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62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换向阀。所述换向阀(100)包括彼此连接的换向阀阀体(1)和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2),所述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2)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的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的两侧或者同一侧,所述换向阀阀体(1)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101),在所述阀腔(101)内设置有第一阀芯组件(11)和第二阀芯组件(12),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盖(13)的第一端部和背离所述第一端盖(13)的第二端部。(13)的第二端部。(13)的第二端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向阀领域,特别是具有机械复位的双两位三通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换向阀的复位方式有以下几种:1. FESTO VUVG电磁阀,该阀只能在压力口区域有压力时才回到初始状态;2. 阀的弹簧位于两个阀芯端面。在这种情况下,阀芯需要具有较大的尺寸,以便放置弹簧。弹簧的行程会增加阀体的总长,并且安装时两个阀芯和弹簧必须压紧进入阀体,否则弹簧容易跳出来;3. 阀的一个顶杆置于两个阀芯之间,弹簧需要从阀芯的中间进行安装,然后放置诸如顶杆、插件等其它零件。两个阀芯和弹簧安装时需要压紧进入阀体,否则顶杆容易跳出来。阀芯的尺寸也因此会比较大。此外,对于结构紧凑的小阀,阀芯直径客观上比较小,故阀芯中间的孔比较小,置于其中的弹簧直径也会比较小,存在弹簧力不足以推动阀芯复位的风险。
[0003]CN203374939U公开了一种织机电磁阀动铁芯复位弹簧安装结构,动铁芯与套筒之间压合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套装在动铁芯上的弹簧座内,另一端套装在套筒的弹簧孔内,弹簧孔与弹簧座孔同轴,弹簧孔与弹簧座孔纵截面均为梯形,弹簧孔与弹簧座孔的扩口端相对;弹簧孔纵截面的梯形的顶角为4
°
;弹簧孔与弹簧座孔相对的扩口端面处的孔径相同。当动铁心发生偏离轨迹运动时,复位弹簧与弹簧孔内壁不会接触,因而避免损坏复位弹簧,不会发生电磁阀爆死状态的发生,提高电磁阀有效运行的稳定性,适用于电磁阀动铁芯的复位弹簧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如何在保证阀芯紧凑的情况下给弹簧留有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通过安装较大的弹簧来获得足够的复位力。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如何使得弹簧和顶杆不能跳出来,容易装配。
[0005]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换向阀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包括彼此连接的换向阀阀体和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所述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在所述换向阀阀体的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换向阀阀体的两侧或者同一侧,所述换向阀阀体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在所述换向阀阀体内开设有阀腔,在所述阀腔内设置有第一阀芯组件和第二阀芯组件,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一端部和背离所述第一端盖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具
有与所述第二端盖相背离的第三端部和靠近所述第二端盖的第四端部,所述换向阀阀体具有起密封作用的唇形圈和密封圈,所述唇形圈分别构造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处以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外周处,所述密封圈分别构造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周处以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所述第三端部的外周处,并且所述密封圈在径向方向上构造成比所述唇形圈更厚,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外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先导腔和第二先导腔,所述第一先导腔和所述第二先导腔构造成在通有先导气的情况下分别使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受到朝彼此靠近的方向作用的推力,其中,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内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通孔被划分为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芯腔和第二阀芯腔,所述第一阀芯腔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阀芯腔更靠近所述换向阀阀体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唇形圈处,并且所述第一阀芯腔比所述第二阀芯腔具有更大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分别具有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分别封闭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分别具有第一机械弹簧和第二机械弹簧,并且还分别具有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所述第一机械弹簧和所述第二机械弹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机械弹簧和所述第二机械弹簧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阀芯腔内,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可滑动地且分别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第二阀芯腔内并且一端彼此对接,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阀芯腔,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分别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比所述第二阀芯腔具有更大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机械弹簧布置在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二机械弹簧布置在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所述第一机械弹簧和所述第二机械弹簧构造成分别持续地对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施加推力,使得在第一先导腔和第二先导腔没有先导气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分别能够被推至初始工作位置。
[0007]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换向阀构造成双二位三通阀。
[0008]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先导腔控制单元为电磁控制的或气动控制的先导腔控制单元。
[0009]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处于所述初始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阀芯腔与所述第二阀芯腔的过渡处。
[0010]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第一端部具有比所述第一阀芯组件的第二端部更大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的第四端部具有比所述第二
阀芯组件的第三端部更大的直径。
[0011]可选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还分别具有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顶杆和所述第二顶杆分别处于所述第一阀芯腔的端部,所述第一机械弹簧和所述第二机械弹簧分别套装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上。
[0012]所提供的换向阀的有益之处包括:两个安装底径小的密封件置于压力口区域,两个安装底径大的唇形圈置于先导口区域,弹簧置于大的空腔,由此更大空间有助于设计比较大的弹簧,从而实现在紧凑的阀芯安装大的弹簧获得足够的复位力;堵头固定在阀芯一侧,弹簧和顶杆不能跳出来,容易装配。
附图说明
[0013]参考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换向阀在初始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换向阀在最终工作位置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换向阀的第一阀芯腔和第二阀芯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15]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阀(100),所述换向阀(100)包括彼此连接的换向阀阀体(1)和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2),所述两个先导腔控制单元(2)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的长度方向上布置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的两侧或者同一侧,所述换向阀阀体(1)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别具有第一端盖(13)和第二端盖(14),在所述换向阀阀体(1)内开设有阀腔(101),在所述阀腔(101)内设置有第一阀芯组件(11)和第二阀芯组件(12),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在长度方向上彼此对置,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具有靠近所述第一端盖(13)的第一端部和背离所述第一端盖(13)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具有与所述第二端盖(14)相背离的第三端部和靠近所述第二端盖(14)的第四端部,所述换向阀阀体(1)具有起密封作用的唇形圈(19)和密封圈(20),所述唇形圈(19)分别构造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处以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外周处,所述密封圈(20)分别构造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的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周处以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的所述第三端部的外周处,并且所述密封圈(20)在径向方向上构造成比所述唇形圈(19)更厚,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的所述第一端部的外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先导腔(114)和第二先导腔(115),所述第一先导腔(114)和所述第二先导腔(115)构造成在通有先导气的情况下分别使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受到朝彼此靠近的方向作用的推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内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通孔被划分为彼此连通的第一阀芯腔(112)和第二阀芯腔(113),所述第一阀芯腔(112)布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二阀芯腔(113)更靠近所述换向阀阀体(1)的两侧并且位于所述唇形圈(19)处,并且所述第一阀芯腔(112)比所述第二阀芯腔(113)具有更大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分别具有第一堵头(111)和第二堵头(121),所述第一堵头(111)和所述第二堵头(121)分别封闭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的所述第四端部,所述第一阀芯组件(11)和所述第二阀芯组件(12)分别具有第一机械弹簧(15)和第二机械弹簧(16),并且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泽波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