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31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KR脱硫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套管、外套管与进气管;所述内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位于内套管外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上端为开口式,下端为封闭式;进气管固接在外套管上,并且与外套管、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进气管与助吹气源相连;装置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接在上料管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上料管道上,且该装置为法兰连接,拆装方便,能够提高料剂流速,实现持续输送料剂,缩短KR脱硫料剂的上料时间,节约氮气消耗。节约氮气消耗。节约氮气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KR脱硫上料
,尤其涉及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KR法脱硫是将浇注耐火材料并经过烘烤的十字形搅拌头,浸入铁水包熔池一定深度,借其旋转产生的漩涡,经过称量的脱硫剂由给料器加入到铁水表面,并被旋涡卷入铁水中使氧化钙基脱硫粉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0003]KR脱硫上料系统用于将脱硫去硫、磷的工艺原料从地面装料车输送至26米脱硫料仓,输送高度约为26米,输送管道直径为108mm,输送动力来源为现场使用的低压氮气(0.4MPa)。因输送距离较长,高度差较大,每次料仓上满料所需的时间较长,原脱硫料剂上料时间之所以较长,主要原因为料剂在输送到绝对标高15米左右时流速降低至原始速度三分之一左右,输送至料仓处的速度几乎将为0。据统计,每次上料时间大约在2小时左右,严重影响了生产节奏,且造成氮气能源的大量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安装在上料管道上,能够提高料剂流速,实现持续输送料剂,缩短KR脱硫料剂的上料时间,节约氮气消耗。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套管、外套管与进气管;所述内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位于内套管外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上端为开口式,下端为封闭式;进气管固接在外套管上,并且与外套管、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进气管与助吹气源相连;装置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接在上料管道上。
[0007]所述内套管内径等于第二法兰内径,外套管内径等于第一法兰内径。
[0008]所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上均布与上料管道法兰相应的螺栓孔。
[0009]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套管、外套管与上料管道轴线相同或平行。
[0010]所述进气管对称固接在外套管上,进气管上设有阀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接在上料管道上,安装在管道距地面15米高处位置,本技术由内外套管共同组成,辅助氮气自两层套管中间位置进入,形成垂直向上的气流,平行于原管道料剂输送方向,直接将动力强制在料剂输送方向上,无有害分力。
[0013]本技术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大幅度提高料剂流速,实现持续输送料剂,使脱硫料剂的上料时间由原120分钟,降低至30分钟,氮气消耗每天可节约3000立,既保证了生产节奏,又节约了能源消耗,且该装置为法兰连接,拆装方便,每次更换只需20分钟。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的A向剖视图。
[0016]图中:1

第一法兰2

第二法兰3

内套管4

外套管5

进气管6

阀门
[0017]7‑
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所示,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包括第一法兰1、第二法兰2、内套管3、外套管4与进气管5。
[0021]第一法兰1与第二法兰2相互平行,第一法兰1位于上方,第二法兰2位于下方,第一法兰1与第二法兰2轴线与上料管道轴线相同。第一法兰1与第二法兰2上均布与上料管道法兰相应的螺栓孔7。
[0022]内套管3垂直固接在第一法兰1与第二法兰2之间,外套管4垂直固接在第一法兰1与第二法兰2之间,外套管4位于内套管3外部,内套管3内径等于第二法兰2内径,外套管4内径等于第一法兰1内径,外套管4与内套管3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上端为开口式,下端为封闭式。内套管3、外套管4与第一法兰1、第二法兰2轴线相同。
[0023]进气管5对称固接在外套管4上,并且与外套管4、内套管3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进气管5与助吹气源相连,进气管5上设有阀门6。助吹气源管道上安装阀门6,上料前打开阀门6,上料结束关闭阀门6。
[0024]助吹气源为压力0.4MPa的低压氮气,助吹气体流向如单箭头所示,料剂流向如双箭头所示,助吹气体由进气管5进入外套管4、内套管3之间形成的空隙,从第一法兰1连接处进入料流中,进而提高料流流速。
[0025]原脱硫料剂上料时间之所以较长,主要原因为料剂在输送到绝对标高15米左右时流速降低至原始速度三分之一左右,输送至料仓处的速度几乎将为0。在管道距地面15米高处位置,在管道上增加本技术,直接将动力强制在料剂输送方向上,大幅度提高料剂流速,实现持续输送料剂,使脱硫料剂的上料时间由原120分钟,降低至30分钟,氮气消耗每天可节约3000立,既保证了生产节奏,又节约了能源消耗,且该装置为法兰连接,拆装方便,每次更换只需20分钟。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法兰、第二法兰、内套管、外套管与进气管;所述内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固接在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外套管位于内套管外部,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有空隙,空隙的上端为开口式,下端为封闭式;进气管固接在外套管上,并且与外套管、内套管之间形成的空隙相连通,进气管与助吹气源相连;装置通过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固接在上料管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KR脱硫上料助吹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廷刚李军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