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31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输入的电源,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稳压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输入电压大变换范围内,既保证电源可靠稳压工作,又可以在很宽的输入电压下保证高效的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在输入EMI滤波电路,BOOST变换控制电路,全桥移相电路,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辅助源中增加了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来实现的。将前级BOOST变换器稳压点降低,使该级变换器不工作在全输入范围,当输入电压105V-140V时,仅有后级软开关移相全桥变换工作,这样就大大提高整机效率。另外将输入反接稳压管接在MOS管V1的支路上,不串入主回路,也使得整机效率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输入的电源,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稳压电源。技术背景电源的输入源为蓄电池,电源输出为低压大电流。蓄电池输出标称值为iiov,其端电压变化范围很大,最低到70V,最高为140V,在这样宽的输入范围内,要实现电源 稳压输出。当前针对这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情况,实现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一级变 换,即直接进行DC/DC变换,针对低电压大电流输出场合,目前软开关移相全桥是一种 比较理想的拓扑,在输入电压的某一段能保证很高的效率,但由于最高输入电压为最低 输入电压的两倍,在额定负载下,最低输入电压下的原边电流峰值是最高电压的两倍, 为保证全输入电压范围要求,DC/DC变换器的开关管的选取必须按照最大电流和最大输 入电压选择,开关管的选择将是很大的问题,并且在额定功率大于lkW和开关频率大于 75kHz(因为需要满足电源小体积要求)的情况下,开关管电应力的增加,也会带来整机 效率的下降,此外,为保证主变压器全范围能工作,变压器设计必须有足够的裕量,这 回大大增加变压器的体积,在实际应用中体积往往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针对这种一级变 化带来体积、效率和开关应力的问题,另外一种方式是采用两级变换方法,比较典型的 方式为前级采用BOOST变换器,将蓄电池输出电压升高到140V,第二级再采用软开关 移相全桥变换器将电压变换到要求的电压,第一级变换将电压稳在140V,第二级就不 存在由于输入电压的变换引起额定输出功率下电流应力的变化,变压器的设计也由于输 出电压的固定,不存在保证低输入电压下需要很大裕量的问题,又由于釆用了软开关技 术,第二级变换的效率可以很容易达到90%以上,但电源总的效率是第一级和第二级变 换的乘积,虽然第一级也可以做到90%以上,两级效率相乘,电源的效率仍就达不到90%; 另为防止电源输入引线接反,对电源造成损坏,在电源输入端(正端或者负端)串联接 防反二级管,由于输入防反二级管是串接在主回路中的,在工作中也会产生很大的功耗, 对电源整体效率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输入电压大变换范围内,即保证电源可靠 稳压工作,又可以在很宽的输入电压下保证高效的电源。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在输入EMI滤波电路,BOOST变换控制电路,全桥移相电路,全桥 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辅助源,中增加了 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来实现的。将前级BOOST变换器稳压点降低,使该级变换器不工作在全输入范围,当输入电压 105V-140V时,仅有后级软开关移相全桥变换工作,这样就大大提高整机效率。另外将 输入反接稳压管接在M0S管VI的支路上,不串入主回路,也使得整机效率得到了提高。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输入EMI滤波电路;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BOOST变换控制 电路;全桥移相电路;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辅助源。图l、图2,其中Tl-T3为变压器;L1-L5为电感;Nl-N3为集成电路;VI-Vll为半 导体管(二极管或者MOS管);C1-C28为电容;R1-R29为电阻。1为输入EMI滤波电路,由电容C1、 C2、 C3、 C4、 C5,电感L1、 L2及热敏电阻R1 组成,热敏电阻R1抑制输入浪涌电流,Cl、 C2、 C3及L1、 L2组成共模滤波,Ll、 C3、 C4组成差模滤波电路。2为B00ST变换及防反电路,由电感L3、 M0S管V2、 二极管V1、 V3以及电容C6、 C7,电阻R2、 R3组成。电感L3、 M0S管V2、 二极管V1以及电容C6、 C7组成BOOST变 换电路,二极管V1、 V3组成输入电压防反接电路。经过输入EMI滤波电路的直流电压 的正端与电感L3的一端相连接,电感的另一端接二极管VI和V3的正极,二极管V1 的负极与电容器C6、 C7的正端相连接,而V3的负端与M0S管V2的漏极相连接,M0S 管V2的源极与取样电接阻R3的一端相连接,R3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6、 C7的负端相连 接。3为B00ST变换控制电路,采用TI控制芯片UC2845,电阻R12、电容C16设定控 制芯片的开关频率,电阻R9、 R10为输出105V的采样电阻,电容C13, C14和电阻R11 组成积分比例负反馈控制,芯片UC2845控制波形通过R13驱动M0S管V2,电阻R15、R14及C17将M0S管V2的电流信号输入到芯片内部。4为全桥移相电路,包括驱动变压器T2、 T3,电阻R5、 R6、 R7、 R8和二极管VIO、 Vll、 V12、 V13组成的全桥驱动电路,输出整流二极管V8、 V9,电容C9、 C10和电感 L5组成的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以及主变压器。R4为电流取样电阻,阻值很小。电容Cll、 C12连接到机壳上,对电磁兼容有好处。5为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控制电路采用UC2879,电阻R29、电容C28设定控制 芯片的开关频率,电阻R27、 R28和电容C28、 C27设定桥臂的死区,电阻R22、 R23、 R25和电容C22、 C23为输出电压的取样及负反馈控制,C25设定全桥电路的软启动时 间。保护电路通过控制芯片的关断脚(73+ (4脚)和软启动脚SS (6脚)来实现,由运 放N3,电阻R16、 R17、 R18、 R19、 R20、 R21、 R24、 R26,电容C18、 C19、 C20、 C24, 以及二极管VIO、 Vll组成。其中输出过压电路由电阻R20、 R21、 R26,电容C18、 C24、 二极管V10组成。输出过流电路由电阻R18、 R19、 R24,电容C19、 C20、 二极管Vll 组成。辅助源,电路图中的芯片N1的供电由专门的电源模块供给;芯片N2和N3由另外一 片专门的电源模块供给。蓄电池输出直流电压经过输入EMI滤波电路的处理作为第一级变换BOOST变换及防反电 路的输入(+Vl),而经过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的输出(+105V)又是第二级变换全桥移相电 路的输入电压。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即+105V)和M0S管V2的电流取样 电压(通过取样电阻R3)输入到BOOST变换控制电路内,而BOOST变换及控制电路的控制信 号输出到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内M0S管V2的门极。全桥移相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V0)及 输出电流取样电压(10)输出到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全桥移相控制和保护电路的控制 信号输出到全桥移相电路内的变压器T2和T3的原边。电源为两级变换,有两级变换的优点,在保证宽输入电压下电源稳定工作的情况, 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主功率变压器比电源仅一级变换小很多,另外采用调整稳压点的方 法,保证电源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仅有后级变换在工作,这将大大改善两级变换带 来电源总效率较低的问题。具体的方法是将BOOST变换的稳压点改变,稳压点设定在105V,当输入电压超 过105V时,BOOST变换器不工作,就变成只有一级软开关移相全桥变换在工作,这就 大大提高了电源的整体效率,蓄电池的标称输出电压为110V,这就保证在蓄电池标称输出的情况下电源的高效率。另外,将一般串联接在主回路中的输入防反接的二级管移 到M0S管V1的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稳压电源,包括输入EMI滤波电路,BOOST变换控制电路,全桥移相电路,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辅助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蓄电池输出直流电压经过输入EMI滤波电路的处理作为第一级变换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的输入,而经过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的输出又是第二级变换全桥移相电路的输入电压;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和MOS管V2的电流取样电压,通过取样电阻R3,输入到BOOST变换控制电路内,而BOOST变换及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到BOOST变换及防反电路内MOS管V2的门极;全桥移相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V0及输出电流取样电压I0输出到全桥移相控制及保护电路;全桥移相控制和保护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全桥移相电路内的变压器T2和T3的原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网生徐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