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溶源性噬菌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诱导溶源性噬菌体方法,具体涉及利用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技术高效快速的诱导溶源性噬菌体,获得大量子代噬菌体的方法。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000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的特异性病毒,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生物实体,据估计生物圈中噬菌体的数量高达10
31
,由噬菌体侵染裂解导致的细菌死亡率可占总体死亡率的20
‑
40%。因此,噬菌体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相当大的影响。噬菌体的生命史包括裂解周期和溶源周期。进入裂解周期的噬菌体,在侵染宿主后,会利用宿主物质大量合成组装子代噬菌体,并裂解宿主细胞释放子代病毒。一些溶源性噬菌体在侵染宿主后会将自己的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中,形成前噬菌体(prophage)进入溶源周期,而携带前噬菌体基因的宿主细胞则被称为溶源菌。溶源周期的前噬菌体会保持休眠状态与宿主DNA一起进行复制,但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下,整合的噬菌体DNA又可从宿主细菌的基因上脱离(这个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低温等离子诱导溶源性噬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含有溶原性噬菌体的细菌培养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诱导缓冲液,然后置于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中,调节放电电压及放电功率,进行放电处理;放电处理结束后,移入孵育液中孵育培养;孵育培养结束后,依次经过破胞处理、离心和过滤,获得含有子代噬菌体的滤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等离子诱导溶源性噬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培养液中含有溶原性噬菌体的细菌浓度为102‑
108CFU/m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等离子诱导溶源性噬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1
‑
40g/L,具体包括吐温0.1
‑
40g/L、焦磷酸钠0.1
‑
40g/L和柠檬酸钾0.1
‑
40g/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等离子诱导溶源性噬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缓冲液的加入量为0.1
‑
100mol/L的Na2HPO4或KH2PO4,以及0.1
‑
100mmol/L CaCl2和0.1
‑
50mmol/L MgCl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低温等离子诱导溶源性噬菌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处理的放电电压为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顾霞,俞萍锋,刘亚男,黄丹,黄满红,薛罡,徐先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