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04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控制系统、方法及设备。其中,交通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服务端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终端;其中,一控制终端连接至少一个路口部署的信号机;控制服务端用于获取交通路况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从目标区域关联的多个路口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路口及至少一个第二路口;根据交通路况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第二拥堵参数;根据第二拥堵参数,确定至少一个第一路口的第一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及确定至少一个第二路口的第二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将相位控制参数下发至对应的控制终端;控制终端用于按照所述控制服务端下发的相位控制参数,控制其连接的信号机进行信号显示状态切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交通运行的有效控制。行的有效控制。行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交通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交通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交通运行通常依赖于信号机,按照信号机的不同信号显示状态指示准许通行或禁止通行,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同时获得通行权的一股或多股交通流的信号显示状态被称为一个相位。
[0003]相关技术中,信号机通常是按照固定配置的相位显示时长,来控制信号显示状态的切换。然而,随着交通车辆的增加,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这种控制方式仍然无法实现交通运行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交通运行有效控制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交通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服务端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终端;其中,一控制终端连接至少一个路口部署的信号机;
[0006]所述控制服务端,用于获取交通路况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多个路口中,确定用于调整驶入流量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口及用于调整驶离流量的至少一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服务端以及至少一个控制终端;其中,一控制终端连接至少一个路口部署的信号机;所述控制服务端,用于获取交通路况数据;确定目标区域;从所述目标区域关联的多个路口中,确定用于调整驶入流量的至少一个第一路口及用于调整驶离流量的至少一个第二路口;根据所述交通路况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拥堵参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拥堵参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口中的第一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口中的第二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将所述第一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和所述第二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下发至各自路口所对应的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按照所述控制服务端下发的相位控制参数,控制其连接的信号机进行信号显示状态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拥堵参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口中的第一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口中第二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包括:在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拥堵程度大于第二目标拥堵程度时,降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口中第一相位的最大相位约束时长,以及提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口中第二相位的最小相位约束时长;根据所述第一相位的最大相位约束时长与最大相位设置时长,计算第一调整系数;所述第一调整系数用于调整所述第一相位的相位设置时长;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最小相位约束时长与目标相位设置时长,计算第二调整系数;所述第二调整系数用于调整所述第二相位的周期相位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二拥堵参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口中的第一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以及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口中第二相位的相位控制参数包括:按照实时拥堵程度越大而最大相位约束时长越小且最小相位约束时长越大的第二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实时拥堵程度与第二拥堵阈值的偏离程度,针对任一个第一路口的第一相位,从最大相位设置时长及最小相位设置时长的约束范围中,计算获得所述第一相位的最大相位约束时长;以及针对任一个第二路口的第二相位,从最大相位设置时长以及目标相位设置时长的约束范围中,计算获得所述第二相位的最小相位约束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服务端具体按照如下第二计算公式,计算获得第一相位的最大相位约束时长,以及按照如下第三计算公式,计算获得第二相位的最小相位约束时长;所述第二计算公式为:其中,G
max

rt
‑2表示最大相位约束时长,g
max
表示最大相位设置时长,g
min
表示最小相位设置时长;R
max
‑2表示目标区域的最大拥堵程度,R
normal
‑2表示目标区域的平均拥堵程度;R
rt
‑2表示目标区域的实时拥堵程度;f2表示第二可调参数;所述第三计算公式为:
其中,G
min

rt
‑3表示最小相位约束时长,g
max
表示最大相位设置时长,g
off
表示目标相位设置时长;R
max
‑3表示目标区域的最大拥堵程度,R
normal
‑3表示目标区域的平均拥堵程度;R
rt
‑3表示目标区域的实时拥堵程度;f3表示第三可调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由位于同一连线上的多个路口对应的路段构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路口为沿拥堵方向上依次排列的多个路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津强陈英杰肖楠黄望月余亮
申请(专利权)人: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