感(L↓[1])串联功率开关管(Q↓[1])的串联电路和由升压电感(L↓[2])串联功率开关管(Q↓[2])的串联电路;两个升压电感(L↓[1]与L↓[2])的负端分别连于主变压器原边绕组正负端,主变压器副边绕组的输出连于由整流二极管(D↓[1]~D↓[4])与滤波电容(C↓[f])所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其特点是缓冲电容(C↓[r1])并联在由功率开关管(Q↓[1])、谐振电感(L↓[r1])和续流二极管(D↓[r1])的串联电路上构成回路后经隔离二极管(D↓[s...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少军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