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8117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耐湿涂装胶原料的配方组成为:PVC树脂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VC涂装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VC涂装胶是一种主要用于车身板材间焊缝和车身车底保护的胶粘剂,可以有效提高车身的防水、防漏性能,降低驾驶室内的噪声,减小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幅,提高车体的防锈蚀能力。PVC涂装胶是主要由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稀释剂、无机填料、增粘剂等其他助剂组成的一种膏状胶料,加热固化后形成具有一定粘结能力的弹性体。由于PVC涂装胶施工方便、成本低廉、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是目前研究和使用最广泛的焊缝用涂装胶。
[0003]在PVC涂装胶喷涂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安排的原因,已经喷涂在车架上的涂装胶还没来得及进行烘烤预固化,在湿热的车间环境下,湿膜状态的涂装胶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在后续烘烤过程中,被吸收的水分逸出,导致在胶料的表面和内部形成气泡,甚者会产生裂痕,严重影响涂装胶的外观和力学性能,从而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威胁。
[0004]目前大多数汽车厂采用的PVC涂装胶配方中,用于除水的耐湿剂主要为氧化钙,通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消除水分。但原配方仍无法很好解决涂装胶在湿热环境下放置后烘烤出现气泡的问题,因为氧化钙的吸湿不可控,在高湿环境下容易超过其吸湿极限,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时的放热现象和生成产物也会对涂装胶的外观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温度为30℃,湿度为90%的湿热环境下放置一周时间,后续在140℃下烘烤固化20min,表面不会出现气泡的耐湿PVC涂装胶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基于硅酮体系的PVC耐湿涂装胶,利用的是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酮肟基硅烷交联剂的作用下,遇到空气中的水分即在室温下固化成硅橡胶,在PVC树脂中形成稳定的结构。一方面未固化的硅酮在吸收和固定外界水分,另一方面已经固化的硅橡胶能进一步阻止水分的继续侵入。未固化的硅酮与固化后的硅橡胶在PVC涂装胶的固化温度下均无副反应,因此涂装胶整体能够在温度为30℃,环境湿度为90%的条件下放置一周后烘烤而不出现气泡。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以质量份数计,原料的配方组成为:PVC树脂20

30份,增塑剂30

40份,无机填料30

40份,增粘剂1

3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

8份,酮肟基硅烷交联剂0.2

0.6份;
[0009]所述酮肟基硅烷交联剂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所述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
±
100,挥发份小于1wt%。
[0011]优选地,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优选地,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氧化钛、氧化锌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的增粘剂为α

蒎烯萜烯树脂、β

蒎烯萜烯树脂、柠檬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优选地,所述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α,ω

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0015]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1)将增塑剂、无机填料混合搅拌,控制搅拌所得胶料中的无机物质细度为60

80目,室温放置;
[0017]2)加入增粘剂、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酮肟基硅烷交联剂,混合搅拌,控制搅拌所得胶料中的无机物质细度为60

80目,室温放置;
[0018]3)加入PVC树脂,混合搅拌,控制搅拌所得胶料中的无机物质细度为60

80目,室温放置,得到改性的PVC涂装胶。
[0019]优选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室温放置的时间为10

20min。
[0020]优选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室温放置的时间为12

15min。
[0021]优选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的控制搅拌所得胶料中的无机物质细度为65

75目。
[0022]与以氧化钙为耐湿剂的无机体系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采用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酮肟基交联剂的作用下,依靠吸收的空气中的水分室温固化成稳定的硅橡胶,从而消除水分。
[0024]2)本专利技术中室温固化形成的硅橡胶形成后,能进一步阻止水分的侵入,与无吸湿极限的氧化钙体系相比,本体系在吸湿限度上得到了控制。
[0025]3)本专利技术的硅酮体系与水分的反应较为温和,相比于氧化钙体系,无放热现象和额外的反应产物生成,对涂装胶的外观和力学性能影响降低。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实施例1所得硅酮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右边)与氧化钙无机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左边)的对比;
[0027]图2为实施例2所得硅酮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右边)与氧化钙无机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左边)的对比;
[0028]图3为实施例3所得硅酮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右边)与氧化钙无机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左边)的对比;
[0029]图4为实施例4所得硅酮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右边)与氧化钙无机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左边)的对比;
[0030]图5为实施例5所得硅酮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右边)与氧化钙无机体系的耐湿测试图片(左边)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对比例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2]对比例:
[0033]相比下面的实施例,图1到图5左图为目前大多数汽车厂使用的PVC涂装胶的耐湿结果,采用了氧化钙作为耐湿剂,其胶料的制备过程为:
[0034]步骤一:以质量份数计,向搅拌机料筒内分别加入30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增塑剂,35份的无机碳酸钙填料,高速混合搅拌15min。
[0035]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基础上,以质量份数计,继续加入2份的α

蒎烯萜烯树脂增粘剂,10份无机氧化钙,高速混合搅拌10min。
[0036]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以质量份数计,继续加入21份的PVC树脂,高速混合搅拌15min。
[0037]步骤四:在步骤三的基础上,对所得的PVC涂装胶进行真空脱泡,用中空模具进行铺板,模板外围长宽为:150
×
70mm,内框长宽为:120
×
50mm,得到厚度为0

4mm的渐变坡形胶层。将铺板后的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原料的配方组成为:PVC树脂20

30份,增塑剂30

40份,无机填料30

40份,增粘剂1

3份,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

8份,酮肟基硅烷交联剂0.2

0.6份;所述酮肟基硅烷交联剂为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树脂的聚合度为1000
±
100,挥发份小于1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氧化钛、氧化锌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剂为α

蒎烯萜烯树脂、β

蒎烯萜烯树脂、柠檬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硅酮体系的耐湿涂装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二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洲刘平徐自鹏胡建华李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