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仿真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磁悬浮转子系统是利用磁浮轴承对转子进行支承的系统,具有无机械接触、无摩擦、无噪声、寿命长、无需润滑等系列的优点,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机械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该系统一般包含磁浮轴承、磁浮转轴、控制系统、功率放大器、传感器及相关附件等,涉及结构动力学、电磁场、控制、电子电路多领域多学科。由于磁悬浮转子的研究设计过程中结构动力学、控制系统、磁场分析等研究都是分别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存在机械、控制、电子和磁场设计的分离现象,难以清楚分析磁浮转子系统的综合性能。另一方面,磁浮轴承包含机械系统和电力电子系统,成本相对较高,不可能每一个设计都制造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因此,针对磁悬浮转子系统,建立磁悬浮轴承动力学、控制系统、磁场分析等多学科的统一模型,并进行多学科领域仿真和分析,可以使磁悬浮转子产品设计的早期尽可能减少错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0003]Mod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磁悬浮转子系统进行分解,得到对应的模型库架构和组件;S2,分析模型库架构下的组件的物理和模型特性;S3,采用与模型和组件模型特性相匹配的建模方式,构建相应的基础模型和组件模型;S4,建立组件模型连接器和边界模型;S5,搭建磁悬浮转子系统模型,并注入系统参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对磁悬浮转子系统进行分解时,只根据物理边界和模型基本假设进行系统分解,不考虑组件与组件之间的交互耦合,得到磁悬浮转子系统的典型组件,整个磁悬浮转子系统是对这些组件按照设定规律的组合;根据组件的物理模型,对模型行为进行自然描述而无需考虑计算顺序,具有非因果特性;同时,不考虑交互耦合后的组件模型具有独立性,不依赖于外界环境,对于不同的系统,边界条件能够自由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转子系统包括五自由度磁悬浮转子系统,且对五自由度磁悬浮转子系统进行分解后得到的对应模型库架构和基础组件包括:磁浮转轴(1)、左径向磁浮轴承(2)、轴向磁浮轴承(3)、右径向磁浮轴承(4)、功率放大器(5)、PID控制器(6)和位移传感器(7),位移传感器(7)将磁浮转轴(1)位移偏移量采集并通讯传递给PID控制器(6),PID控制器(6)根据目标基准位置数据将控制输出结果通讯传递给功率放大器(5),功率放大器(5)再将合适的电流和电压值通讯传递给左径向磁浮轴承(2)、轴向磁浮轴承(3)和右径向磁浮轴承(4);所述磁浮转轴(1)的模型由转子动力学方程实现,左径向磁浮轴承(2)、轴向磁浮轴承(3)、右径向磁浮轴承(4)的模型由电磁力学方程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悬浮转子系统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包括子步骤:左径向磁浮轴承(2)、轴向磁浮轴承(3)、右径向磁浮轴承(4)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电流值来控制电磁力的大小;其中,左径向磁浮轴承(2)分别通过X、Y方向的电流值来控制X、Y的电磁力,右径向磁浮轴承(4)分别通过X、Y方向的电流值来控制X、Y的电磁力,轴向磁浮轴承(3)通过控制Z方向的电流值来Z方向的电磁力,从而实现轴承和转子的稳定运行与控制;磁浮转轴(1)采用五自由度数学方程描述转轴在X、Y和Z方向上作用力以及转动惯量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易思强,杨浩,王晓涵,周凡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