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1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涉及电梯领域,包括电梯导轨、驱动组件设备、固定机构和阻尼缓冲机构,所述电梯导轨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固设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右端面上固设有两个第一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驱动组件设备高频小位移振动处安装阻尼缓冲机构,通过阻尼放大轮有效的扩大了阻尼器的缓冲位移,使得所述阻尼缓冲机构的减振性能呈指数级提升,从而能有效的应对电梯驱动马达带来的高频小位移的振动,不仅避免了高频振动给电梯带来的危害,同时相比传统的减振器,不仅承载力大大提高,而且不因外界温度、湿度等条件变化而引起性能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种将驱动主机安装在导轨上从而实现无机房结构的形式,此形式的结构简洁明了、安装快速便捷,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尤其是在高速电梯上的应用。但是相比于承重梁形式的电机结构平台,存在电机平台刚度较弱、结构阻尼率较低的弊病,使得电梯在运行时主机驱动部位会发生小幅高频的振颤,从而降低了电梯运行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甚至会导致设备寿命降低。目前市面上多使用隔振器来进行减振,隔振器虽然对于较大振幅的低频振动有着良好的缓冲吸振能力,但毕竟也属于小阻尼系统,难以应对这种小幅高频的振颤,最终导致电梯小幅高频振颤仍旧影响着电梯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包括电梯导轨、驱动组件设备、固定机构和阻尼缓冲机构,所述电梯导轨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固设有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右端面上固设有两个第一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关于所述L形固定板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电梯导轨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固设有L形安装板,所述L形安装板右端面固设有三个第三加强筋,三个所述第三加强筋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L形安装板下侧设置有L形阻尼安装板,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与所述电梯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右端面固设有两个第二加强筋,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关于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右侧设置有所述阻尼缓冲机构,所述阻尼缓冲机构下侧与所述L形固定板下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驱动组件设备设置安装在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上端面与所述L形安装板下端面之间。
[0005]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设备上端面与所述L形安装板固定位置处固设有两个圆形减振垫,从而限制驱动组件设备水平方向上的大位移振动,所述驱动组件设备下端面与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上端面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矩形减振垫,从而限制驱动组件设备垂直方向上的大位移振动,每个所述圆形减振垫与每个所述矩形减振垫均为复合橡胶材质。
[0006]作为优选,所述阻尼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的L形支撑板,所述L形支撑板右端面固设有两个阻尼加强筋,两个所述阻尼加强筋关于所述L形支撑板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L形支撑板上端面在两个所述阻尼加强筋之间设置有支架板滑槽,所述支架板滑槽中设置有阻尼支架板,所述阻尼支架板右端面固设有两个弹性固定圈,两个所述弹性固定圈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L形支撑板上端面固设有两个夹紧板,两个所述夹紧板关于所述阻尼支架板呈对称分布设置,两个所述夹紧板与所述阻尼支架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支架板前后端面分别固设有阻尼支架,两个所
述阻尼支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转轴,所述固定转轴上固定套设有阻尼放大轮,所述阻尼放大轮上设置有调节孔腔,所述调节孔腔中设置有紧固柱,所述紧固柱上固定套设有Π型阻尼连杆,所述Π型阻尼连杆上端面与所述L型阻尼安装板端面之间连接,所述阻尼放大轮左侧部分的前后端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阻尼连杆臂,两个所述阻尼连杆臂上下端均通过短轴固定连接,位于上侧的所述短轴贯穿所述阻尼放大轮且贯穿位置处固定套设有乳胶密封圈,位于下侧的所述短轴与所述阻尼支架板之间设置有阻尼组件。
[0007]作为优选,所述阻尼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弹性固定圈之间的阻尼套筒,所述阻尼套筒下端面固设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中等距分布设置有四个以上内侧壁呈光滑状的通气孔,所述阻尼套筒上端面固设有前端盖,所述阻尼套筒中设置有阻尼内腔,所述阻尼内腔中滑动连接有阻尼伸缩杆,所述阻尼伸缩杆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前端盖,所述阻尼伸缩杆上端与位于下侧的所述短轴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阻尼伸缩杆上套设有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一端与所述阻尼伸缩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端盖下端面之间连接,所述阻尼伸缩杆上固定套设有环形流体阻尼器,所述环形流体阻尼器中设置有环形内腔且内部填充设置有磁流体,所述磁流体中呈环形等距分布设置有八个相对比重且能够悬浮在磁流体中的质量体。
[000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包括L形定位块,所述L形定位块下端面固设有两个加强三角块,所述L形定位块右端面固设有固定挡板,所述固定底板中设置有六个长圆孔,每个所述长圆孔中分别固设有膨胀螺栓,位于上侧的所述固定机构中的所述L形定位块与所述L形固定板下端面固定连接,位于下侧的所述固定机构中的所述L形定位块与所述L形支撑板下端面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膨胀螺栓与井道内壁或者圈梁之间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对应的六个所述长圆孔中靠近所述固定挡板中心线方向的四个所述长圆孔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偏向所述固定挡板中心线方向,位于所述固定挡板两侧的所述长圆孔呈垂直状分布设置。
[001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孔腔设置为五个相同的圆孔相互连通,且所述调节孔腔圆心、所述固定转轴圆心与所述阻尼连杆臂上侧短轴圆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位置,从而确保所述Π型阻尼连杆与所述阻尼连杆臂相互平行,从而保证受力方向,同时还能通过调节所述紧固柱在所述调节孔腔中的位置,来改变所述阻尼放大轮上所述Π型阻尼连杆的安装位置,从而调节与所述阻尼连杆臂之间的力臂长度,进而调节放大系数。
[0011]作为优选,所述Π型阻尼连杆上端面与所述L型阻尼安装板端面之间为刚性连接,且设置有小幅恒定位移,从而能为所述阻尼组件提供一定的预紧力。
[0012]作为优选,所述磁流体在所述环形流体阻尼器内腔中的容积占比为60%

90%,所述质量体均为球体,从而使得存在于腔体内的所述质量体在所述磁流体流动阻抗的作用下,将阻尼缓冲机构吸收的外界能量,依靠自身运动惯性耗散于所述磁流体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尼和黏滞阻尼,进而耗散掉系统振动所传递的大部分能量,最终实现有效减振。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在驱动组件设备高频小位移振动处安装阻尼缓冲机构,通过阻尼放大轮有效的扩大了阻尼弹簧的缓冲位移,使得所述阻尼缓冲机构的减振性能呈指数级提升,从而能有效的应对电梯驱动马达带来的高频小位移的振动,不仅避免了高频振动给电梯带来的危害,同时相比传统的减振器,不仅承载力大大提高,同时强度也提高,而且耐久性好,性
能稳定,不因外界温度、湿度等条件变化而引起性能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磁流体密封至阻尼套筒的阻尼内腔之内同时给予磁流体一定的流体扰动空间,配合低电压磁场对磁流体参数进行调节,形成一种新型的可变阻抗组合式质量惯性阻尼器,从而通过发挥两种减振机理的优势,实现更高的减振效率,存在于腔体内的质量体在磁流体流动阻抗的作用下,将阻尼器吸收的外界能量,依靠自身运动惯性耗散于流体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尼和黏滞阻尼,进而耗散掉系统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包括电梯导轨(10)、驱动组件设备(1)、固定机构(2)和阻尼缓冲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导轨(10)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固设有L形固定板(12),所述L形固定板(12)右端面上固设有两个第一加强筋(11),两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1)关于所述L形固定板(12)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电梯导轨(10)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固设有L形安装板(18),所述L形安装板(18)右端面固设有三个第三加强筋(19),三个所述第三加强筋(19)呈等距分布设置,所述L形安装板(18)下侧设置有L形阻尼安装板(14),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与所述电梯导轨(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右端面固设有两个第二加强筋(13),两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3)关于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右侧设置有所述阻尼缓冲机构(3),所述阻尼缓冲机构(3)下侧与所述L形固定板(12)下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驱动组件设备(1)设置安装在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上端面与所述L形安装板(18)下端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备(1)上端面与所述L形安装板(18)固定位置处固设有两个圆形减振垫(17),所述驱动组件设备(1)下端面与所述L形阻尼安装板(14)上端面之间固定设置有两个矩形减振垫(16),每个所述圆形减振垫(17)与每个所述矩形减振垫(16)均为复合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动力系统用阻尼平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缓冲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梯导轨(10)靠近电梯轿厢方向端面的L形支撑板(43),所述L形支撑板(43)右端面固设有两个阻尼加强筋(15),两个所述阻尼加强筋(15)关于所述L形支撑板(43)中心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L形支撑板(43)上端面在两个所述阻尼加强筋(15)之间设置有支架板滑槽(42),所述支架板滑槽(42)中设置有阻尼支架板(39),所述阻尼支架板(39)右端面固设有两个弹性固定圈(38),两个所述弹性固定圈(38)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L形支撑板(43)上端面固设有两个夹紧板(41),两个所述夹紧板(41)关于所述阻尼支架板(39)呈对称分布设置,两个所述夹紧板(41)与所述阻尼支架板(3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阻尼支架板(39)前后端面分别固设有阻尼支架(35),两个所述阻尼支架(35)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转轴(34),所述固定转轴(34)上固定套设有阻尼放大轮(31),所述阻尼放大轮(31)上设置有调节孔腔(32),所述调节孔腔(32)中设置有紧固柱(33),所述紧固柱(33)上固定套设有Π型阻尼连杆(30),所述Π型阻尼连杆(30)上端面与所述L型阻尼安装板(14)端面之间连接,所述阻尼放大轮(31)左侧部分的前后端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阻尼连杆臂(36),两个所述阻尼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超王亮沈寅简显科李小兵章孝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