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线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线材生产中,在不同工序的衔接过程中,需要把线材缠绕收卷到工字轮上等待下一道工序进行处理加工,如定量分卷,在加工等。现在我国在线材生产过程中,从放线机到收线机一般都是把丝缠绕在一种工字形的轮盘(工字轮)上,满工字轮重量在800KG
‑
1500KG左右,工字轮在收放线机上的装卸以及收放线机间的转运是靠人工推着滚动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对生产设备的破坏,转运周期长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工字轮转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转运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5]一种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包括行车轨道、X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机构、Z向提升机构、抓举旋转机构;其中,X向移动机构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上,Y向移动机构滑动设置在X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包括行车轨道(1)、X向移动机构(2)、Y向移动机构(3)、Z向提升机构(4)、抓举旋转机构(5);其中,X向移动机构(2)滑动设置在行车轨道(1)上,Y向移动机构(3)滑动设置在X向移动机构(2)上,Z向提升机构(4)滑动设置在Y向移动机构(3)上,Z向提升机构(4)下端设置抓举旋转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移动机构(2)包括X向移动机构本体(21)、X向动力机构(22)和X向行走机构(23),所述X向移动机构本体(21)采用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两个X向横梁和两个Y向横梁,在两侧Y向横梁上方布置有Y向轨道(24),在行车轨道(1)上设置X向轨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轮的自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动力机构(22)数量为2组,分别布置在X向移动机构本体(21)右侧的两端;每组X向动力机构(22)均包括X向伺服电机(27)、行走齿轮(28)、齿条(29);X向伺服电机(27)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X向移动机构本体(21)的两端,行走齿轮(28)通过减速机与X向伺服电机(27)直连,齿条(29)安装在X向轨道(13)的内侧;所述X向行走机构(23)数量为4组,分别固定在X向移动机构本体(21)的四角;每组X向行走机构(23)设置有2个导向轮(25)和1个行走轮(26),导向轮(25)布置在X向轨道(13)的两侧,行走轮(26)布置在X向轨道(13)的上方,通过X向动力机构驱动行走齿轮(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修济,王玉敏,张澎悦,谢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西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