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40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该方法具体为:S1:盾构设备挖掘隧道时,隧道管片紧跟盾构设备进行铺设,之后将可伸缩的传输管深入隧道管片与隧道土壁之间,使用供给设备将混凝土通过传输管注入其中;S2:随着传输管的灌输,会让传输管端部的包裹囊膨胀开,让混凝土在包裹囊2的内侧进行定型凝固;通过此种设置,让膨胀的混凝土先进入包裹囊中,让所有的包裹囊先膨胀起来,确定基本形状,当包裹囊整体膨胀后,剩余的混凝土再向外膨胀渗透,将细小的缝隙填满,不仅减少了混凝土对管片和土壁的压力,减少压力过大导致的隧道漏浆问题,同时就算发生漏浆,混凝土也会被包裹囊阻挡,不会发生大范围泄露。泄露。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盾构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盾构法施工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以其施工速度快、安全程度高、对地面扰动少、适用于各类复杂地层等特点,在地下隧道工程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盾构机掘进后在管片与地层之间、管片与盾尾之间将存在一定的空隙,为控制地层变形,减少沉降,并利用提高隧道抗渗性以及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需要在管片壁后进行填充浆液。
[0003]公开号为CN111997653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包括同步注浆和二次补强注浆,二次补强注浆在同步注浆凝固稳定之后开始,当注浆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停止注浆;手动控制方式则由人工根据掘进情况随时调整注浆流量。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因盾构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盾构隧道周围重塑土的再固结以及水的渗透等问题。
[0004]现有的注浆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在注浆过程中一般是直接将混凝土灌注到缝隙中,导致对隧道管片和土壁的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为:S1:盾构设备挖掘隧道时,隧道管片紧跟盾构设备进行铺设,之后将可伸缩的传输管(1)深入隧道管片与隧道土壁之间,使用供给设备将混凝土通过传输管(1)注入其中;S2:在传输管(1)的端部设置包裹囊(2),随着传输管(1)的灌输,会让传输管(1)端部的包裹囊(2)膨胀开,让混凝土在包裹囊(2)的内侧进行定型凝固;S3:包裹囊(2)为多层结构设置,包裹囊(2)在膨胀定型之后,其内侧的混凝土会从包裹囊(2)外侧的撕裂口(6)向外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座(14),所述密封座(14)的外侧设置有包裹囊(2),所述包裹囊(2)包括若干个膨胀袋(4),若干个膨胀袋(4)自内向外宽度依次增大,且相邻的膨胀袋(4)互相固接,所述膨胀袋(4)的外侧设置有渗透组件,且膨胀袋(4)为柔性纤维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组件包括若干个连接片(7),所述膨胀袋(4)的外侧开设有若干组撕裂口(6),所述撕裂口(6)呈波浪形设置,所述连接片(7)的两端固接在撕裂口(6)的内侧,所述连接片(7)为弹性材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最外侧所述膨胀袋(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包袋(5),所述外包袋(5)包括若干条交叉设置的纤维绳,所述纤维绳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弹性延伸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管片壁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1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灌注头(8),所述密封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帅宋锋刘立男张瑜赵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