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82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卸料单元包括:仓箱沿所述仓箱内部轴向连接的滤料叶轮,以及与所述滤料叶轮轴向连接的驱动电机;沿所述卸料单元周向均匀分布的减震组件包括:与所述仓箱边缘活动连接的帽盖,沿所述帽盖周向延伸连接的阻尼伸缩组件,以及沿所述帽盖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器,用于驱动阻尼伸缩组件反向延伸。通过可伸缩的阻尼伸缩组件与装置放置地平面贴合,提高与凹凸不平的平面的适应性,并保证装置的可放置性。反向设置另一端的阻尼伸缩组件对整体装置进行有效缓冲,通过与气动器配合工作有效实现阻尼伸缩组件的稳定缓冲工作,膨胀软套受热膨胀对气动器进行有效保护,保证整体减震组件的工作有效性。保证整体减震组件的工作有效性。保证整体减震组件的工作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卸料
,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沙子是建筑工地上必备材料,通常沙子需要经过筛滤后与其他材料混合才能使用,传统沙子筛滤卸料时,整体装置固定在建筑工地平面上进行,而建筑工地周边环境存在有大量杂质所形成的地表面经常凹凸不平,使得装置放置位置受限以及装置不稳定,而增加了卸料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单元,包括仓箱,沿所述仓箱内部轴向连接的滤料叶轮,以及与所述滤料叶轮轴向连接的驱动电机;减震组件,沿所述卸料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包括与所述仓箱边缘活动连接的帽盖,沿所述帽盖周向延伸连接的阻尼伸缩组件,以及沿所述帽盖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器,用于驱动阻尼伸缩组件反向延伸。仓箱整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内部设置有滤料叶轮,驱动电机与滤料叶轮电性连接,控制滤料叶轮在仓箱内部转动,物料经过滤料叶轮传送至下半部分完成卸料。仓箱底部与卸料场地地表面通过减震组件实现固定以及定位,帽盖与仓箱中部螺栓连接,阻尼伸缩组件沿帽盖下端轴向延伸与仓箱底端面保持平齐,使得阻尼伸缩组件与仓箱底端面同时与卸料场地地表面接触,实现卸料装置的稳定放置。阻尼伸缩组件与帽盖等径并沿其轴向端部固定连接,阻尼伸缩组件在地表面的推动力之下沿轴向伸缩,同时气动器以预定气压传送通过帽盖传送至阻尼伸缩组件,实现反向推送力,限定阻尼伸缩组件的伸缩长度,保证卸料装置与地表面同步曲线,气动器的工作压力与电机所产生的振动同时向阻尼伸缩组件作用,阻尼伸缩组件的阻尼力与振动阻力相互平衡,达到缓冲作用。
[000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帽盖以及阻尼伸缩组件内部中空,中部沿轴向贯穿连接有限定单元,所述限定单元包括沿所述阻尼伸缩组件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杆,以及沿所述密封杆端部活动连接的膨胀软套,所述膨胀软套初始直径小于所述帽盖直径。密封杆与阻尼伸缩组件中轴固定连接,对气动器传送的气压起到密封作用,保证气动器的有效工作率。膨胀软套与密封杆端部螺纹连接,其延伸设置在帽盖中部,通过气动器抽送外部气体至帽盖形成气压,而气动器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工作热量,顺带所传送的气体具备有同样的热度,传送气体与膨胀软套接触,膨胀软套受热沿周向膨胀直至与帽盖内壁贴合,隔绝气动器的继续传送,使得阻尼伸缩组件与帽盖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状态,气动器停止工作,膨胀软套与阻尼伸缩组件内壁形成密封空间用于存储气动器停止工作前的气压,保证阻尼伸缩组件与气压传送之间的工作,并对气动器进行保护,防止温度过热损坏。气动器停止工作后,膨胀软套随温度的下降逐渐收缩,直至与帽盖存在间隙,气动器继续工作,保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000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膨胀软套采用橡胶薄膜,所述膨胀软套中部固定连接有传送轮,所述传送轮沿周向均匀阵列有多个通槽。膨胀软套端部边缘分别与传送轮两端部边缘固定连接形成一体,气动器传送气压部分通过通槽传送至膨胀软套,膨胀软套与通槽形成存储空间,并在气体不断升温时,膨胀软套也随之不断膨胀,膨胀软套尺寸与传送轮直径相匹配,通过膨胀软套与气动器温度之间的膨胀关系,控制传送轮与盖帽之间的尺寸关系,进一步控制气动器传送受阻歇停时间,对气动器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与整体装置的稳定工作不冲突。
[000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通槽与所述膨胀软套截面边缘线成对数曲线状。膨胀软套与通槽截面呈双向圆弧,中部形成一定间距,防止气体传送推动膨胀软套反向膨胀与传送轮过渡贴合而使得气动器气体传送失效,无法进行存储,无法对气动器进行有效保护。
[000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伸缩组件整体呈阶梯形,包括多组阵列延伸的伸缩端,所述伸缩端截面呈梯形,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与前一段伸缩端相互配合的延伸孔。在气动器启动工作前,阻尼伸缩组件末端端部与地面直接接触,底部伸缩端内的延伸孔沿前一段伸缩端伸缩,实现根据地面凹凸曲线接触点自动补偿,保持与地面同等倾斜,从而保证其他伸缩端与地面的水平,提高整体装置与工作场地的适应性。
[000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端尺寸自盖帽端部轴向延伸逐渐增大。通过多个伸缩端延伸对振动力度逐渐消减,直至底部与地面接触的一端所受到的冲击力最小,保证最低端的伸缩端的固定,减少其沿其他伸缩端中的延伸孔晃动。
[001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伸缩组件沿顶端对称连接有另一组同样的阻尼伸缩组件,形成双向减震。相对设置的阻尼伸缩组件在底端与地表面相贴合后,气动器工作推动上半部分的阻尼伸缩组件工作,使其保持延伸减震,下半部分相对设置的阻尼伸缩组件实时接收残余振动余量,使下半部分的阻尼伸缩组件沿伸缩孔下沉,重心下沉提高整体工作稳定性。
[00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通过可伸缩的阻尼伸缩组件与装置放置地平面贴合,地平面所施加的方向推力推动伸缩端伸缩,使其底部与地平面保持平齐,提高与凹凸不平的平面的适应性,并保证装置的可放置性。反向设置另一端的阻尼伸缩组件对整体装置进行有效缓冲,通过与气动器配合工作有效实现阻尼伸缩组件的稳定缓冲工作,膨胀软套受热膨胀对气动器进行有效保护,保证整体减震组件的工作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减震组件的拆分图。
[0014]图中各附图标记为:仓箱1、驱动电机2、减震组件3、帽盖301、伸缩端302、气动器303、密封杆401、膨胀软套402、传送轮4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
行描述。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单元与减震组件3两部分,具体的卸料单元,包括仓箱1,沿所述仓箱1内部轴向连接的滤料叶轮,以及与所述滤料叶轮轴向连接的驱动电机2;仓箱1整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内部设置有滤料叶轮,驱动电机2与滤料叶轮电性连接,控制滤料叶轮在仓箱1内部转动,物料经过滤料叶轮传送至下半部分完成卸料。
[0017]减震组件3,沿所述卸料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包括与所述仓箱1边缘活动连接的帽盖301,沿所述帽盖301周向延伸连接的阻尼伸缩组件,以及沿所述帽盖301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器303,用于驱动阻尼伸缩组件反向延伸。仓箱1底部与卸料场地地表面通过减震组件3实现固定以及定位,帽盖301与仓箱1中部螺栓连接,阻尼伸缩组件沿帽盖301下端轴向延伸与仓箱1底端面保持平齐,使得阻尼伸缩组件与仓箱1底端面同时与卸料场地地表面接触,实现卸料装置的稳定放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2工作不可避免的带动整体装置振动,在卸料场地地表面严重不平齐的情况下,即使将卸料装置深入地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单元,包括仓箱,沿所述仓箱内部轴向连接的滤料叶轮,以及与所述滤料叶轮轴向连接的驱动电机;减震组件,沿所述卸料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包括与所述仓箱边缘活动连接的帽盖,沿所述帽盖周向延伸连接的阻尼伸缩组件,以及沿所述帽盖另一端固定连接的气动器,用于驱动阻尼伸缩组件反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以及阻尼伸缩组件内部中空,中部沿轴向贯穿连接有限定单元,所述限定单元包括沿所述阻尼伸缩组件轴向固定连接的密封杆,以及沿所述密封杆端部活动连接的膨胀软套,所述膨胀软套初始直径小于所述帽盖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减震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万祜王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