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系统。
技术介绍
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影响流体流动的阀系统,其具有基体,在所述基体上构造有输入接口、工作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在所述基体中构造有在输入接口和第一阀座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在输出接口和第二阀座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通道,在第二阀座和工作接口之间延伸的第三流体通道以及在第一阀座和第三流体通道之间延伸的第四流体通道;以及具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第一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一阀座可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一阀构件,第二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二阀座可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二阀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阀系统,利用所述阀系统能够保证对压缩空气负载进行有利的压缩空气供应。
2、这个任务利用下述特征来解决:
3、一种用于影响流体流动的阀系统,所述阀系统具有基体,在所述基体上构造有输入接口、工作接口和输出接口,其中,在所述基体中构造有在所述输入接口和第一阀座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在所述输出接口和第二阀座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通道、在所述第二阀座和所述工作接口之间延伸的第三流体通道以及在所述第一阀座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之间延伸的第四流体通道;以及所述阀系统具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阀座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一阀构件,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阀座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二阀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的第一最
4、在此设置的是,第一流体通道和/或第一阀座和/或第四流体通道的第一最小横截面以小于第二流体通道和/或第二阀座和/或第三流体通道的第二最小横截面的方式构造或者说选择。
5、各个流体通道或阀座的相应的(第一或第二)最小横截面是按规定使用所述阀系统用于要借助于该阀系统来影响的流体流、尤其是压缩空气的情况下在相应的流体通道中或者在相应的阀座处可供使用的最小横截面积。在此能够设置的是,相应的流体通道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最小的横截面,或者在相应的流体通道中构造像节流孔口一样的急剧的局部收缩部,或者流体通道至少区域性地锥区段形渐缩地构造,并且由此确定相应的最小横截面。优选地,第一阀座或第二阀座能够构造成圆孔,该圆孔尤其被圆环形的、优选切割状收尾的座圈包围,其中这个孔的内直径可能地能够确定第一最小横截面或第二最小横截面。
6、在按规定使用所述阀系统时,在输入接口上连接有压缩空气源,输出接口用作排气接口,所述输出接口尤其能够与消音器连接,并且在工作接口上连接流体负载、例如单作用气动缸。在此能够利用第一控制阀的选择性地密封地抵靠在第一阀座上或者使第一阀座释放的第一阀构件进行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源通过第一流体通道、第一阀座、第四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的从第四流体通道延伸直至工作接口的部分区段的流入,进行压缩空气负载的流体供应。在此优选地设置的是,第二控制阀利用配属的第二阀构件使第二阀座保持关闭。作为替代方案能够设置的是,第一控制阀利用第一阀构件使第一阀座关闭,从而中断压缩空气源和工作接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并且第二控制阀将第二阀构件从第二阀座抬起,以便保证工作接口与安装在其上的压缩空气负载、第三流体通道、第二阀座、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可能地连接在输出接口上的消音器之间的流体连通连接。与此对应地,能够通过对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适当的操控、尤其是电操控或气动先导控制来设置用于压缩空气负载的有针对性的通气和排气。
7、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典型地以提供6bar的供应压力的压缩空气源来运行,而压缩空气负载通常以2bar的最大压力水平来运行。因此得到,对于压缩空气负载在相应地操控第一控制阀的情况下通过压缩空气源与工作接口之间的流体流进行的通气,能够出现输入接口和工作接口之间高达6bar的压差。在排气过程中,通过纯示例性地设置用于压缩空气负载的最大工作压力2bar也得到工作接口与输出接口之间2bar的最大压差。为了避免所述排气过程由于明显较低的压差而运行得比通气过程慢得多,在根据本技术的阀系统中,在从工作接口开始包括第三流体通道、第二阀座和第二流体通道的排气路径中设置了比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一阀座和第四流体通道的通气路径更大的最小横截面。与此对应地,与通气路径相比,排气路径具有显著较低的流动阻力。由此,从压缩空气负载的在之前发生的完全排气开始,压缩空气负载的完全通气的持续时间至少基本上与压缩空气负载的随后的排气过程的持续时间相同。
8、本技术的有利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9、有利的是,基体包括基体下部和与该基体下部连接的基体上部,其中在基体下部中构造有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第四流体通道、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并且其中在基体上部中布置有电子控制装置、用于第一阀构件的第一阀驱动装置和用于第二阀构件的第二阀驱动装置。因此,所述阀系统具有模块化结构,其中,在针对流体的基体下部和针对控制技术的基体上部之间存在分隔件。通过该分隔件能够通过从多个以不同的最小横截面实现的基体下部的组中选择合适的基体下部来进行所述阀系统与不同的压缩空气负载的适配,而不需要强制地更换复杂得多的基体上部连同容纳在其中的部件例如阀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优选地,能够将大量以不同方式设计的基体下部安装到基体上部处,以便以此来建立模块化系统,该模块化系统能够实现针对相应的压缩空气负载的需求和使用条件的有利适配。
10、有利的是,在基体上部上构造第一界面并且在基体下部上构造第二界面,其中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构造用于将基体上部与基体下部至少区域性地流体密封地联接。基体上部上的第一界面和基体下部上的第二界面如此构造,从而在基体下部与基体上部之间既保证可靠的机械联接又保证流体密封的连接。优选地,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如此构造,使得基体下部能够以容易的方式、例如仅使用诸如螺丝刀等手持工具从基体上部取下并且能够通过以其他方式设计的基体下部代替,利用该基体下部来实现与相应的压缩空气负载的有利适配。
11、在本技术的改进方案中设置的是,压力传感器与电子控制装置连接,该压力传感器构造用于检测第一流体通道或第二流体通道或第三流体通道或第四流体通道中的流体压力。在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中时,该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确定由压缩空气源所提供的供应压力。在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第三流体通道或第四流体通道中时,该压力传感器提供关于给压缩空气负载提供的工作压力的信息。在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第二流体通道中时,能够实现对排气压力的监测。
12、优选地设置的是,电子控制装置构造用于处理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并且用于执行工作接口处的压力调节。示例性地设置的是,电子控制装置能够在尤其能由上级的控制装置、例如机器控制装置来提供的外部压力信号的基础上将工作输出端处的压力调节到恒定值或根据预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影响流体流动的阀系统(1),所述阀系统具有基体(2),在所述基体上构造有输入接口(10)、工作接口(12)和输出接口(11),其中,在所述基体(2)中构造有在所述输入接口(10)和第一阀座(61)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41)、在所述输出接口(11)和第二阀座(62)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通道(42)、在所述第二阀座(62)和所述工作接口(12)之间延伸的第三流体通道(43)以及在所述第一阀座(61)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之间延伸的第四流体通道(44);以及所述阀系统具有第一控制阀(63)和第二控制阀(64),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阀座(61)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一阀构件,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阀座(62)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二阀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一阀座(61)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四流体通道(44)的第一最小横截面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2)的第二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二阀座(62)的第二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的第二最小横截面更小地构造。
2.根据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部(3)上构造第一界面(15),并且在所述基体下部(4)上构造第二界面(16),其中所述第一界面(15)和所述第二界面(16)构造用于将所述基体上部(3)与所述基体下部(4)至少区域性地流体密封地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3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构造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中或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2)中或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中或所述第四流体通道(44)中的流体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33)构造用于处理所述压力传感器(20)的压力信号并且用于执行在所述工作接口(12)处的压力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驱动装置(31)构造用于对所述第一阀构件在密封地抵靠在所述第一阀座(61)上的阻挡位置与远离所述第一阀座(61)布置的释放位置之间的位置进行能自由选择的电调节,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阀驱动装置(32)构造用于对所述第二阀构件在密封地抵靠在所述第二阀座(62)上的阻挡位置与远离所述第二阀座(62)布置的释放位置之间的位置进行能自由选择的电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3)构造用于针对所述第一阀驱动装置(31)和/或针对所述第二阀驱动装置(32)将最大阀升程能调节地预设为所述阀构件的阻挡位置与所述阀构件的释放位置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63)和所述第二控制阀(64)从以下组中选择:电磁阀、流体先导控制气动阀、压电弯曲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开始延伸有多个第二流体通道,这些第二流体通道共同汇流到所述输出接口(11)中,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的每个第二流体通道配设有第二阀座、第二控制阀和第二阀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最小横截面和第二最小横截面被预设成恒定地通过相应的流体通道(41、42、43、44)和/或阀座(61、6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影响流体流动的阀系统(1),所述阀系统具有基体(2),在所述基体上构造有输入接口(10)、工作接口(12)和输出接口(11),其中,在所述基体(2)中构造有在所述输入接口(10)和第一阀座(61)之间延伸的第一流体通道(41)、在所述输出接口(11)和第二阀座(62)之间延伸的第二流体通道(42)、在所述第二阀座(62)和所述工作接口(12)之间延伸的第三流体通道(43)以及在所述第一阀座(61)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之间延伸的第四流体通道(44);以及所述阀系统具有第一控制阀(63)和第二控制阀(64),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阀座(61)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一阀构件,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阀座(62)能相对运动地调节的第二阀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一阀座(61)的第一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四流体通道(44)的第一最小横截面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2)的第二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二阀座(62)的第二最小横截面和/或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的第二最小横截面更小地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2)包括基体下部(4)以及与所述基体下部(4)连接的基体上部(3),其中,在所述基体下部(4)中构造所述第一流体通道(41)、所述第二流体通道(42)、所述第三流体通道(43)、所述第四流体通道(44)、所述第一阀座(61)和所述第二阀座(62),并且其中,所述基体上部(3)配设有电子控制装置(33)、用于所述第一阀构件的第一阀驱动装置(31)和用于所述第二阀构件的第二阀驱动装置(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系统(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部(3)上构造第一界面(15),并且在所述基体下部(4)上构造第二界面(16),其中所述第一界面(15)和所述第二界面(16)构造用于将所述基体上部(3)与所述基体下部(4)至少区域性地流体密封地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西克斯特,S·穆勒,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