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955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电机热管理单元、电池热管理单元、乘员舱热管理单元和四通换向阀。其中电机热管理单元通过四通换向阀和电池热管理单元连接,当四通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机热管理单元和电池热管理单元中的冷却循环管路相连通,这样可以利用电机散发的热量来为电池进行加热,提升车辆的能量利用率;另外,乘员舱热管理单元和电池热管理单元连接,该乘员舱热管理单元包括热泵子单元,该热泵子单元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制热,这样可以不用依赖发动机产生的余热来为乘员舱提供热量,车辆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驱动模式。的驱动模式。的驱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市面上的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多。常见的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电机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乘员舱制热回路和乘员舱制冷回路。其中,电池冷却回路只能达到给电池降温的目的,无法对电池进行加热。在这种情况下,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导致电池由于温度较低而内阻过大,放电性能恶化,与此同时电池容量和使用寿命也会衰减。此外,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中,乘员舱制热主要依靠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当混合动力汽车处于纯电机驱动模式下,则无法为乘员舱提供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有效提升汽车的能量利用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电机热管理单元(10)、电池热管理单元(20)、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和四通换向阀(40);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40)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连接,且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中的冷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与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连接,且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包括热泵子单元和空调,所述热泵子单元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0005]可选地,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包括电机(101)、第一三通阀(102)、第一散热器(103)、第一水箱(104)、第一水泵(105)、第一单向阀(106)和电机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电机(101)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进口(102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1022)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水泵(105)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1023)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10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103)的出口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106)与所述第一水泵(105)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04)与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
[0006]可选地,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包括电池(201)、电池换热板(202)、第二水泵203(203)、第一板式换热器(204)和电池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42)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泵(203)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203)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4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电池(201)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接触,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41)和第一出口(2042)连通。
[0007]可选地,所述四通换向阀(40)包括第一端口(401)、第二端口(402)、第三端口(403)和第四端口(404),所述第一端口(40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
板(20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402)与所述第二水泵(203)的入口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端口(403)与所述电机(101)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第四端口(404)与所述第一水泵(105)的出口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401)和所述第三端口(403)连通,所述第二端口(402)和所述第四端口(404)连通,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401)和所述第二端口(402)连通,所述第三端口(403)和所述第四端口(404)连通。
[0008]可选地,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还包括第二三通阀(205),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205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04)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2052)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2053)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水泵(203)连通;在所述电池(201)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04)的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许可流入温度,则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2052)关闭,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2053)开启。
[0009]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电磁阀(50)和第二电磁阀(60),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206);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6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42)连通,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62)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口(2063)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50)与所述电机(101)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2064)通过第二电磁阀(60)与所述第一水泵(105)的入口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还包括蒸发器(301)、风机(302)、暖风芯体(303)、第二单向阀(304)、第一电子膨胀阀(305)、第二电子膨胀阀(306)、第三电磁阀(307)和外部热循环管路,所述热泵子单元包括压缩机(308)、第三板式换热器(309)、第三电子膨胀阀(3010)、外置换热器(3011)、气液分离器(3012)、第四电磁阀(3013)、第三单向阀(3014)和热泵循环管路;所述压缩机(308)的出口通过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3091)连通,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3092)通过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3010)和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与所述外置换热器(3011)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3091)和第一出口(3092)连通,所述外置换热器(3011)的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四电磁阀(3013)、所述第三单向阀(3014)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012)的进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3012)的出口通过所述热泵循环管路与所述压缩机(308)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口(3093)通过所述外部循环管路与所述暖风芯体(303)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3094)通过所述外部循环管路与所述暖风芯体(303)的进口连接;所述外置换热器(301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304)、第二电子膨胀阀(306)和所述外部热循环管路与所述蒸发器(301)的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301)的出口通过所述外部热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三单向阀(3014)与所述气液分离器(3012)的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301)还与所述风机(302)连接;所述外置换热器(3011)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304)、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305)和所述外部热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口(2043)连接,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2044)通过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电机热管理单元(10)、电池热管理单元(20)、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和四通换向阀(40);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40)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连接,且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中的冷却循环管路相连通;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与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连接,且所述乘员舱热管理单元(30)包括热泵子单元和空调,所述热泵子单元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制热,所述空调用于对乘员舱进行制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热管理单元(10)包括电机(101)、第一三通阀(102)、第一散热器(103)、第一水箱(104)、第一水泵(105)、第一单向阀(106)和电机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电机(101)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进口(1021)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1022)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水泵(105)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1023)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散热器(10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103)的出口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单向阀(106)与所述第一水泵(105)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04)与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包括电池(201)、电池换热板(202)、第二水泵(203)、第一板式换热器(204)和电池冷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42)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泵(203)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203)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4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电池(201)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接触,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41)和第一出口(204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40)包括第一端口(401)、第二端口(402)、第三端口(403)和第四端口(404),所述第一端口(40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端口(402)与所述第二水泵(203)的入口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端口(403)与所述电机(101)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第四端口(404)与所述第一水泵(105)的出口通过所述电机冷却循环管路连通;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401)和所述第三端口(403)连通,所述第二端口(402)和所述第四端口(404)连通,当所述四通换向阀(40)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端口(401)和所述第二端口(402)连通,所述第三端口(403)和所述第四端口(40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还包括第二三通阀(205),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205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04)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2052)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2053)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水泵(203)连通;
在所述电池(201)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经过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04)的冷却液的温度大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许可流入温度,则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出口(2052)关闭,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2053)开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第一电磁阀(50)和第二电磁阀(60),所述电池热管理单元(20)还包括第二板式换热器(206);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进口(2061)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42)连通,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2062)通过所述电池冷却循环管路与所述电池换热板(202)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进口(2063)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50)与所述电机(101)连接,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的第二出口(2064)通过第二电磁阀(60)与所述第一水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祺卢斌侯庆林魏庆奇董浩李明洋徐英洲卢甲甲纪旭日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