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轴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88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4
本申请涉及一种上料轴对中装置。上料轴具有第一对位面,上料轴对中装置包括对位轴以及图像采集组件。对位轴设有朝向第一对位面设置的第二对位面,第二对位面设有至少三个测距组件,测距组件用于获取第一对位面和第二对位面之间的距离。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对位轴内,图像采集组件用于获取第一对位面的中心相对于对位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利用该上料轴对中装置可减少极片卷筒的上料误差。中装置可减少极片卷筒的上料误差。中装置可减少极片卷筒的上料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轴对中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和储能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上料轴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极片卷筒移动到上料轴上,但极片卷筒存在对中困难的问题,需要人工辅助而将极片卷筒对中上料至上料轴,导致上料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因利用人工辅助进行极片卷筒的对中上料而导致上料误差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料轴对中装置。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料轴对中装置,上料轴具有第一对位面,上料轴对中装置包括对位轴以及图像采集组件。对位轴设有朝向第一对位面设置的第二对位面,第二对位面设有至少三个测距组件,测距组件用于获取第一对位面和第二对位面之间的距离。图像采集组件设置于对位轴内,图像采集组件用于获取第一对位面的中心相对于对位轴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0005]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该上料轴对中装置使用时,可使对位轴转动而改变对位轴的中心轴线相对于第一对位面的角度,直至至少三个测距组件分别获取的距离一致,如此,可使第一对位面平行于第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轴对中装置,所述上料轴具有第一对位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轴对中装置(10)包括:对位轴(110),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对位面设置的第二对位面(1101),所述第二对位面(1101)设有至少三个测距组件(112),所述测距组件(11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对位面和所述第二对位面(1101)之间的距离;以及图像采集组件(111),设置于所述对位轴(110)内;所述图像采集组件(11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对位面的中心相对于所述对位轴(11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轴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轴(110)设有定位孔(1102),用于安装所述图像采集组件(111);所述图像采集组件(111)和所述对位轴(110)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轴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位面(1101)设有围绕所述定位孔(1102)的中心轴线呈圆周均匀排布的三个所述测距组件(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轴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120)和位移调节组件;所述对位轴(110)传动连接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20),以调整所述对位轴(110)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对位面的角度;所述位移调节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20)连接,以驱动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20)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且均垂直于所述对位轴(110)的中心轴线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轴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120)包括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21)和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22);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121)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22)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22)绕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122)与所述对位轴(110)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对位轴(110)绕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