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533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一种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两个管板、数根换热管、数个折流挡板、两个封头、两个第一和两个第二流体管口以及数个套环;两个管板固定结合于壳体的两个开口上且管板开设有数个通孔;数根换热管装设于两个管板之间且换热管两端分别与两个管板上对应的通孔结合相通;数个折流挡板与换热管相垂直且间隔的固设于壳体内,以使两个管板间形成蛇形流体流道;两个封头装设于两个开口上;两个第一流体管口装设于两个封头上;两个第二流体管口装设于壳体两侧且分别位于两个管板与相邻的两个折流挡板之间;数个套环可移动的套设于数个折流挡板之间的数根换热管上,以使套环在流体推力下沿换热管移动并对换热管的主要换热区域进行清理。换热区域进行清理。换热区域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的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为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使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列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中重要的一类,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部件构成。列管式换热器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一侧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并在换热管内流动,而后从另一侧封头的出口管流出,此过程称之为管程;而另一种流体由壳体一侧的接管进入,而后从壳体另一侧的接管流出,此过程称之为壳程。但是,目前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壳体与管板组装后形成完全封闭的结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壳体内部的换热管上会出现垢层,且难以对该垢层进行清理,而垢层厚度一旦过大将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为此,如何解决这一弊端,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列管式换热器,以在两种流体换热过程中能够对换热管的外侧壁进行清理,以防止其结垢,从而确保列管式换热器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其包括:壳体、两个管板、数根换热管、数个折流挡板、两个封头、两个第一流体管口、两个第二流体管口及数个套环;其中,壳体具有两个相对的开口;该两个管板上均开设有数个通孔,且该两个管板分别密封固定结合于该两个开口上;该数根换热管彼此平行且对应该两个管板上的该数个通孔而设置于该两个管板之间,且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该两个管板上对应的通孔固定结合且相通;折流挡板上对应该数根换热管而开设有数个穿孔,该数根换热管对应穿设固定于折流挡板上的该数个穿孔,以使该数个折流挡板与该数根换热管相垂直且间隔的固定设置于壳体内,而使壳体内的该两个管板间形成蛇形流体流道;该两个封头分别可拆卸的装设于该两个开口上;该两个第一流体管口分别装设于该两个封头上且与该两个封头内部相通;该两个第二流体管口分别装设于壳体的两侧且分别位于该两个管板与相邻的两个折流挡板之间并与壳体内部相通;该数个套环分别可移动的套设于该数个折流挡板之间的该数根换热管上。据此,第一种流体经由其中一第一流体管口进入其中一封头内并经由其中一管板上的通孔进入换热管内部,而后从另一管板上的通孔进入另一封头内并经由另一第一流体管口流出,以此构成本技术方案的管程;与此同时,第二种流体经由其中一第二流体管口进入壳体内并沿蛇形流体流道所限制的流动方向流动,而后由另一第二流体管口流出,以此构成本技术方案的壳程。在此换热过程中,蛇形流体流道可增加第二
种流体于壳体内的流经路径,以确保两种流体具有较长的换热时间,从而提升换热效率。而在第二种流体于该数个折流挡板间进行蛇形流动的过程中,该数个套环可在第二种流体流动的推力作用下沿着换热管移动,从而实现对换热管外侧壁的有效清理,以此可防止换热管外侧壁污垢的聚结;而通过改变第二种流体的流动方向(即进出壳体的方向)则可使套环沿着换热管外侧壁向左或向右移动,以此可往复对换热管的外侧壁进行清理,从而确保了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套环为管状体,套环的内侧面包覆有导热硅胶层,该导热硅胶层与换热管的外侧壁相贴合且随着套环的移动而于外侧壁上摩擦滑移。以此,可加大套环内侧面与换热管外侧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使套环在移动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对换热管外侧壁上的污垢进行清除;此外,导热硅胶层还可将换热管的温能快速且有效的传递至套环上,以确保套环与第二种流体之间的温能传递。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套环的外侧面还设置有数个呈放射状且均匀间隔分布的翅片。以此,可增加套环与第二种流体之间的换热面积,以提升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而且翅片还可加大套环对流体的阻力,以使流体推动翅片从而带动套环旋转移动,以此提升套环对换热管外侧壁的清理效果。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蛇形流体流道是由沿着其中一开口向另一开口方向对该数个折流挡板进行计数,其中计数为单数的折流挡板的上缘部与壳体的内侧壁间具有空隙,而计数为双数的折流挡板的下缘部与壳体的内侧壁间具有空隙而形成。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壳体呈筒体状,该封头呈半球状;封头与管板之间围合形成第一流体容腔,该两个第一流体管口、两个第一流体容腔及该数根换热管相连通,以此形成第一种流体流经的管程;而该壳体、该两个管板及该数根换热管的外侧壁之间围合形成第二流体容腔,该两个第二流体管口与第二流体容腔相连通,以此形成第二种流体流经的壳程。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壳体的两个开口的口缘外侧均具有法兰盘,该两个封头的安装部的外侧也均具有法兰盘,通过螺栓穿设开口的法兰盘与封头的法兰盘并与螺母紧固,以使两个封头可拆卸的装设于两个开口上。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两个第一流体管口及两个第二流体管口的口缘外侧均具有法兰盘,以与外部流体管道可拆卸的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该壳体及该两个封头的外侧面均涂布有保护漆层。以此,既可防止列管式换热器外部被腐蚀,又可防止两种流体温能的散失。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的侧面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套环的侧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套环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0016]1 列管式换热器;2 壳体;21 第二流体容腔;22 开口;23 法兰盘;3 管板;4 换热管;5折流挡板;6 封头;61 第一流体容腔;62 法兰盘;7 第一流体管口;71 法兰盘;8 第二流体管口;81 法兰盘;9 套环;91 导热硅胶层;92 翅片;10 螺栓;11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0018]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的一具体实施例。该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1(以下简称列管式换热器1)包括:壳体2、两个管板3、数根换热管4、数个折流挡板5、两个封头6、两个第一流体管口7、两个第二流体管口8及数个套环9。其中,壳体2具有两个相对的开口22;该两个管板3上均开设有数个通孔(图未标示),且该两个管板3分别密封固定结合于该两个开口22上;该数根换热管4彼此平行且对应该两个管板3上的该数个通孔而设置于该两个管板3之间,且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该两个管板3上对应的通孔固定结合且相通;折流挡板5上对应该数根换热管4而开设有数个穿孔(图未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两个管板、数根换热管、数个折流挡板、两个封头、两个第一流体管口及两个第二流体管口;所述壳体具有两个相对的开口;所述两个管板上均开设有数个通孔,且所述两个管板分别密封固定结合于两个所述开口上;所述数根换热管彼此平行且对应所述两个管板上的数个通孔而设置于两个管板之间,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管板上对应的通孔固定结合且相通;所述折流挡板上对应所述数根换热管而开设有数个穿孔,所述数根换热管对应穿设固定于所述折流挡板上的数个穿孔,以使所述数个折流挡板与所述数根换热管相垂直且间隔的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而使所述壳体内的两个管板间形成蛇形流体流道;所述两个封头分别可拆卸的装设于两个所述开口上;所述两个第一流体管口分别装设于所述两个封头上且与两个封头内部相通;所述两个第二流体管口分别装设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且分别位于两个管板与相邻的两个折流挡板之间并与壳体内部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式换热器还包括:数个套环,所述数个套环分别可移动的套设于所述数个折流挡板之间的所述数根换热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为管状体,所述套环的内侧面包覆有导热硅胶层,所述导热硅胶层与所述换热管的外侧壁相贴合且随着所述套环的移动而于外侧壁上摩擦滑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怀春任开路贾建福刘伟闫庆雷王朝鹏杨荣祖李宁付建建白丽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