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83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包括前置拖车、后置拖车、前置换管机构、后置换管机构、三通阀组和延伸管节;前置拖车用于固连盾构机,后置拖车与前置拖车连接;三通阀组固定于前置拖车并用于连接环流系统的前主干道,前置换管机构和后置换管机构均设有分别连通三通阀组的折弯软管组;前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前置拖车,后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后置拖车;延伸管节用于延伸连接环流系统的后主干道,延伸管节包括直管节和设有延伸支管的三通管节,直管节和延伸支管均设置管节阀;直管节用于通过前置换管机构连接三通阀组,延伸支管用于通过后置换管机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上述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能够不中断换管作业,方便高效且适用于大型盾构机。用于大型盾构机。用于大型盾构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盾构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泥水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时,渣浆是靠泥浆泵及泥浆管路等进行泵送输运的,当盾构掘进一段距离后,需对泥浆管路进行换管延伸。现有技术基本是在环流系统隔离(即中断)模式下进行操作的,这样明显影响施工效率。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采用中继密封舱暂存一定数量管节,中继舱内设置有管路夹持器,对管路进行连续补给延伸的技术方案,实现环流系统不停机模式下的管路延伸作业,但中继舱结构较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由于空间限制,难以使用在大/超大直径泥水盾构上,适用性较差。基于此,如何优化环流系统不中断模式下的管路延伸作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该管路延伸装置能够实现不中断换管作业,方便高效且适用于大型盾构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包括:前置拖车、后置拖车、前置换管机构、后置换管机构、三通阀组和延伸管节;
[0005]所述前置拖车用于固连盾构机,所述后置拖车与所述前置拖车连接;所述三通阀组固定于所述前置拖车并用于连接环流系统的前主干道,所述前置换管机构和所述后置换管机构均设有分别连通所述三通阀组的折弯软管组;所述前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前置拖车,所述后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后置拖车;
[0006]所述延伸管节用于延伸连接环流系统的后主干道,所述延伸管节包括直管节和设有延伸支管的三通管节,所述直管节和所述延伸支管均设置管节阀;所述直管节用于通过所述前置换管机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所述延伸支管用于通过所述后置换管机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
[0007]可选地,所述折弯软管组包括设于所述前置换管机构的前置U型管组和设于所述后置换管机构的后置U型管组;所述前置拖车的侧部固定前置行走导向件,所述后置拖车的侧部固定后置行走导向件;
[0008]所述前置换管机构包括与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配合的前置移动小车以及固定于所述前置移动小车的前置弯管接头,所述前置弯管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前置U型管组和所述直管节;
[0009]所述后置换管机构包括与所述后置行走导向件配合的后置移动小车以及固定于所述后置移动小车的后置弯管接头,所述后置弯管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后置U型管组和所述延伸支管。
[0010]可选地,所述前置拖车包括:
[0011]前置车体,所述三通阀组固定于所述前置车体的顶部;
[0012]前置行走支腿,设于所述前置车体的底部;
[0013]前置储存架,设于所述前置车体远离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的一侧并用于存放所述延伸管节;
[0014]前置作业平台,设于前置车体靠近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一侧的下方并供操作人员站立连接/拆开所述直管节和所述前置弯管接头;
[0015]前置吊运单元,设于所述前置车体并用于将所述前置储存架上的所述延伸管节吊运至所述前置作业平台一侧。
[0016]可选地,所述前置拖车的顶部设有前置滑动平台,所述前置U型管组通过滑盘压附于所述前置滑动平台,所述滑盘可相对所述前置滑动平台滑动。
[0017]可选地,所述后置拖车包括:
[0018]后置车体;
[0019]后置行走支腿,设于所述后置车体的底部;
[0020]后置储存架,设于所述后置车体远离所述后置行走导向件的一侧并用于存放所述延伸管节;
[0021]后置作业平台,设于后置车体靠近所述后置行走导向件一侧的下方并供操作人员站立连接/拆开所述直管节和所述后置弯管接头;
[0022]后置吊运单元,设于所述后置车体并用于将所述后置储存架上的所述延伸管节吊运至所述后置作业平台一侧。
[0023]可选地,所述后置弯管接头包括管节本体和以所述管节本体为轴转动连接所述管节本体的回转管接头,还包括驱动所述回转管接头旋转至贴合所述后置拖车或相对所述后置拖车外伸的回转油缸。
[0024]可选地,所述三通阀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进浆三通阀和排浆三通阀,所述前置U型管组包括第一进浆U型管和第一排浆U型管,所述后置U型管组包括第二进浆U型管和第二排浆U型管;所述第一进浆U型管和所述第二进浆U型管连接所述进浆三通阀,所述第一排浆U型管和所述第二排浆U型管连接所述排浆三通阀。
[0025]可选地,所述U型管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的一端通过固定管夹固定于所述前置拖车。
[0026]可选地,所述前置作业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储存泥浆的前置收纳箱。
[0027]可选地,所述后置作业平台的下方设有用于储存泥浆的后置收纳箱。
[0028]本申请所提供的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工作时,将前置拖车与盾构机固连,后置拖车与前置拖车连接,盾构机掘进施工中,牵引前置拖车和后置拖车行进。管路延伸过程如下:
[0029](I)当三通阀组切换至使前置换管机构及其折弯软管组连通盾构机环流系统的前主干道和后主干道时,随着前置拖车和三通阀组向前行进第一预设距离,后主干道(铺设固定在隧道中)及连接后主干道前置换管机构的主体部分保持不动,前置换管机构相对前置拖车向后滑动(实际是前置拖车前移),前置换管机构的折弯软管组被拉伸后补偿前置拖车的行进距离,也即前主干道和后主干道增加的距离;
[0030](II)然后将后置换管机构与后主干道的延伸支管连接,切换三通阀组将环流系统的前主干道和后主干道通过后置换管机构及其折弯软管组连通,拆开前置换管机构与后主
干道的连接,盾构机牵引前置拖车和后置拖车前移第二预设距离,后置换管机构的主体保持不动,借助后置换管机构的折弯软管组延伸补偿后置拖车的行进距离,同时将前置换管机构的折弯软管组复位至状态(I)前的初始位置,此时前置换管机构的接口与后主干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之和;
[0031](III)在后主干道依次延伸连接三通管节和直管节,补偿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将前置换管机构与延伸后的直管节连通,切换三通阀组连通前主干道和延伸后的后主干道,同时断开后置换管机构与后主干道,将后置换管机构的折弯软管组复位即可,此时后置换管机构距离后主干道延伸前的延伸支管第二预设距离(超前),距离延伸后的后主干道的三通管节的延伸支管第一预设距离(滞后),以便后置拖车继续行进第一预设距离能够与后主干道上三通管节的延伸支管连接。
[0032]重复步骤(I)~步骤(III),即可在不中断盾构施工状态下进行管路延伸作业。且上述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结构相对简单,能够在盾构机牵引下完成施工作业,满足盾构机小转弯施工需求,适用于大直径及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施工需求。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拖车、后置拖车、前置换管机构、后置换管机构、三通阀组和延伸管节;所述前置拖车用于固连盾构机,所述后置拖车与所述前置拖车连接;所述三通阀组固定于所述前置拖车并用于连接环流系统的前主干道,所述前置换管机构和所述后置换管机构均设有分别连通所述三通阀组的折弯软管组;所述前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前置拖车,所述后置换管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后置拖车;所述延伸管节用于延伸连接环流系统的后主干道,所述延伸管节包括直管节和设有延伸支管的三通管节,所述直管节和所述延伸支管均设置管节阀;所述直管节用于通过所述前置换管机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所述延伸支管用于通过所述后置换管机构连接所述三通阀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软管组包括设于所述前置换管机构的前置U型管组和设于所述后置换管机构的后置U型管组;所述前置拖车的侧部固定前置行走导向件,所述后置拖车的侧部固定后置行走导向件;所述前置换管机构包括与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配合的前置移动小车以及固定于所述前置移动小车的前置弯管接头,所述前置弯管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前置U型管组和所述直管节;所述后置换管机构包括与所述后置行走导向件配合的后置移动小车以及固定于所述后置移动小车的后置弯管接头,所述后置弯管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后置U型管组和所述延伸支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列式管路延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拖车包括:前置车体,所述三通阀组固定于所述前置车体的顶部;前置行走支腿,设于所述前置车体的底部;前置储存架,设于所述前置车体远离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的一侧并用于存放所述延伸管节;前置作业平台,设于前置车体靠近所述前置行走导向件一侧的下方并供操作人员站立连接/拆开所述直管节和所述前置弯管接头;前置吊运单元,设于所述前置车体并用于将所述前置储存架上的所述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张帅坤田金坤熊晨君范瑞强孙乐谢蛟王朝辉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