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555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支撑壳体与进料箱相互连通,支撑壳体内设挤压送料机构,上壳体、下壳体、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构成腔室,支撑壳体与腔室相互连通,第一端盖上设出胶筒,腔室内设电缆筒,电缆筒一端贯穿第二端盖、另一端贯穿第一端盖,电缆筒另一端位于出胶筒内部,底板上设夹紧机构,底板上设冷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高温绝缘熔融胶从电缆筒与出胶筒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挤压流出并包裹在电缆的外圆周,夹紧机构将电缆和电缆外圆周的高温绝缘熔融胶挤压固定,冷却机构对电缆外圆周的高温绝缘熔融胶进行降温,能够将电缆和高温绝缘熔融胶紧固粘连,及时对高温绝缘熔融胶进行降温,提高绝缘层的冷却效率及冷却质量。及冷却质量。及冷却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加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并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0003]在电缆线的包塑过程中,外层的绝缘材料要经过高温熔化包裹电缆线芯成型电缆,由于高温绝缘材料有一定的流动性,需要将包塑成型的电缆线进行冷却,使高温绝缘材料迅速冷却,以保证电缆线外层的绝缘层均匀,为了保证冷却效果,水槽中需要不断地加入冷却水,现有的冷却水加入方式通常采用普通的水龙头加水方式,这种冷却水加入方式存在着冷却水浪费严重和冷却效果低下等缺陷。
[0004]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810883947.X的一种快速冷却的电缆绝缘挤出装置,通过设置绝缘层挤出模具、绝缘挤出隔热垫和绝缘层冷却套管,能够使挤出的电缆绝缘层不暴露在空气中且不直接接触冷却水,即可快速地进行冷却,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冷却后凝胶的可塑性会变差且包覆性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2)的第一支撑杆(13)上设置有支撑壳体(4),支撑壳体(4)的入口端与进料箱(3)的出口端相互连通,进料箱(3)内的高温绝缘熔融胶流入支撑壳体(4)中,支撑壳体(4)内设置有输送高温绝缘熔融胶的挤压送料机构(1),底板(12)上设置有与连接的挤压送料机构(1)的驱动机构(2),底板(12)的第二支撑杆(14)上设置有上壳体(5)和下壳体(8),上壳体(5)与下壳体(8)连接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盖(16),第一端盖(6)与第二端盖(16)通过第一连接杆(17)固定连接,上壳体(5)、下壳体(8)、第一端盖(6)与第二端盖(16)构成腔室,支撑壳体(4)的出口端与腔室的入口端相互连通,第一端盖(6)上设置有与腔室相互连通的出胶筒(7),腔室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缆(9)的电缆筒(18),电缆筒(18)一端贯穿第二端盖(16)、另一端贯穿第一端盖(6),电缆筒(18)另一端位于出胶筒(7)内部,电缆筒(18)外圆周与出胶筒(7)内圆周之间形成的空隙用于高温绝缘熔融胶流出并包裹在电缆(9)的外圆周,底板(12)上设置有用于将电缆(9)和电缆(9)外圆周的高温绝缘熔融胶挤压固定的夹紧机构(10),底板(12)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缆(9)外圆周的高温绝缘熔融胶进行降温的冷却机构(11),冷却机构(11)与驱动机构(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端盖(16)上转动连接有与驱动机构(2)连接的第一斜齿轮(23),第一端盖(6)上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21),第一直齿轮(21)与第一斜齿轮(23)通过第二连接杆(22)连接,第一端盖(6)上圆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直齿轮(21)啮合传动的第一齿圈(19),第一齿圈(19)内圆周均匀设置有与电缆筒(18)外圆周的高温绝缘熔融胶接触的凸块(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冷却的电缆绝缘层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机构(10)为:底板(12)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04),固定板(1004)上滑动连接有推板(1002),推板(1002)一端设置有把手(1001),推板(1002)上设置有齿条(1003),底板(12)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1010),转盘(1010)外圆周的第二齿圈(1011)与齿条(1003)啮合传动,转盘(1010)上加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滑孔(1023)与第二滑孔(1024),底板(12)上侧固定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挡板(1015),其中一组相互对称的两个挡板(10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杆(1013),另外一组相互对称的两个挡板(101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1012),第五连接杆(1013)和第四连接杆(1012)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1009)、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1014),第一滑板(100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筒(1016),第一连接筒(1016)与第四连接杆(1012)滑动连接,第一连接筒(10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轴(1017),第一连接轴(1017)与底板(12)上的第四滑孔(1026)滑动连接,第一连接轴(1017)一端的第一轴承(1018)与第一滑孔(1023)滑动连接,第一滑孔(1023)与第四滑孔(1026)相互连通,第二滑板(1014)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筒(1020),第二连接筒(1020)与第五连接杆(1013)滑动连接,第二连接筒(102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021),第二连接轴(1021)与底板(12)上的第三滑孔(1025)滑动连接,第二连接轴(1021)一端的第二轴承(1022)与第二滑孔(1024)滑动连接,第二滑孔(1024)与第三滑孔(1025)相互连通,第四连接杆(1012)、第五连接杆(1013)外圆周分别设置有弹簧(1019),两个弹簧(1019)一端分别与第二滑板(1014)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滑板(1009)固定连接;第二滑板(101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壳体支撑座(1005),第一壳体支撑座(1005)上设置有第一壳体(1006),第一滑板(1009)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壳体支撑座(1005)相互对称的第
二壳体支撑座(1008),第二壳体支撑座(1008)上设置有第二壳体(1007),第一壳体(1006)的开口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明王涛蔺祥王希文张健王宝玉张建斌周恒田佳李宏瑞李光明温一凡侯俊礼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