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95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房节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包括: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所述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用于计算出冷水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效比;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所述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冻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耗;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却塔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各个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相关设备建立算法模型在远程界面上手动启停,状态参数监视,频率根据优化算法得出的冷冻水温差设定值自动控制,台数自动加减控制,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以及节能。可靠以及节能。可靠以及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房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

技术介绍

[0002]在整个建筑能耗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很大的比例,一般在40~50%左右。而在空调系统的能耗中,冷冻机房设备(包括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约占60%~70%。一个采用电制冷的办公建筑中,空调冷源(冷冻机房)

冷水机组、冷冻和冷却水泵以及冷却塔的全年用电占整个建筑全年用电的30~35%。
[0003]空调系统中的制冷运行过程为:冷水机组制备一定温度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泵输送到末端设备,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室内的热量,同时除去室内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以满足室内环境的要求。冷冻水吸收室内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再通过冷水机组冷却后循环使用。冷水机组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主要为冷冻水从室内吸收的热量,也包括冷水机组工作时自身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则由循环冷却水吸收,通过冷却水泵输送到冷却塔与室外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最终散发在大气环境中。因此,如何最大化地节省冷冻机房能耗对降低整体建筑的能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0004]目前,传统机房群控:冷机、水泵、冷却塔单独的闭环控制,仅实现简单变频和冷机加减载控制,这必然会降低其能耗控制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包括:
[0008]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所述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用于计算出冷水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效比,得到各种系统工况下冷水机组的能耗;基于冷水机组的台数控制和加减机策略确定冷水机组运行的台数,并进行加减机判断;
[0009]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所述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冻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耗;
[0010]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却塔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
[001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进行加减机判断之后,向下层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向冷水机组发出加/减机的信号,并向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水管上的电动截止阀发出开/关信号。
[00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中,冷却塔的台数控制是在满足不同的排热量需求的前提下,以机房整体能效比的最大值为控制目标,在不
同运行组合中寻优而确定冷却塔运行的台数。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冷却塔运行的台数之后,向下层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向冷却塔风机发出启/停信号,并向冷却塔进水管上的电动截止阀发出开/关信号。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中,冷冻水泵根据差压信号进行变频调速。
[0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冷却水管路中设流量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冷冻水泵的性能模型表示为:W
chwe
=f5(Q
chw
)f6(Q
chw
),其中:Wchwe表示冷冻水泵功率;Qchw表示为冷冻水流量;f5表示为为冷冻水泵功率函数;f6表示为为冷冻水泵功率修正函数。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冷却水管路中未设流量调节装置的情况下,冻水泵的性能模型表示为:W
cwe
=f7(Q
cw
)f8(Q
cw
);其中:Wcwe表示为冷却水泵功率;Qcw表示为冷却水流量;f7表示为冷却水泵功率函数;f8表示为冷却水泵功率修正函数。
[001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表示为:W
tower
=f9(P)f
10
(P);其中:Wtower表示为冷却塔风机实际功率;P表示为冷却塔风机额定输入功率;f9表示为为冷却塔风机功率函数。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对各个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相关设备建立算法模型在远程界面上手动启停,状态参数监视,频率根据优化算法得出的冷冻水温差设定值自动控制,台数自动加减控制,可保证整个系统在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优化控制机房设备,提高管理水平,给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达到节约能源及运营成本的目的,营造出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举措。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0]图1为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中提到的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的控制原理图;
[0021]图2为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中提到的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的控制原理图;
[0022]图3为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中提到的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的控制原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的一个曲线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的另一个曲线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水泵组不同频率P

Q曲线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8]目前,在通过高效机房节能逻辑算法模型的节能优化控制策略下,冷冻机房每月都会节省大量电量,这与离心式冷水机组性能特性、水泵变频特性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离心式冷水机组在60%~80%负荷时的能效最高,水泵在变频情况下功率较之工频运行能耗大量减少。在部分负荷的情形下,整个冷冻机房的节能量非常明显。
[0029]目前,传统机房群控:冷机、水泵、冷却塔单独的闭环控制,仅实现简单变频和冷机加减载控制;而模糊控制机房群控则是基于人工操作经验模糊控制,通过机组负荷预测和优化冷量输送优化,可实现系统接近最优化状态运行本专利技术通过高效机房节能逻辑算法模型基于机房系统能耗模型的最优化整体控制,通过对若干优化变量的合理取值,使整个冷冻机房的耗电量最低。
[0030]本专利技术对各个制冷机房的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相关设备建立算法模型在远程界面上手动启停,状态参数监视,频率根据优化算法得出的冷冻水温差设定值自动控制,台数自动加减控制,可保证整个系统在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优化控制机房设备,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所述冷水机组的能耗模型用于计算出冷水机组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效比,得到各种系统工况下冷水机组的能耗;基于冷水机组的台数控制和加减机策略确定冷水机组运行的台数,并进行加减机判断;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所述冷冻水泵的能耗性能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冻水泵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能耗;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用于计算出冷却塔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运行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加减机判断之后,向下层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向冷水机组发出加/减机的信号,并向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进水管上的电动截止阀发出开/关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塔的热湿交换模型中,冷却塔的台数控制是在满足不同的排热量需求的前提下,以机房整体能效比的最大值为控制目标,在不同运行组合中寻优而确定冷却塔运行的台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冷却塔运行的台数之后,向下层控制器发出指令;控制器向冷却塔风机发出启/停信号,并向冷却塔进水管上的电动截止阀发出开/关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央空调系统智能化高效机房节能算法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续东后小琴徐旭贾俊茹盖钊乐孟思奚成华于佳申丁鼎王飞龙李鹏飞孙璇于启文邹轩黄伟龚敏杨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鑫节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