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压电路、电源电路及液晶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便携式电子设备人们越来越追求低功率消耗。因此配置在这种电子设备上的显示装置,也大多采用诸如液晶装置等。不过驱动液晶装置需要高电压。因此,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用于驱动液晶装置的液晶驱动装置最好内置有用于生成高电压的电源电路。这样的话,电源电路就要包括升压电路。作为这种升压电路,通过使用生成电压的所谓的电荷泵电路,实现低功率消耗的目的,该电荷泵电路的电压是基于电荷泵工作而升压的。专利文献特开2000-2620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电荷泵电路(广义上是指升压电路)通过将积蓄电荷的电容器一端通过转换元件连接到各种电压上,从而使与积蓄到该电容器的电荷对应的电压升压。因此,即使在电荷泵电路的工作停止时,电荷仍能保持工作中积蓄到电容器上的电荷。但是,在构成液晶装置的像素的液晶上施加直流电压时,该液晶将劣化。从而,当停止生成液晶装置用电压的电荷泵电路的工作时,有必要以预定步骤进行放电工作来控制施加在液晶上的电压。不过,构成电荷泵电路的MOS晶体管以所谓的三重势阱结构实现在半导体衬底上时,进行放电工作时,寄生双极型晶体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压电路,其利用电荷泵工作积蓄到电容器上的电荷生成升压电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N晶体管,各晶体管串联连接,用于进行电荷泵工作,所述第一晶体管的一端被提供有第一电压,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以及第一-第N放电晶体 管,用于使与所述第一-第N晶体管连接的电容器的电荷放电,各放电晶体管的一端被提供有放电电压,各放电晶体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K晶体管的源极侧或漏极侧上,其中,k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其中,所述第一-第N晶体管,形成在第一导电型 的第一-第N势阱区上,所述第一导电型的第一-第N势阱区设置在第一导电型的半导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