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77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该PCB板上的若干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具有沿预设方向分布并与所述若干继电器一一对应的若干组引脚,各组分别包括若干引脚;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底端在每相邻的两组引脚之间的部位分别设有隔挡部,该隔挡部将与其相邻的两组引脚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所述隔挡部增加相邻组的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达到300V工业用爬电距离的要求,提高产品的耐受电压,提升产品可靠性。提升产品可靠性。提升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设备和仪器仪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提升,对控制领域使用的继电器模组的要求也愈发严格,根据IEC61812

12021ED3相关标准,要求300V工业用爬电距离为3mm。
[0003]目前,现有技术的继电器模组的输出接线端子的各组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受限于相邻组的引脚间的间距,这就导致继电器模组的输出侧的爬电距离有限,达不到300V工业用爬电距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该PCB板上的若干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具有沿预设方向分布并与所述若干继电器一一对应的若干组引脚,各组分别包括若干引脚;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底端在每相邻的两组引脚之间的部位分别设有隔挡部,该隔挡部将与其相邻的两组引脚隔开。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挡部包括至少一立式挡板,该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底端与所述引脚底端齐平,或者,该挡板底端低于所述引脚底端。
[0008]进一步的,各组的若干引脚分别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
[0009]进一步的,述若干继电器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
[0010]进一步的,各引脚分别向下穿过所述PCB板上对应设置的引脚孔,所述隔挡部向下穿过所述PCB板上对应设置的通孔。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输入接线端子,该输入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若干继电器位于该输入接线端子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子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分别为弹簧接线端子。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所述PCB板设置在该底座上;还包括锁紧块,该锁紧块滑动设置在底座的一端底部,且锁紧块在其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位于底座下方,并设有用于卡住导轨的卡块。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下端开口的外壳,该外壳连接底座,并将所述若干继电器包容于其壳腔中;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继电器一一对应的若干发光光源,所述外壳设置与所述
发光光源一一对应的若干导光柱,各导光柱底端分别朝向相应的发光光源。
[00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由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底端在每相邻的两组引脚之间的部位分别设有隔挡部,该隔挡部将与其相邻的两组引脚隔开,使得本技术能够利用所述隔挡部增加相邻组的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使本技术可以达到300V工业用爬电距离的要求,提高产品的耐受电压,提升产品可靠性。
[0017]2、所述隔挡部包括至少一立式挡板,该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使隔挡部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0018]3、各引脚分别向下穿过所述PCB板上对应设置的引脚孔,所述隔挡部向下穿过所述PCB板上对应设置的通孔,使所述隔挡部在PCB板内部也能对相邻组的引脚进行有效隔离,从而有效提高产品的耐受电压。
[0019]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输出接线端子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PCB板与继电器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PCB板与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等在组合状态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4]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PCB板与输出接线端子在组合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8是现有技术的PCB板与输出接线端子在组合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PCB板,11、引脚孔,12、通孔,2、继电器,3、输出接线端子,31、引脚,32、挡板,4、输入接线端子,5、底座,51、安装凸耳,511、第二螺钉孔,6、外壳,7、锁紧块,71、卡块,72、第一螺钉孔,73、弹性变形部,74、卡柱,8、导光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见图1

图8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包括PCB板1,以及设置在该PCB板1上的若干继电器2和输出接线端子3,输出接线端子3具有沿预设方向分布并与所述若干继电器2一一对应的若干组引脚,各组分别包括若干引脚31。所述输出接线端子3底端在每相邻的两组引脚之间的部位分别设有隔挡部,该隔挡部将与其相邻的两组引脚隔开。所述预设方向具体为所述PCB板1的宽度方向。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包括一立式挡板32,该挡板3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包括至少两立式挡板32,该两立式挡板32沿所述预设方向间隔分布。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32底端与所述引脚31底端齐平,或者,该挡板32底端低于所述引脚31底端。因此,当各引脚31分别向下穿过所述PCB板1上对应设置的引脚孔11时,所述
隔挡部(即所述挡板32))也向下穿过所述PCB板1上对应设置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呈长条状,与所述挡板32相匹配。所述各引脚31分别与相应的引脚控11焊接固定。
[0032]本实施例中,各组的若干引脚31分别沿所述挡板32的长度方向分布,且各组分布包括两个引脚31,但不局限于此。
[0033]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输入接线端子4,该输入接线端子4设置在所述PCB板1上,所述若干继电器位于该输入接线端子4和所述输出接线端子3之间。所述输入接线端子4、输出接线端子3分别为弹簧接线端子。
[0034]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底座5,所述PCB板1设置在该底座5上。还包括锁紧块7,该锁紧块7滑动设置在底座5的一端底部,且锁紧块7在其滑动方向上的一端位于底座5下方,并设有用于卡住导轨的卡块71;锁紧块7在其滑动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底座5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外,并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螺钉孔72。所述第一螺钉孔72的数量为一个,但不局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钉孔的数量多于一个。所述锁紧块5在其滑动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位设有用于驱使所述锁件块7沿使其卡块71卡住导轨的方向复位的弹性变形部73,该弹性变形部73大致呈Z字形,并位于锁紧块上的一个镂空部位内,该弹性变形部73大致中间的部位设有卡柱74,该卡柱74卡于所述底座5底部。所述底座5在长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该PCB板上的若干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具有沿预设方向分布并与所述若干继电器一一对应的若干组引脚,各组分别包括若干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线端子底端在每相邻的两组引脚之间的部位分别设有隔挡部,该隔挡部将与其相邻的两组引脚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包括至少一立式挡板,该挡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预设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端与所述引脚底端齐平,或者,该挡板底端低于所述引脚底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组的若干引脚分别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继电器沿所述预设方向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引脚分别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峰刘金枪邱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